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满天星散文社会情感回收站

蜂农追花夺蜜,没有归巢的蜜蜂,命运已定。

2019-10-02  本文已影响0人  知农峰

蜂农追花夺蜜不断迁徙,没有归巢的蜜蜂,结局如何?

蜂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保健滋补的功效,很受大家喜爱。但蜂蜜来之不易,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便宜蜂蜜,30块钱一斤的蜂蜜,相信大家也不会认为它有多“纯”。想买真正的纯蜂蜜,只有找养蜂的蜂农。但北方养蜂人特别少,大部分蜂农都是“过路客”,追赶花期而来。

每年油菜花开的时候,北方农村就会到来许多养蜂人。那时候,附近的村民都会趁机买几斤纯蜂蜜。

笔者老家在北方农村,小时候家北边几十米的地方有一片槐树林。槐花作为优质的蜜源一直受养蜂人喜爱,基本上每年都有养蜂人停留在那里放蜂。

我家人都喜欢槐蜜,每年槐花正盛的时候,母亲都会买上两斤蜂蜜,真正的纯蜂蜜。实在是太纯了,刚用机器摇出来的蜂蜜,上面飘满了蜜蜂的死尸。看不来有点恶心,不过当蜂农用纱布过滤好之后,看着金黄的蜂蜜,小编还是忍不着流口水。

我记得有位四川的养蜂人,是一对中年夫妻,连续几年都“驻扎”在槐树林,村里人大都认识他。当时我正在村小上学,有时候和同学们一起来看蜜蜂,他们也不撵我们。当然,小伙伴们也不敢乱动。

有时候也会和我们聊聊天。

从这位大叔那里知道,养蜂人需要全国不停得追赶花期,冬天的时候才会回老家过冬。当时还挺羡慕他们,去过这么多地方。现在想想当时的交通条件,这两口子真的很不容易。

每年槐花开始落败的时候,养蜂人就该迁徙了。养蜂人都是白天收拾东西,傍晚装车,晚上启程。

第二天只剩下空旷的场地,还有漫天乱飞的蜜蜂,大概是归巢晚了的蜜蜂。这种情况每年都有,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有一年不知道为什么,蜂农迁徙后,遗留的蜜蜂特别多。密密麻麻,遮天蔽日。“嗡嗡嗡”的声音,听着让人瘆得慌。

难道走的时候忘了关蜂门?

当这些晚归巢的蜜蜂回到场地,养蜂人已经走了,蜂王也走了。已经没有人收留它们了。

这些蜜蜂在天空徘徊了一天,第二天在去看的时候,已经聚集在一棵树枝上,组成好大一个“蜂巢”。

密密麻麻,在一个树枝上吊垂下来,普通人看着就不舒服,密集症,恐惧症看了估计会受不了。

突然见到这么大的“蜂巢”,小伙伴们都觉得,它们应该正在建造蜂窝。

想起美味的蜂蜜,小伙伴决定过两天将这些蜜蜂赶走,夺取蜂巢。

有位小伙伴是“过来人”,捅过马蜂窝,经验丰富,提出火攻,大家一致认可。

行动的那天,选择放学后的傍晚,大伙分头行动。有道是众人拾材火焰高,不一会,蜂巢下面就堆满了柴火。

火攻”开始了,烟熏火燎,热气腾腾。被烫伤,被熏晕的蜜蜂像下雨一样刷刷得掉

蜜蜂的死尸太多了,火堆都被压灭了,空气中弥漫着古怪的肉香。只是浓烟更大了,蜜蜂被熏得到处乱飞,四散奔逃。“嗡嗡”声不时得在头顶响起,吓着小朋友们赶紧蒙头趴在地上。

也许是因为天已经黑了,蜜蜂并没有发现我们。后来他们"搬家“了,换到另一个树枝上去了。

我们才知道这些被留下的蜜蜂,并没有”蜂巢“,这些蜜蜂并没有家。

它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小伙伴对此兴趣大减,悻悻的回家。

那些蜜蜂也没有”搬家“的意思,一直聚在一起吊垂在树枝上,也没有蜜蜂离开,但每天都有蜜蜂死去。

后来蜜蜂死得越来越多,”蜂巢“肉眼可见的慢慢小了。直到有一天,”蜂巢“消失。

只留”蜂巢“下面密密麻麻的尸体,还有狂欢的蚂蚁。

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文字原创,感谢阅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