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串
这周的四本半书里面,有一本科普(伴月共生)一本图解(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一本小说集(恶棍列传)一本规则说明书(故事)及半本推理(百器徒然袋)。因为从某一程度都是一系列的书所以选择串着。
我所关注的大部分网文作者喜欢把他们的工作——写作统称为码字,这大概算是深入人心的常识,一种自我保护式的自谦,默认自己的产出虽然为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收益但其实是小打小闹商业成份居多够不到艺术的边界。这种默认除去一定程度的不自信大多数表达的是对艺术的尊重和追求。艺术作为人类四大学问之一,它比宗教都飘渺,也比所有学问更长久。既然是学问就必然谈准入资格,对学问顶礼膜拜的寻常人总是会花费一生时间去巧妙钻研摸索规则的边界,毕竟在常识里只要撞上个边就是再差总能收获名誉。
罗伯特麦基作为一名编剧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影视作品,但他的编剧教科书《故事》就足以让他弟子三千,永立教坛。里面有对剧作规则的简练提要,例子剖析的也十分犀利在选题上给出的建议简直不能再中肯“写人性永远不会过时”在我看来美国人要比其他西方人更幽默些,起码敢于自黑而不会用力过猛傲娇过度,《故事》里面戏称美国电影以外的电影都是文艺电影,就可以窥见麦基老师的讲堂风格是多么的轻松风趣接地气了,他边说边转圈扯扯典故评评现状,跟前排的同学调笑两句,再敲敲黑板让全体同学注意重点,满心满眼都透着期待“这波讲完,再等几年又能收获一堆新的故事吧。”
麦基老师靠《故事》封神,他本人也借此来表达对新手剧作家的友好,更确切的说是一份充满诚意的招生简章,考研注意事项明细,虽然解决了许多想入此道人的困扰,但距离入门可能还有写坏一台电脑路程。不是人人都能一战成名。博尔赫斯尚且需要写一堆框架来实验自己小说,是厚积薄发的大作家,而多数人可能在厚积总走向毁灭,被自己的积累砸死,终生看不见灵光。
这不是说看过此书就可以直接舍弃,入门了就可以再换个师傅带带,起码我觉得第一章可以随时温习,因为里面阐述的现状实在让人感同身受,而作为一个好老师的作者总是能让人产生一丝丝热血来保持初心,他告诉虽然写出神一般框架几率极少,但是只要手艺练好好故事总是没跑。
我读完的四本书即使有博尔赫斯这样的文豪作品其实侧面都表述了《师说》这句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什么都提及要认真,世上天才鬼才难觅,多的是普通人拥有较好的审美,对这些人而言无天赋也许是人生的悲剧,那么热爱自己的事业却无能为力开辟新路径。不过值得安慰的一点是即使艺术家做不成,我们可以奠基可以引导可以播种可以期待,做个匠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