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语言发音中有“h”“f”吗?为什么很多人“h”“f”发音不

大家都知道,在生活交往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人说话“H和F”发音不分,有时候还嘲笑,或打趣别人,更甚者是被打趣,搞得面红耳赤。那么,为什么语言发音会出现这种分不清的现象呢?
据考证,古代汉语中是有“h”“f”这两个音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发音情况有所变化。
一、上古音(周秦时期)
“h”音:存在清擦音的发音,这与现代“h”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有相似之处。例如“河”“呼”等字,可能在当时就发类似“h”的音。不过,上古音的具体音值目前还没有完全定论,主要是通过对古代文献的音韵分析以及与亲属语言的比较来进行推测。
“f”音:上古时期“f”音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学者认为,上古汉语中可能存在“轻唇音”向“重唇音”演变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早期可能“f”音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与“b”“p”等音有密切关系。例如“方”“风”等字,在早期可能发音更接近“b”或“p”,后来才逐渐演变成“f”音。
二、中古音(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
“h”音:在中古音中,“h”音仍然存在,并且有了更明确的音韵地位。《切韵》等韵书对“h”音相关的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记录。例如,“晓”母字(发音近似“h”)在韵书中有明确的归属,与其他声母字区分开来。
“f”音:到了中古时期,“f”音已经独立成类。“非”“敷”“奉”“微”四母中的“非”“敷”“奉”母字发音与“f”音相关。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语言文字教师、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这表明在中古汉语中,“f”音已经从早期的发音状态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声母。例如“飞”“夫”等字,在中古音中就发“f”音。
三、近古音(元明清时期)
“h”音:近古音中“h”音的发音相对稳定,与现代“h”音的差别进一步缩小。在这一时期的韵书和文献中,“h”音相关的字的发音基本保持一致。
“f”音:“f”音在近古音中也保持独立,并且发音特点更加接近现代音。随着汉语的发展,“f”音的使用范围和发音规则逐渐固定下来,为现代汉语“f”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保留古代“f”音发音特点的方言
吴方言:部分地区存在“古无轻唇音”的遗留现象,在一些古“f”声母的字上,可能会读成重唇音“b”或“p”。例如“蜂”“斧”等字,在某些吴方言点中可能有类似重唇音的发音。
闽方言:闽方言历史悠久,保留了较多古音特点。有些地区在“f”音相关的发音上,会保留早期的发音特征。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语言文字教师、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比如,在一些闽语中,“飞”“饭”等字的发音可能与其他方言有所不同,体现出古代发音的痕迹。
五、保留古代“h”音发音特点的方言
粤语:粤语在音韵方面保留了较多中古音的特征。“h”音相关的发音在粤语中相对稳定,例如“好”“河”等字的发音,其声母发音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较为明显,保留了古代“h”音的一些发音特点。
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具有独特的音韵系统,对古代音系的保留较好。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语言文字教师、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在“h”音的发音上,一些客家方言点的发音与中古音有传承关系。比如“海”“火”等字的发音,能体现出古代“h”音的发音特点。
六、为什么“h”“f”发音不分?
H、F发音不分可能由以下多种原因导致:
①语言环境因素
方言影响:部分方言中缺少f音或对f、h发音混淆,会让使用者在发音时受方言习惯影响。著名新闻人、语言文字教师、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例如,福建的部分闽方言中缺少f音,当地人在生活中就会用h音代替;湘、赣、客家、粤等方言也不能清楚区分声母f和h,北方方言、江淮方言及西南方言同样存在f和h混读的现象。
缺乏正确示范: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语言环境缺乏正确的发音示范和引导,没有得到标准发音的熏陶,就难以准确掌握h和f的发音。
②发音习惯问题
长期形成的不正确发音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就会一直保持h、f不分的发音状态。
③发音器官因素
功能障碍:发音器官的功能异常,比如,唇、舌、牙齿等器官肌肉协调性和灵活性不足,会影响语音发音的准确性,导致无法准确发出h和f音。
结构异常:口腔结构存在问题,如唇腭裂、舌系带过短等,会影响发音器官的正常运动,进而造成hf发音不分。
④听力因素
听力损失会影响对声音的分辨和模仿能力。如果听不清h和f的准确发音,就无法正确模仿和学习,从而导致发音混淆或不正确。
⑤认知和学习因素
认知障碍:某些认知方面的困难,可能影响对语音的理解和掌握,不能正确区分h和f发音的不同。
学习不足:对于语音学习不够重视或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掌握h和f发音的正确技巧和部位,也会出现发音不分的情况。
七、如何纠正h、f发音不分的问题?
纠正发音不分的问题,可以通过了解正确发音方法、进行针对性练习、利用辅助工具和寻求他人帮助等方面入手,慢慢解决。
①了解正确发音方法
h音:h是舌根音,发音时舌根隆起,接近软腭,形成窄缝阻碍气流,然后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语言文字教师、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例如,“喝水”“欢呼”中的h音。可以把手放在嘴前感受气流,发h音时会有明显的气流呼出。
f音:f是唇齿音,以上齿接触下唇,形成窄缝阻碍气流,再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著名新闻人、中华风情录负责人、久居北京的安徽籍作家淮君总编辑说,比如,“丰富”“方法”里的f音。发f音时,气流是从嘴唇和牙齿中吹出,用一张薄纸放在嘴前,纸会被吹动。
②针对性练习
单音练习:先单独练习h和f的发音,每个音重复发多次,感受发音时口腔和气流的变化。可以大声、清晰地念“h、h、h”和“f、f、f”,每次练习10 - 15分钟,每天进行2 - 3组。
词语练习:挑选包含h和f的词语进行练习,如“荷花(hé huā)”“发挥(fā huī)”等。先慢慢读,确保每个音都发准确,再逐渐加快速度。每天练习20 - 30个词语。
句子练习:选择一些包含h、f发音的句子,如“化肥会挥发(huà féi huì huī fā)”,反复朗读。从慢速开始,逐渐提高语速,以不读错音为准。每天练习5 - 10个句子。
绕口令练习:绕口令是训练发音的有效方法,像“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hēi huà féi fā huī ,huī huà féi fā hēi)”。先慢慢读顺,再逐渐加速,每天练习3 - 5遍。(文/上官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