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二师兄团队梳理生命卡点(案例深度梳理剖析)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6383/aa4905f0cd861a8f.jpg)
二师兄团队梳理原则:
1、保持真诚,保持尊重,保持站在被梳理者角度。
2、梳理过程中杜绝用任何概念形容被梳理者,同时也要打破被梳理者使用概念评估自己,例如内向、自恋等人格概念。
3、梳理者关注的的焦点是独立的个体,以及个体的生命状态,任何概念都不足以概括个体实际的情况。当使用某种人格概念评估被梳理者时,就意味着放弃了对被梳理者生命深层次的探索,也没有挖到潜意识层面的觉知。
4、梳理者梳理的焦点是真实的还原被梳理者各个维度的生命状态,并且引导被梳理者看见这些状态,以及这些状态带给被梳理者生命的影响。
5、当看见了,就有了改变的目标。生命里的各种习性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人们很难看到行为产生的根源和控制它的力量,当看到了自然就可以改变了,而现实生活里,人们只会要求自己用意志克服,但一直产生的概念是对抗,是内心消耗,会使得人永远活在各种拧巴的状态,不得自由,所以梳理的最低目标是打破事业的拧巴,帮助被梳理者走出当下事业困局,最好的目标是帮助被梳理者走出当下人生和事业的困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6383/29481e30f0cf5e4e.jpg)
一、案例主背景
为了陈述方便将被梳理者称为A君。A君先后从事三次创业,第一次在线教育翻转课堂,第二次共享玩具,第三次就是当下正在做的人工智能起名。
第一次创业做翻转课堂是因为发现翻转课堂的模式好,自己很喜欢这种模式,然后从美国引进到中国,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期望这个模式可以帮助中国的学生,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但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中国的很多学校并没有推行这个模式,于是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之间之后,将这个项目暂停。
第二次创业做的是共享玩具,开发小程序,孩子们选中哪个玩具,就可以付一定的款将玩具拿走一段时间,这个项目做了一年,发现并没有赢利,于是选择放弃。
第三次创业做的是就是当下遇到困局的人工智能起名的项目,当时做这个项目是因为结束创业后,自己帮别人开发软件,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发现客户很头疼商标起名,一个方面是,不知道怎么起名,另一个方面是起的名字不见得可以通过。发现这个实际的需求点后,A君想到一个方式,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只要客户讲述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为客户生成一系列相关的名字,供客户选择。
为了研发这套系统,A君在这套系统中加入起名学原理、名称长度、字型、音律、美学、形象、起名心理学、数理搭配、意义、书写、词语学等诸多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生成最适合用户的上万个商标好名字。 生成的商标名称通过近似性检索算法在国家商标数据库过滤掉已经注册的商标,生成的商标名成功注册率达80%以上。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怀着激动的心情,这套系统终于在2019年上线,但上线之后并没有引起市场的反应。为此A君分两步走,一方面积极寻求有大量企业级用户的机构合作,例如代注册代账公司等;另一方面积极在网络世界宣传起名软件。但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还是没有见到起色,没有获得足够的客户。于是A君认为起名软件的流程和算法并不能满足人们的起名需求,他认为需要找到种子用户,然后对种子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将这些分析的数据融入到他创造的系统中,从而完善系统,使得这套系统可以解决需要商标注册人士的起名需求,希望这套系统可以算到人心,起到大家心仪的名称。
为了能获得更多的需要商标起名客户的需求,所以需要找到更多的种子用户,带着怎样寻找更多的种子用户的想法,A君希望帮助梳理当下的困局,真诚的希望获得支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6383/d8d3ca9739376fc3.jpg)
二、梳理问题
A君当下面对的困局,表面看起来是寻找种子用户,获取需求数据,再完善人工智能起名系统,然后再用完善的系统面对客户,从而真正的解决客户问题。这个逻辑看起来很正确,但要实现这个逻辑却几乎不可能,原因是A君看到的问题只是一个对外呈现面,并没有看到问题之后的真相。围绕呈现面又怎么能解决问题。即使给到A君足够多的客户,让A君的系统融入更多的需求数据难道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到时候肯定还会生出新的问题。
A君研发的系统不能获得客户认同的原因表面看起来是A君研发的系统不够强大,不能算到客户内心的想法,但要这套系统解决问题就一定要算到人心吗,这只是A君的想法。通过这个维度看到A君得出认知障碍点,这些障碍点造就了A君当下的困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6383/341e63d91bb12d40.jpg)
三、问题核心呈现
面对这样的困局,A君想到的是获得更多的客户,从而完善系统,通过这个点可以看到A君面对这个问题陷入线性思维,而且这个点直接导致A君的问题进入问题循环中:因为系统不完善,所以需要获得种子用户,但获得不了种子用户的原因是系统不完善,不能起到理想的名字。在这样的问题循环中,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和无助中。所以在面对A君时能感知到他当下的心境,迫切希望获得二师兄团队的支持。
A君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问题循环中,而不自知,究竟什么思想在控制A君,在梳理中发现A君其实并不忠诚于起名这项事业,也不热衷于起名是否解决客户问题,A君的底层的渴望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软件,为了完善自己的软件从而需要获得客户,为了完善软件从而需要面对市场。
为什么会渴望完善软件,因为A君的底层有一个信念是希望获得成就,而获得成就的方式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做的事令别人感到惊艳,让别人夸赞,而独立研发这样的软件无疑是让人们刮目相看的载体,这个是潜意识的渴望。而A君意识层面的需求是希望软件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挣钱养家。潜意识和意识的需求不统一,使得A君陷入生活和事业的困局。
这个困局最直观的结果就是A君没有赚到钱,这个属于潜意识渴望和意识需求不统一之后必然的结果。潜意识对于意识具有绝对的控制权,潜意识对于意识的想法具有绝对的屏蔽性,在潜意识和意识发生方向不一致时,身体会绝对按照潜意识的指令行事。这就是在梳理A君的问题时,令人困惑的点。旁边人奇怪A君似乎陷入对产品的执念中,而不积极的了解用户,即使活生生的客户站在A君的跟前,他也视而不见,而是表达着要完善自己的产品,但并不关心客户要什么。这个现象从旁观者角度看到很滑稽,但事实就是这样,理解了A君潜意识和意识需求的冲突就会明白,A君嘴里表达的是意识的需求,但身体执行的是潜意识的指令,所以对A君当下有用的信息根本进不了他的大脑,所以他一直在困扰。
潜意识和意识的需求冲突,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自己陷入这样的冲突中,所以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梳理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当看到问题的本质后,就对问题有了觉知和掌控,从而掌控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冲突,通过梳理发现A君内在渴望获得认同,而研究软件是获得认同的载体,所以A君并不是忠诚于软件研发,而只是将软件研发当成各个获得成就的工具。所以在梳理中询问到A君有其他机会,他是否会选择,他本能性的选择愿意,而且通过他几次的创业经历,也已经很直观的看到出这一点,每次选的项目都比较特别,但每次失败也是因为一些外界原因加新的机会,使得放弃原先的坚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6383/09209e466ed2c022.jpg)
四、问题存在的风险
我们所有的失败的经历中,都携带着我们身体某些密码,研究失败的经历,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软肋,这个软肋一定属于内在的某一个点,但它会以各种方式,各种场景,各种形式呈现在我们的外界世界。例如A君,潜意识需要的是被人认同的成就,这个成就需要以独立的特别的方式表现,希望自己表现足够惊艳,在表现中他的潜意识只需要证明,所以每次在事业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不能证明的时候,就会被新的方向吸引,希望新的方向可以证明到自己。
这个在历史的创业经历中,已经得到多次认证,但有限的生命又能给到A君多少次,这样逃离后重新开始的机会;稀缺的周边关系,还能给到A君多少次足够的信任,没有人际信任支撑的创业,又会获得多少助力;每一次选择面临逃离时,除了收获失败的体验外,对信心的的消耗更是巨大,而信心才是我们面对未知最有力的生命武器,内在不断失去信心的A君,又能支撑创业路走多远。
五、问题剖析
针对第三次创业来说,A君为了获得惊艳的证明,会持续的沉浸在软件的研发中,克服万难,显得很有韧性和突破力,当软件研发成功之后,他就完成了向自己获得证明,证明自己是个很厉害的人。但意识更多的会考虑现实,会为现实的问题忧虑,所以意识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问题,需要赚钱,但潜意识并不为此加持,所以A君对于这个问题感觉到无助,陷入生活和事业双重困局,从而放下骄傲选择让向外界求助。即使创友汇给到不一样的角度,让他看到问题的本质,他也很难接收到。反应在实际中,就是即使客户站在A君跟前,A君也不认为这是客户,但嘴里依然会表达需要寻找客户。在这样的不统一下,A君持连续选择项目,连续收获失败,而不自知,每次失败总以为是外界造成的困局,但从不知道其实一切纷杂的问题都是内在问题引起的。
六、走出当下困局的具体具体行动点
觉察到内在的认知卡点,对内在的问题点保持觉知,这是A君走出人生困局的不二法门。但这个点梳理者看到了,并不代表A君觉知到,即使觉知到了也不代表会进入A君的潜意识,进不了潜意识的开启对于被梳理者来说就很难起到开启的效果,所以需要循序渐进的开启。
为了更好的帮助A君,在梳理时需要顺着A君的思维,以他的思维看到问题,解决问题。A君当下需要客户,需要获得市场认同。二师兄给到的建议是并不单是完善产品这一个途径,也可以反过来研究自己的产品的使用场景和使用条件,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更多的使用场景,找到自己产品的使用条件,什么当下能解决,什么不能解决,这样针对能解决持续供给,就可以帮助A君走出当下的问题困局。
对于使用场景给到两个建议,一个是,可以帮助父母给孩子起名,名字是父母送给孩子的第一个礼物,好的名字会让孩子快速被人记住,并有利于孩子发展自己的影响力,有利于孩子对自己的接纳,接纳自己名字的孩子,更容易成长出相应的自尊体系,有的明白这个的父母很在意孩子的名字,也愿意为此付费,这可以作为场景之一,这个需求场景虽然一直存在,但至今需求依然强劲。
另一个场景是,如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属于个体崛起的时代,在强大的网络环境中,自媒体人成为新的趋势,而每个自媒体人要想在庞大的网络世界让自己被看到,必须打造人设,而人设是需要与人设向适应的名字的,A君的起名软件针对这个场景也可以发挥作用,而且这个使用场景属于上升趋势,在趋势下抓住机会都可以飞起来,但前提需要拥抱风口,抓住这样的风口,可以助力A君发展。
针对A君产品的使用条件,给到的建议是,并不是满足所有人的个性化的需求,也不需要给到人们直接要的名字。但A君的软件可以给到人们初步的选择,可以给到人们选择的维度,可以给到人们选择的机会,最后选择权交给客户。做不到直接帮助客户起名,但可以给到客户名称初步的筛选,解决客户无方向无锚定物的困局。
在创业中,特别是痴迷于产品的创业者,总会习惯性的完善产品,在完善产品的思想的驱动下,他们很难明白自己能做到什么,他们总会下意识的以为自己的产品都可以做,但实际是即使已经选定领域,也不是该领域的所有的事度可以做。所以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尤其重要,其重要性甚至超过“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可以看到机会,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却可以使得自己持续稳定的发展,不被牵绊的发展。
针对A君需要的客户来源问题。对于企业起名场景,给到的建议是:一方面,服务于机构的注册和商标需要的起名服务;另一方面,梳理手头企业名单,联系企业主,帮助企业梳理了解企业现有的的名字和商标,帮助企业找到更适合企业文化的名字。对于自媒体的使用场景,可以在刷手机时找到帮需要打造个人IP的人,或者以自己专业角度帮助自媒体人清晰自己的人设名,帮他们重新改出适合人设的名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可以帮助A君走出当下困局的行动点。
这些帮助A君走出当下困局的提议,只是一些术的层面的建议,它们可以帮助A君渡过当下事业的卡点,但二师兄更希望A君认知到产生问题的根源,内在的成就体系和意识的需求不一致,才是A君问题的根源。所以二师兄梳理后又整理出这些文字,希望给A君留下可视化的资料,期望在未来某一天这些文字给到A君启示,那么这无疑一件幸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3716383/8e0d1da1e1e593fa.jpg)
七、总结:
针对本次梳理,首先通过被梳理者的表述和现场问询,认知到被梳理者理解的问题,然后通过对当下问题洞察,洞察到问题的真相,然后通过问题的真相进一步洞察出问题的本质,通过本质找到被梳理者内在潜意识层面的问题信念,帮助被梳理者看到问题核心,只有面看到核心才是解决当下一切根源,否则围绕表象会永远迷失在问题中。
如果被梳理者现场并没有直接觉知到问题的本质,那么会沿着被梳理者当下认知的问题,给到具体的可执行的建议,帮助被梳理走出当下事业困局,如果被梳理者选择继续服务,会在今后的日子帮助被梳理者继续梳理,从多个角度认知自我,提高认知,打破生命困局,不断攀登人生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