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成东青才是隐藏的王者

2020-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沐垚知犸狸

今天继续写《中国合伙人》。

当孟晓骏第一次和成东青大吵一架以后,成东青为了阻止公司上市,就把公司股份重新分配了,从这一步开始他已经在架空孟晓骏了,算是应了那句老话,“成大事者六亲不认。”

孟晓骏看到新的股份分配计划以后,立刻就冲着成东青吼,

孟:“你开始接管了,对吗?”

成:“我同意,现在,这是制度。我对新梦想负有最重大的责任,决定要做什么的人,应该是我,因为我才是新梦想的最大的领导者。”

孟:“领导?新梦想的建议是我提出来的,技术层面是王阳给的,你呢?你除了拿麻袋装钱,还会什么?”

听到成东青开始摆架子以后,孟晓骏发飙了,他觉得自己被利用了,他一直以为自己才是新梦想的领导者,以前是这样的,以后自然也应该是这样的。但他发现他错了,他的记忆中成东青还是一个高考连续失败两次的Loser。


【成东青】在最底层成长起来的,往往有着最强大的力量

电影一开场,成东青跪在地上要求再考一次,妈妈无奈,只得借了全村的钱,因此“土包子”成东青得以走进北京大学,认识了孟晓骏和王阳,并开始给他们当跟班的,这一点跟原型人物俞敏洪也是极度相似。

俞敏洪刚开始进北大的时候,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靠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考进了北大,但跟身边的一堆特招生、省高考状元、天才来比,简直太不起眼了。

这一度让他非常自卑,自卑到大学4年没敢跟学校里面的任何一个女生交流过。

俞敏洪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除了会做试卷以外,文化课水平到了惨不忍睹的程度。开学没多久,学校的第一次游泳课上,轮到俞敏洪的时候,他扑通跳下去游了一圈,自以为游得不错,可上岸以后老师的一句话,让他记恨了那老师一辈子。

老师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对俞敏洪说,“我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人,狗刨能游得这么快的。”同学们听完笑倒一片。

俞敏洪羞愧的想溺死在游泳池的心都有了。

即使是到了他最“厉害”的英语课上(他高考的英语分数超过了北大的录取线三分),他也自卑不已,因为缺少英语听说的训练环境,所以他一开口讲英语就被同学们嘲笑为日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从最好的班被赶到了最差的班。

那时候的俞敏洪衰到了底点。

直到他遇到了徐小平(孟晓骏),才算是找到了奋斗目标——成为徐小平。就像电影中的成东青一样,他发誓为了成为孟晓骏,他要在大学4年里读完800本书。他确实也做到了,后面因为肺结核休学一年,实际他是用了5年时间读完约1000本书。

在养病期间,他还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背英语单词,他断断续续用了近1年多时间把老版的《牛津双语字典》给背下来了。这就是新东方的起源,后面为了维持生计去校外教学生,背北大开除后办起了培训班,这就是新东方的开始。

俞敏洪曾经说过,新东方能有今天的成就,就是靠他当年一个一个单词给背出来的。

孟晓骏不明白这一点,在他眼里,成东青就是一个土鳖,所以他骂完成东青以后,新梦想的办公室被人砸了,成东青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冲上去,但他做不到。同样,身为新东方创始人的俞敏洪中间有几年的时间被董事会给赶出了公司,闲赋在家。直到那帮想代替他的人承认自己搞不定这家公司的时候,才把他重新请了回去,所以电影里面成东青说他是公司最大的领导者时,他是有这个实力的。

直到影片的最后,也是他出面秀了一下智商,才将原本谈不拢的合作给谈成的。

成:“我在来时的飞机上,把这本书背下来了,这是我十八岁时就学会的技能,那一年,我背下了整本英文词典。我希望你知道,在中国学生里,我只能算作资质平庸的。”

这一点,连身边的孟晓骏都不得不佩服。也许后来他会知道,对于新梦想而言,他只是一个参与者,并不是建设者,而他眼中那个惧怕任何风险的土鳖已逐渐变成了一个让他嫉妒的人。

《士兵突击》中七连连长高成在离开702团之前,跟团长说过一句话,“我认识一个人,他每做一件小事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等有一天我再回头看他的时候,嗬,好家伙,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成东青就是属于这样的人,看似平凡、普通,没有一点能让人刮目相看的地方,只知道低头默默耕耘,执拗的像个傻子,可当有一天你再回头看的时候,他已经走到了一个足够让你仰望的高度。

真正能成功的就是这样的人,从不喊打喊杀,只知道默默努力,且有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坚持与韧劲,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虽慢,但从不后退。

就像麦家所言,“很多事情,慢比快更需要技术,更需要花功夫,更考验一个人整体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