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个人总结
春节长假,我关掉了引擎,卸下武装,全然放松,让自已处在一个轻松开放的状态。
正因为在这种状态下,再置身在各种聚会与陌生人堆里,让我想明白了一件事。
01 获得内心的安宁何其重要
在这个急躁的大染缸里,获得内心的安宁实在不容易,但却又何其重要。
试想以下场景:
在星巴克里,看到咖啡师身手很快地调制咖啡,你会不会立刻感到自己身处街边奶茶档?
在风景区排队入场,后面有人不断推推挤挤像菜市场一样,你会不会立刻感到景区的风景没那么漂亮了?
身处快节奏的大城市里,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急、非常快,资源有限,人又多,不去争不去抢不快一点,很可能什么都捞不到。
在这个大环境里,自己也会变急,变浮躁。甚至不能细细品味手中的咖啡,不能静下来投入感受大自然……我们都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很多事情都变了味。
随着大流,急躁成为了常态。
在看了别人的生活、以及读了一些书以后,我开始明白,一个人如果没有刻意地去修炼,在社会的这座染缸里搅成一团,是永远没法安宁的。
内心的安宁不是目空一切无欲无求,而是能融入大染缸,但又保持不染,始终明白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节奏。
在快节奏与内心的安宁之间找取平衡,我想这是需要用一生去修炼,成为那种真正的云淡风轻,从容的存在。
02 旅行的意义
按照国际惯例,春节假期的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如期举行。
回忆起之前的旅行,立马浮现的画面并不是哪个风景,哪家餐馆,哪个陌生人。
而是当时在找路或者漫无目的闲逛时的感觉以及那时的画面。
例如在新西兰凌晨开车出去,周围漆黑一片只能看到眼前路灯照的路,穿过小径去往目的地看银河,当时对未知的期待以及人生地不熟的害怕;
身在高原3000米的稻城酒店,躺在床上听见自己的心跳前所未有的急促,扑通扑通声,当时对高原反应的恐惧;
在台湾一个无旅客的海边玩海水看鱼吹海风,当时对宁静的由衷向往……
所以我很珍惜每次旅行,能接触很多未知,能知道自己的能耐,也能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用更透明的状态去继续生活。
送一段余光中写的话:
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
是一种改变。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
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
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
你才能了解到,
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余光中
03 练笔总结
本月练笔共6篇:
请停止无效努力——在越来越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要怎么做,才能避免无效学习,做到高效地有效地学习呢?
我们那么努力,难道不是为了进阶吗?——如果大脑一直停留在初级劳动,之后想要进入更高阶的模式,就会发现自己不适应。
201802个人总结
一不留神,2018年只剩下10个月了。该做的也是时候去做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