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开放性

2020-09-29  本文已影响0人  王灵灵就酱

我试着来分享下,从花姐提出无限游戏开始,我就期待着这一讲的迭代,实际来看,我在实际沟通过程中做得还算不错,之前更多是从责任感及同理心来考虑一场沟通,更多时候是抱着解决问题而来,并不具备真诚的开放性,我往往是想着如何尽快结束一场沟通,把想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掉。

开放性=扩大共识+消除盲区

有一个工具叫做乔哈里窗,是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的一个模型。它把人们的信息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我知道、你也知道的信息,这是沟通中的共识区,也是我们都认可的部分。

第二种,你知道、但我不知道的信息,叫做我的盲区。

第三种,我知道、但你不知道的信息,叫做你的盲区。

第四种,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的信息,这是我们共同的盲区。

在职场上,我们岗位不同,职责不同,年龄不同,立场也不同。在沟通中,如果你我的盲区特别多,双方就容易吵架,因为我们就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共识。那些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信息,容易让我变得傲慢。而那些你知道、我不知道的信息,容易让我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沟通的意义,就是不断地对称信息,努力消除你我的盲区,让我们的共识区变大。

这就是乔哈里窗。下次,当你和别人沟通的时候,脑海里就可以浮现出这样一个工具。只要你和对方完成了信息对称,不断扩大你们的共识区,消除你们的盲区,你就展现了你的开放性。

对完发现,有的事情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们对这件事都没有足够的信息和经验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战友,可以为我们共同的项目争取资源。

第一个技巧,就是在谈话的过程中,少说“你”,多说“我”和“我们”。

因为你完成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那就是换位思考。

第二个技巧,每说一段,就Cue一次对方,问一下对方的意见。

具体话术可以是:“我想听听你的想法?”“不知道你有什么见解?”“我刚刚说的你有什么疑问吗?”这就叫传球,把球传给别人,让对方讲话。每说一段,都问一下对方的意见。

万能结尾:“是个思路”、“有启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