醉归野外遇雨之作,竟成千古绝唱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经典词作,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此词为醉归野外遇雨抒怀之作。全词言简意赅,不事藻绘,却能够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奇景,语意双关,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借风急雨骤中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之举动,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超脱的胸怀,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全词诠释了苏轼的人生信念,“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可以说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展现了苏轼的精神追求,蕴藏着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智慧。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词的开头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勾画出风雨的声势之猛。急风挟雨而来,“穿林打叶”:可见作者所偶遇的风雨,是雨骤风狂。但作者却以“莫听”二字,表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下一句“何妨吟啸且徐行”则是前一句的延伸。”吟啸且徐行“:虽然风雨很大,但不妨碍作者照常舒徐行步。“何妨”表现了作者的淡定,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我既然拥有竹杖和草鞋,并且轻捷得胜过骑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竹杖芒鞋”透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是通过这次竹杖芒鞋,顶风冲雨的小事升华到人生的信念。表明了作者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寥寥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试想于沙湖道上慢行的作者,拄竹杖,履芒鞋,在风雨中吟啸而来,那种闲庭信步的潇洒,那是要具有怎样一种淡定的心态啊!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二字点出时令,正是乍暖还寒之时,“微冷”二字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似乎也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一个竹杖芒鞋的老人踽踽独行于风雨飘摇的人生路上,身前身后皆茫茫无所见,但作者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既然大自然中的风雨是寻常景象,那么人生中的风雨又何足挂齿呢?若非深察人世无常,历经社会坎坷,是难以做到如此宠辱不惊,得失无意的。
遥想苏公当年,19岁中进士,正是春风得意,青云直上之时,却接连遭遇挫折打击,竟致一生颠沛困顿。乌台诗案,党锢之祸,政治上的腥风血雨竟致一生颠沛困顿。但是苏轼东坡确实做到了昂首面对人生的风雨,超越世俗的烦扰。
苏轼在另一首词中说到:“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深波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词中似乎透露了作者欲归隐山林的愿望,这也可算作是《定风波》最好的注解。
据说此词写于宴会上,写毕苏公挂冠乘舟而去。当地县令以为苏公真要“江海寄余生”,急忙驾船追去,待到追上,发现苏公已是鼾声大作,哪里有一点要隐逸山林的样子。
世事洞明皆学问。 苏轼深知这“世事”是如何无论也逃不出去的。即便做了和尚还是要穿衣吃饭,还是要为世俗所累,所以,他不象陶渊明那样躲起来,却以俗世为山林,故而,苏公是真正的智者。
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在苏轼的眼里,面对人生的挫折,他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
他悠然自得地在风雨中向着目的地前行,心中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他超脱在了风雨阴晴之上,表达出来的旷达,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人生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