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后看古人
前几天,有一回,跟同位在公园散步,在人工湖旁边,发现一排石碑,上面刻着杜甫的几首诗。
我们试着一句句地念: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我们想起来,这是高中课本上学过的诗,却不记得它每一句的含义,也不能理解所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描绘的景象。
因为是繁体字,下面的诗,甚至读不通顺。
我于是发觉我们的生活离古诗远了,渐行渐远渐无诗。
也是巧合。没过几天,我在书店随手拿起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书。闲看。
读他的生平往事,看他的书画诗词,我慢慢走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
书画也许抽象隐秘,而在诗词里,人波澜起伏的心境却是藏不住的。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都是我们从前学过的诗,如今再次读,结合他当时的境遇和我们对苦难的理解,便有不一样的心情。
可能因为年纪稍长,越发体会到豁达通透是一种美,悠然恬淡是一种美,凄凉悲怆也是一种美。这里的“美”,是指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
真挚沉郁的诗词往往最能引人共鸣,感人肺腑。苏轼是这样,其他人又是怎样?
读朱光潜的《谈美》,对古诗词就更加看重。
从图书馆里借来《隋唐五代文化史》,我也是专门为了看诗人,看诗词。
李白也好,杜甫也好,可以说,他们并不是好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没有经天纬地之才来平定天下、改善民生,即使他们自命不凡,实际上并没有在政治上发挥过什么作用。
李白曾写诗自比谢安,让人笑掉大牙。
但他们的诗,却是他们所身处的时代的精神良药。他们或许没有带来政治上的光明,却一直在精神上抵抗黑暗。
他们的成就,源自诗歌的精深造诣与人格的伟大。我们不能再奢求其政治的手段如何高超。
唐诗极其丰富,我最爱王维的诗。
我喜欢的诗句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都符合我的审美。我也看到,当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离古诗词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一直想,这是我们的损失。在我们为生活而疲于奔命的时候,不如偶尔向后看,看一看被我们丢弃了的古诗词,看一看古人的品位与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