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海狮子读书会

沧海之深,至甚 ——浅析长篇小说《四海鲸骑》

2018-04-09  本文已影响76人  暮雨激潭

《四海鲸骑》是马伯庸和驰骋共同创作的一部长篇古风冒险小说。在如今网络小说泛滥且良莠不齐的时代,这部小说无异于是茫茫沙砾中的一颗珍珠。虽说豆瓣评分不高,但是并不能掩盖这部书所散发的芬芳之气。无论是从严密跌宕的剧情结构,还是从对每个人物人性细致且准确剖析的方面来说,都算的上是上乘佳作。更重要的是,这部小说有很多地方都非常发人深省,是一部经得起推敲的作品。

沧海之深,至甚 ——浅析长篇小说《四海鲸骑》

故事的背景设定在明朝时期,整部作品无史可循,所以这是一部虚构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太子建文为了杀掉杀父仇人郑提督,和七里、腾格斯、以及在经历贪狼俘虏后偶遇的铜雀以及哈罗德一同前往佛岛寻求金钱和特殊能力故事。华丽的语言以及对细节详细的描写,让读者真切的体会到马伯庸“文字鬼才”的称号不是浪得虚名。

一部优秀的小说,创作特点非常关键,它不仅直接决定读者对内容的了解方式,还决定着作品中的精华突出的程度以及构架的建立。这部小说的构架就特别精妙,比如,小说一开始也是最关键的的矛盾点就在于太子在船上亲眼目睹了郑提督杀了先帝,之后虽靠着青龙船逃出生天,但依然耿耿于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复仇心也渐渐萌芽了起来。之后的所有矛盾点都围绕着这个大矛盾展开。七里和幕府将军的仇恨、腾格斯想要学习操船术、想得更多钱财的铜雀、想要探险的哈罗德... ...这几个矛盾相互推挤,促使了剧情的发展。而到最后,才发现郑提督杀害先皇是迫不得已,其中另有隐情。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用在了郑提督的身上,形成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效果。这种结果并没有让这个故事成为一个笑话,反而提升了一种高度,一种超脱于简单的复仇,而对人性对政治乃至对这个社会环境反思的高度,从而也顺理成章的引出了小说中最大的矛盾点:芦屋舌夫为了召唤出他们邪教的灵主——“海王”,从武则天时期开始就引诱出各位皇帝的“贪欲”,从而把贪欲寄托在进贡佛岛的高僧身上。而先帝出海之时正是为芦屋舌夫等人所迷惑,进而失去人形,并企图把太子建文作为最后一个贡品献给佛岛。这部小说里面埋得伏笔特别多,这些伏笔环环相扣,成为了使高潮部分沸腾的釜下烈火。比如贪狼、阿夏号上的老妪,以及破军,还有在水下龟寺老龟说的一番话,还有建文的复仇之心渐渐变淡的描写。都让读者在看似简单的剧情之中,隐隐的感到局外有局。所以这个小说的创作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伪线索,引起多种多样的矛盾,用矛盾推动剧情发展,从中不断埋伏笔做铺垫,多用对比和反差式的写作手法。最后所有伏笔铺垫爆发于一瞬,否定开始的伪线索,形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从而进行情节升华,整部小说的升华。但是更重要的是,整部小说所产生的所有线索都没有多余的,最后都形成了一个圆,成为了完整的故事。

沧海之深,至甚 ——浅析长篇小说《四海鲸骑》

若说创作特点是盖起大楼的框架,那么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及剖析就是填补墙壁的石料。首先就是主人公建文。无论是先帝对他的评价还是七里对他的评价都是“妇人之仁”,或者说是懦弱,建文在这方面像极了好莱坞影片的惯用公式,刚开始弱的不行,后来获得某种能力对抗邪恶。不过建文并没有获得什么直接的超能力,即便是海藏珠,在未得悟之前,也仅仅是转移伤痕。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成为了最后改变故事结局的关键。建文的性格代表着大部分中国人,心存善念,虽也有一丝抱怨,但仍旧积极面对生活,不忍心伤害别人,最后升华为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消灭一切牛鬼蛇神,洗涤世界的污秽,这告诉人们,做人一定要相信善良。还有就是七里,七里作为一个隐藏了情感的忍者,是作品中作为客观的一个人设。从头到尾,她逐渐被建文以及其他人感化的有了感情,并且可以表达出来。这就是对整篇小说情感元素的直接反照,这也客观展现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性,人心的温暖,足以融化寒冰。还有不得不说的就是铜雀。铜雀作为一位骑鲸商人,包含了所有商人应有的品质:老奸巨猾、精打细算、自私自利、利字当头、善于审时度势窥探人心。这种人作为作品的直接导火索,更深刻的显示出了作品内在的现实主义思想。不想其他网络小说只顾及意淫,却不贴合实际。至于贪狼和七杀,实际上都是为破军的出场做铺垫。通过贪狼的心狠手辣,阴险狡诈,利欲熏心的形象,七杀心机深厚,雷厉风行的形象,烘托出破军的足智多谋,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追求自由的优质人格。这种对比描写法画龙点睛般的深化了破军的人格。通过破军,也预示除了建文之后的人格,环环相连,不禁让人叹服作者的才华。最后对所有人人格的升华,使这部作品变得更有价值了起来。铜雀为了蓬莱岛不惜损失自己的重金,贪狼大义放弃趁墟攻打蓬莱岛。这些使作品中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人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善恶,为了生活,我们学会了自我保护。众多有魅力的人格,成为了整部小说的宝石。

沧海之深,至甚 ——浅析长篇小说《四海鲸骑》

说到最后,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善可压邪”的思想,佛教的插入其实目的是为了引出这种思想,还有就是用佛教之中的“缘”“命数”填补作品中过于巧合的逻辑概率漏洞。佛的出现,是为了让“贪欲”这个贯穿全文的邪恶主线得到最为无暇的展露。也最能够让故事玄起来,借此激发读者的兴趣,毕竟现代人特别相信命数,命数可以让人忽略掉自身的不足,把锅都丢给所谓的命运。这种逃避的心理很常见,也很正常。然而这部小说的一大卖点“中国风”又体现在哪里呢?应该是历史背景、服装、道具、兵器、船只、宝物、传说。语言没有过于中国风,中国风在细节摆设里。

所以,小说《四海鲸骑》值得一看。这就像海洋里的水,深,且耐推敲。正所谓“沧海之深,至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