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英国的崛起(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0695/9996d0832fb17516.jpg)
18世纪,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英国却开始了工业革命,不久,就被誉为“日不落帝国”,成为世界潮流的领航者。
工业革命为何会在英国首先进行?
因为,英国较早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制度基础,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努力追求利润,“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英国人在航海贸易中获得了让人眼红的利润。
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扩大,市场供不应求。但是,当时手工工场效率太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于资本家来说,这边有大把的钱等着他赚,那边的生产慢得如同“母鸡”下蛋……
为了加速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一个,工业革命的到来,也是历史的必然。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生产效率提高了8—16倍,工业革命从此开始,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棉纺织生产规模扩大,开始了新的工厂生产模式。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0695/1555aaeaddb2cd0b.jpg)
但是,这些工厂都必须靠近水源,因为必须依靠水力提供动力源,严重制约了生产。当务之急,需要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的动力。
事实上,当整个英国,甚至是整个欧洲,都伸直了脖子,盼望那台可以产生无穷动力的机器,最终,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崭新动力,解决了工业化的核心问题。作为工业革命的标,瓦特也被称为“工业革命之父”。英国进入了蒸汽时代。当然,因为英国鼓励发明,保护专利。蒸汽机的发明也为瓦特赢得了大量财富。
![](https://img.haomeiwen.com/i3250695/c8fdad5b59a1e8d4.jpg)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文中说“屠夫、酿酒商、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食品,他不是出于仁慈,而是为了从我们得到回报。”他认为:每个人在经济生活中,通常并不会考虑他对社会利益起了多少促进作用,他盘算的是他自己的好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原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自由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贯穿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基础,也即常说的市场供求规律。
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亚当·斯密的理论开始对这些国家的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形成了自由主义模式。使英国成为第一个世界强国,也促进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1815年,英国人打赢了一场震动世界的战争,这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亚当·斯密对英国的贡献。这一年,英国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击败了拿破仑,对于这一轮新的英法较量,有人这样评价:“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不列颠军队的胜利,也是市场经济的胜利。”
事实上,在战争中,英国垄断了参战国的军需产品,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当战争结束后,英国成为了当时的“世界工厂”,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逐步建立起了以英国为中心的自由主义的经济体系。同时,为了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英国用武力敲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门,迅速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
当时的情境如下:
“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有我们的牧羊场;秘鲁送来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我们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我们的棉花长期以来栽培在美国南部,现已扩展到地球每个温暖地区。”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英国引领着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万国博览会开幕式成为整个伦敦的节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遍地开花,百花齐放中,美、德后来居上,很快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成功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
你方唱罢他登场,也是历史的常态。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3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