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爱护我们的好朋友
班里每次吃完午饭的时候,就会有部分早早吃完的的小朋友去书架上找本书看,慢慢的就成了一种习惯。最近总是发现小奶牛书架里有些掉页或者内页撕坏的书,有时候甚至是孩子们手里拿着书里的小零件过来说,老师,书被撕坏了。撕书?为什么?
如果发生在小班还可以理解,小孩子是通过手的探索来协调大脑和身体之间的关系。手的探索是一个很重要的认知过程,手的活动是探索世界的行为。世界在儿童的触摸下变得鲜活起来。可以说手的敏感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开始。就拿撕纸这个简短的动作来说。科学家认为孩子在撕纸的时候,是在进行一向完整的科学研究,孩子把纸片撕开后,先想想纸是什么材料做的,再闻闻纸的气味,尝尝纸的味道,然后把纸片在空中摇摇听一听纸片发出的声音。这套动作调动孩子所有的脑细胞来进行研究。
但是到了中班,孩子有了基本的认知和一些正确的行为习惯,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通过我的的观察发现,有的小朋友撕书是因为和其他小朋友争抢一本书,出现了书撕坏的现状;有的撕书是觉得这个小卡片很可爱,想把它据为己有,悄悄的撕下来;更有甚者两个小朋友想同时看这一本书,就这样撕下来你一半我一半的看,还有小朋友觉得这是自己带来的书就可以撕下来随意送给自己喜欢的小朋友。。。。。。老师的制止也只起到一时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行为。改变这个状况刻不容缓。
怎么应对孩子撕书的行为?
随即我将掉下来的书页,破损的书拍成照片投放在大屏上,
小朋友们,咱们的好朋友哭了,哭的可伤心了你们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子尧第一个站起来说,书被撕坏了。
为什么撕坏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这些好朋友?
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们,毛毛说。
我们要慢慢的看书,梦轩说到。
小朋友们讲的都很对,书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知识,所以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如果大家都把书撕坏了,我们就学不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了,现在呢,老师请小朋友去把自己刚才看的书整理好,在整理的过程中一定要轻轻的,别弄疼了我们的朋友。
那我们应该怎样看书呢?随后找了几个小朋友为大家示范取书,看书的正确方法。我们取书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能硬扯,防止把书弄坏,看书的时候要将书平放到桌子上或者我们的双腿上,翻书的时候动作要轻,不要把书卷起来,放书的时候要轻轻的将书合上。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吧。
随后我们还一起制定了我们的爱护图书小约定。
最后和孩子一起补书。我们轻轻拿起那些破损的书,和孩子一起把撕开的书对接起来,粘贴好。在粘贴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粘贴,有的粘的不整齐,我再次演示一遍粘贴的步骤,有的小朋友开始慢慢的失去了耐心,孩子体会到粘贴的不容易,在撕书之前就会慎重考虑一下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劳动的艰辛,要孩子参与进来,否则,他怎么能感受到这个辛苦的修复过程呢,怎么会去学会珍惜书本呢?
《指南》中指出,教育活动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习惯。爱护图书也是每个小朋友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