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字裡藏醫——癰疽

2022-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毛石

“癰”從疒,以“邕”或“雝”形聲兼義。邕和雝,是水流匯聚環繞城郭的意思,也通雍字,引申為匯聚、聚集。癰的意思就是皮下、肌肉組織間氣血、膿液匯集,形成腫脹隆起。《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

“疽”,從疒且聲,且兼義,此為形聲兼義。含義為阻斷、隔絕。類似的字還有沮,意思是水流阻斷;咀,咬斷。疽是癰的演變、惡化、深入,由氣血壅盛到氣血瘀閉;由飽滿膿漿到乾枯或流清水;由體表皮膚、肌肉發展到筋膜、骨髓;由六腑漸至五臟。《說文》:“久癰也。”《醫書》:“癰者,六腑不和之所生。疽者,五臟不調之所至。陽滯於陰則生癰,陰滯於陽則生疽。”

《靈樞》的最後一篇專門論述癰疽,岐伯分析其病因病機時說:“寒邪客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癰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不當骨空,不得泄瀉,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經脈敗漏,薰於五臟,臟傷故死矣。”意思是說寒氣入侵經絡之中,血液循環就出現凝滯不通的問題,加上衛氣聚集正邪交爭,寒氣化熱,出現癰腫,熱到了一定程度就腐爛,出膿。如果膿排不出去,就會深入導致筋、骨、髓感染消耗,最終會影響最深的五臟,從而導致死亡。

相比之下,癰是陽症,一般長在肌肉豐厚處。起初有寒戰、高熱,然後體表局部出現紅腫,自覺熱痛;進而紅腫處出現一個或多個膿頭,皮下有波動感,表示內有膿液形成;接著就是膿包破潰,流出黃稠、腥臭膿液,深部的癰還會形成瘻管出膿;待膿液出盡,創面表層有膜覆蓋,下面有肉芽生長,患者自覺由痛轉癢,最終愈合如初,連疤痕都沒有。

體質好的人完全可以自癒。使用中藥、針刺可以促進自癒。比如在高熱、疼痛的時候,用新鮮的蒲公英、菊花、敗醬草搗爛外敷;再體質虛弱,久不成膿的時候,用補益氣血的中藥,比如黃芪、鹿角膠等托裏透膿;在膿成以後穿刺引流;在膿盡以後,外敷、內服中藥促進肌肉生長。總之一句話,因勢利導,鼓舞正氣,驅邪外出,嚴防內竄。

體內的癰比較兇險,輕則內潰浸淫,重則膿毒入血擾心。所以治療必須及時、妥當。

肺癰以高熱、胸痛、咳吐腥臭濁痰、膿血為主症。

疽以陰寒、冷凝、深邃為特點,起初不痛不癢,後期則疼痛徹骨;不見紅腫,只有堅硬、青紫的結節;不見膿血,要麽幹枯腐朽,要麽清湯寡水,纏綿不絕;創面朽暗,久久不能癒合。

現代醫學濫用荷爾蒙,導致人體陽氣過度消耗,陰寒內結,出現股骨頭壞死等病症。這類病症也屬於陰疽的範疇,屬於難治之症,非得溫通陽氣、以毒攻毒不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