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实践#:workflowy实践心得
2018-04-20 本文已影响118人
zerocards
看了卡片助力输入输出,工具我选 WorkFlowy | ishanshan's blog这篇文章后,决定开始使用workflowy这款软件,至今已使用二周。有以下几点使用感受:
1.界面清晰,容易上手。
打开软件,就是工作区,实时可以记录。无需像幕布或印象一样”新建文件“,减少大脑处理时间。
2.采用树状结构,一览全局。
之前我写过#方法实践#:子弹笔记法 - 简书这篇文章,介绍使用印象笔记来记录每日事项的方法。但当积累了一定量的信息后,由于是条状信息,进行回顾会有点困难。
而workflowy采用的是最符合人脑认知特点的树形结构,可以直观的看到各项知识点,在大脑中直观的建立起联系。每日事项也可以很简单的通过拖动标记来进行,而无需再切换界面,减少对心流的打扰。
3.支持标签,快速检索。
workflowy支持用”#标签”的方式来增加标签并快速检索。这一做法的好处在于当写下一条信息或突然有一个想法时,无需切换到专门分类的笔记本,直接在后面标记即可。后面需要看时,可以通过搜索搜出所有标签。
使用workflowy时间尚短,刚刚入门。离卡片助力输入输出,工具我选 WorkFlowy | ishanshan's blog文中所介绍的方法还有很大差距。工具是利器,在工具应用背后的一套工作体系和思路才更为要紧。且行且改,不断优化迭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