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七)
中央军委三局
中央军委通信局纯属偶遇,对于延安的著名景点,从网上了解是没有这个地方的。
那天早上要去接侄女出嫁的宾馆,这个地方就在旁边,看起来像四合院,古色古香,怀旧风格,与周围的建筑风格不同,走进去石碑上写着中央军委通信局(三局)旧址。
左边是陈列馆,正对门口的大红底色墙上的烫金大字是毛泽东题写的“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旁边是三局局长王诤将军的塑像。
王诤将军这么盛大恢弘的迎宾仪式迫使我想了解它,于是边参观边通过这里的记载和照片以及百度搜索使我对第三局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那段往昔的峥嵘岁月,不由会对这里以及这里工作的人肃然起敬。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这一刻也成为了历史性的一幕,被影像记录了下来,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
但你知道吗?在这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中,毛主席面前的扩音和通信系统均为中央军委三局组织技术人员设计安装的。随后毛主席按动升旗按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这面国旗的升起遥控装置也是中央军委三局技术人员一连奋斗了20多个日夜成功制造出来的。
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浑厚嗓音我们人尽皆知,今天才知道保留下这伟大吋刻的功臣们曾在我踏足的这块土地上工作生活了很长时间。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8年,中共中央军事部开始在上海筹建无线电通信。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在前线创立了第一个“无线电队”。同年6月2日,红一方面军前后方电台沟通了联络,实现了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次无线电通信。在保障反“围剿”作战指挥的实践中,中革军委无线电总队和电话总队相继成立。
为了统一和加强对通信工作的领导,1934年1月,成立了中革军委通信联络局,当时简称四局,王诤任局长,翁瑛任政委。同年10月改称三局,从这时开始,一直到1950年5月成立军委通信部为止,军委三局一直是我军通信部的领导机关。
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占领遵义。为保障遵义会议期间的通信联络,无线电1、6分队的同志,夜以继日工作,在敌机不断轰炸的情况下,电台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一面用身体护住电台,一面继续发报,就这样,一份份电文,发送到了各军团和各革命根据地、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同志和红四方面军中,胜利完成了用无线电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任务。
1935年3月21日,中央红军主力突然折向东北,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河向南疾进。四渡赤水战役期间,中央军委三局及时收发大量电报,仅军委与各军团间即达300余份,其中朱德总司令签署的达200份以上。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中革军委总司令部三局改称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部第三局。抗日战争时期,三局加强组织协调,组建和新建了抗日根据地的各级通信部门与通信分队,初步建成了以延安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的无线电通信网;组建了无线电集中台、无线电总台、通信学校、通信材料厂等单位;参与创建了新华广播电台和气象通信网,有力的保障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挥。
在反“扫荡”战斗中,通信兵不怕牺牲,经常冒着枪林弹雨查修线路;不辞辛劳,每当部队出发后,他们才开始撒线,然后背着数十斤重的机线赶上队伍,提前到达营地架设电话,保证“部队到达电话通气”“部队领导下马就能打电话”出色地完成了游击战中的通信联络保障工作。
在这一时期,广大人民群众还创造了许多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通信方式。如高来高去的“房上通信”,走门串户的“房东通信”。根据地军民还创造了迷惑敌人的“化装通信”,敲梆子、打锣鼓、击脸盆等信号通信,以及用通俗群众性语言规定口令、暗语等。
1939年秋,当时军委三局开始筹办属于通信部门自己的刊物《通信战士》。1941年10月10日,毛泽东又为《通信战士》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主席的题词雄浑刚健、气势磅踌,传诵至今,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通信战士及通信战线的干部职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回望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史,中央军委第三局占据了绝对重要的位置。
二楼窑顶 办公室这个办公室有纺花车子,大生产时期战士们一边工作,一边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工作人员合影 母亲在职工宿舍认真翻阅书籍 办公生活区域 大门口远观 办公室门囗 简陋的办公室延安是适合到处走走的地方,处处都有故事,如果有时间,应该带上孩子,放慢脚步,去寻找故事,让孩子设身处地地去感知过去的艰难岁月,敬畏英雄,敬畏历史,从而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懂得感恩,进而树立远大理想,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