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作品,看世界,认识自己;品尝世界,活出自己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二》30~50篇(完)

2018-11-18  本文已影响123人  连明堂

31 | 课题分离: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呢?

其实主要的根源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别人的事和我的事,别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这就是课题分离。

对于评价这是谁的事情,也有一个简单的准则:那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课题分离解决人际难题

第一个难题,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表达需要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我们总依据想象中别人的回应和看法来决定我们应不应该表达,而不是根据我们自己真实的需要。

如果我们在以往的人际关系中遭到过很多拒绝,那会让表达需要变得更加困难。

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需要的正当性,不是通过想象别人的反应来确认,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表达来确认的。

第二个难题,是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别人。

它既不是你能控制的,也不是你能剥夺的。别人怎么评价你,不应该成为你的行为准则。

第三个难题,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亲密关系更需要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控制两分法。把我们能做的事做好,因为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而如果我们真的吧自己的事情做好了,把别人的事情留给别人操心,那也许我们就不会担心别人的评价,那些来自人际关系的烦恼和羁绊,也许就不会那么让我们困扰。

32 | 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课题分离所倡导的,不是把人与人分开的孤立主义。人总是需要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

解决纷争的“非暴力沟通”

如果我们在沟通中觉得委屈了,我们不会向对方表达这种委屈,或者提我们的需要,而是“以牙还牙”,以报复性的方式让对方同样感受到不舒服。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观察、表达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观察

我们习惯的方式,是用评价来表达意见的。评价并不是事实,而是我们在加工事实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意见。

在评价所塑造的关系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评价者总是高高在上的。

所以强调观察,就是强调把“我的意见”和事实分开。

评价是我的东西,是我对事情的意见,而观察是我们能共享的事实。而我们要做的,是讲我们的观察,而不是评价。

第二,表达感受

我们只有在最放松的时候,在我们最亲近的人面前,我们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它像是一种邀请,通过把我真实的,甚至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你,邀请你来跟我真诚地理解和沟通。

事实上,我们自己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

第三,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

越是对自己的需要不确信,我们越容易在提出需要之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我所提的需要时合理的。这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我辩护的立场。

提需要的要点,是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分开,只专注于自己的需要,而不要去想对方会怎么回应。这样,反而能促进彼此的合作。

第四,提出请求

33 | 通向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1、自我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觉得,世界和他人都是围绕着他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所以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做是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做是别人关注的中心。

当他们发现,别人居然也只是在关心他们自己想关心的问题时,他们会觉得惊讶,并感到深深的挫折。

2、他人阶段

当人意识到,别人不是围绕着自己来运转的,就开始让自己去迁就别人运转。

3、独立阶段

独立意味着孤独

拥有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够拥有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去走各自的路。

独立不会加剧隔离

反抗本身并不是分离,而且有可能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纠缠。

什么是真正的分离?

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期待和困难,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得承认,我们无能为力。

重点不是反抗,而是不把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当做我们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哪怕他们觉得他们困难的解决方案就在我们身上。

《You can go honme again》只有经历过离家,你才能选择回家。

同样,只有在关系中独立了,你才能真正自主地,以一种成熟的姿态投入到一段关系中。

分离从来不是人际关系的终点

没有什么样的关系是一定的,只是,别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就好。更不要明明是自己让自己过得那么苦,却还要去怨别人。

第四章 | 如何走出人生瓶颈

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

34 | 转折期:为什么逆境是人生的新机会?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都发展平顺,从没经历过什么挣扎和难事,那他很可能会变成一个特别平面和肤浅的人。

人是会变化的,在转变的不同阶段,人的心理状态并不一样,在某些重要的转折期,心理的变化尤其剧烈,所以,消极的心理状态很可能是变化的特性,而不是自我的特性。

“你现在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你失去了原先的壳——你以前的家,熟悉的事件和熟悉的街区和邻居。现在,你就像脱壳的甲壳类动物一样很容易受伤。只有当长出新壳来,才会好转。”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自我重构的过程。

旧阶段向新阶段过渡的过程,很像死亡和重生。

自我中受限的、老朽的部分,在转变中慢慢死去,但是新的自我,在这种变动中生长起来。

35 | 结束:如何与就自我脱离?

结束中最重要的事:脱离

结束有三个含义,环境和关系的脱离(成长源于新的环境和新事物)、角色和身份的脱离、目标的脱离。

身份是什么?它是你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别人看待你的方式。是关于“你是谁”这个问题上,你和别人达成的共识。

你没法结束,因为你怕疼。而有时候,害怕结束,会让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收拾,而你也会失去一些发展自我的机会。

我现在的害怕,导致了不能深入不能沉下来,不能深爱,我一直在拖延我的爱情,或者说去爱......

自我的发展需要空间。就像装修一所房子,你需要先把旧家具搬出去,才能把新家具搬进来。

只有先结束、先放弃,才能为新的发展腾出空间,所以,转变是从结束开始的。

36 |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人的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

1、目标感。

如果没有目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状态,这时候,他们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

2、人际关系

如果你在生活中很孤独,缺少亲密关系,你不知道谁真的在乎你,你同样会觉得空虚和无聊。

还会混乱,有停滞的感觉。

迷茫中的三种典型心理

1、人们试图回到过去,心理上我们会以格华止欧昂方式,跟多去建立联系。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作比较。

结束通常意味着损失,而损失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迷茫期需要我们去消化和适应这种损失。

2、可是当我们发现已经回不去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3、呆在迷茫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就会变得敏感起来。

“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远离人群的时候,看到有人把这种痛苦挣扎,还有可能的救赎诉诸于文字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孤单了。”

里尔克说:病就是一种方式,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让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次是进步。

37 |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己?

重生的第一要素:偶然

心理弹性,说的是我们从灾难和挫折中复原的能力。心理弹性的核心,就是培养容纳变化的思维。

重生的过程就好像,原先你身上存在着很多个自我,其中某个最主要的自我,因为他自身的限制被剥离了,而另一个原来你觉得微不足道的自我,却成长了起来。

重生的第二要素: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的意思是,你需要跟原先的目标分离干净。既不是想着避开原先的伤痛,也不是想着去弥补损失。只有这样,你才能重新开始。

重生需要一种容纳变化的能力,也需要我们把原先的经历放下的能力。有时候,只有承认损失,我们才能真正放下,重新开始。

有时候,结束了就是结束了。如果你一直惦记着弥补损失,你就没有办法结束,重新开始。

有时候,你得学会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趴下。认栽、承认失败了,才会发现,原来还可以换个地方,重新来过。

刘德华也说过类似的话。

重生的本质是心理结构的重组过程:

人就是在艰难的转变中,变得深刻而复杂的。

38 |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工作变动和职业转型?

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根本没有所谓“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是在你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以前我当商人的时候,跟人介绍自己,说我是某某公司的老总,心是很虚的。出入商务场合,总要再三给自己壮胆,才能劝服自己就属于这里。”

“但我当了音乐人以后,就再也没有这种感觉。跟别人介绍说自己是做音乐的,一点都不别扭,心里踏实极了。”

如果不去响应内心的召唤,在你厌倦去上班的那一刻,在你半夜醒来的那一刻,在你偶尔失神的那一刻,你就会意识到,自己没有接受人生的挑战,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39 | 关系转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失去?

抗拒结束的三种方式

1、对挽回的幻想

“在一起需要两个人做决定,可是离开,只要一个人就可以决定了。如果对方真的决定了离开,那你做什么,都是没用的。”

2、把对方和关系理想化

3、让自己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

情绪是有对象的,悲伤虽然不好受,但它也是一种联系的方式。

如何接受结束?

去承认损失、去哀悼、去迷茫、去失声痛哭,然后去固执地相信,会有新的未来从生活中长起来,哪怕我们现在还看不到这个未来。

40 | 转折期选择:依据经济模型,还是心理模型?

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我们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但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知识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

另一个选择是“心理选择”。在这个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选择的第二个选择,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项,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他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选择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

你就是在用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人。

41 |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成人世界主要有三个隐秘的“天真的假设”:

  1. 认为世界是友善的;

  2. 认为世界是公平的;

  3. 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可控可预测的。

这三个基本的假设组成了一个这样的观点:只要我做一个好人,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努力工作,我就能平安幸福地度过一生。

创伤经历会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

在创伤中,关于世界的天真信念坍塌了。

可是,就像一所不牢靠的房子,坍塌了,砖头却还在。我们就用这些砖头,建起了新的、更牢靠的房子。

42 | 人生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人格最核心的层次,是人生故事。

麦克亚当斯说,我们在不停地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重新编制成一个前后连贯、生动的个人故事。而人生故事,是我们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最重要的特质、也是人格最重要的因素。

“很抱歉,我这一生,都不会再给自己留后路了。”

人随时随地都在编制自己的故事。我们对生活的意义感,也来源于对自己人生故事的理解。

43 |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英雄故事的三个阶段

1、启程

内心的召唤提醒你,某些重要的的东西正在你的心理消失,某种已有的力量正在衰退,或者某一些伤痛需要疗愈。

2、启蒙

与恶魔的战斗,就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弱点,并让我们意识到,不是他们有问题,而是我们和他们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恶魔就不再是恶魔了,而变成了我们能够利用的能量。

3、回归

英雄之旅具体来说,它是一个包括了听到召唤、投入召唤、跨越门槛、寻找守护者、面对和转化恶意、发展内在的自我、蜕变、带着礼物回家这样的旅程。

没有什么路是一定的,重要但是,我们在接着走这些路,修炼我们自己,发现我们自己。就像坎贝尔说的,所有这些英雄之旅,说到底,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旅程。

人不会为自己走的路后悔,只会为自己没有响应召唤后悔。

第五章 | 如何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

44 | 青春期使命:如何确立身份认同?

生活在别人的目光里,觉得别人都在评价自己。另一方面,这个别人都是非常笼统的,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

看起来,他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可实际上,他对别人真实的想法根本不感兴趣。他关注的,还是他自己。

老师跟他说:“你现在觉得孤独,就是因为你身边没有像你一样有想法的年轻人,等你去那个学校就好了。艺术家都会想很多的,关键是要学习一种东西来表达自己。”

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个这样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他会让你找到人生的榜样(方向和坐标)。

当你遇到了跟你相似的人,你就会找到归属感,同时积极参与“竞争”。

“是啊,是很不公平。可是,我只管做好我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这句话表明,他已经意识到了两个重要的道理:

  • 首先,是我的人生,需要我自己来负责。我再埋怨社会不公,再反抗社会,都改变不了“我要为自己负责”这个事实。
  • 其次,就算我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不满,我也不需要说出来,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我不需要说出来,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这说明,他已经开始能够容纳矛盾了,并在这种矛盾中,发展处一种对自己的忠诚。

“我”认为,一个人获得身份认同的标志,就是为自我负责,以及学会容纳矛盾。

他怎么建立这种身份认同的呢?

身份认同能够帮助我们从假想的被评价的关系中解脱出来,获得一种自我认可的能力。因为这种自我认可的能力,我们和别人的关系,也就变得更平等了。

只有对“我是谁”有一个初步的答案,你才能真正参与成人社会。否则,你就是一个一直长不大的孩子。

45 | 成年早期使命(一):如何学会爱的能力?

一个人总是很孤独的,你需要寻找爱人,跟爱人分享自我,来克服这种孤独。这就是成年早起的核心课题——建立亲密感。

建立亲密感是重要的里程碑

这意味着,你的生活里不只有你自己,而且还有了别人。

从某种意义上,亲密关系的建立意味着,你的自我扩大了。你的爱人,就是你自我的延伸。有时候,这种扩展会弥补你的自我缺陷。

亲密关系允许你暴露自己的脆弱,并把自己的脆弱托福给对方。

当这些脆弱的部分能够在亲密关系中被接纳时,它们就不再是我们需要藏着掖着的秘密,不再是我们需要从自我中排斥的部分了。它会整合到我们的自我概念里,让我们更能接纳自己,也变得更完整了。

自我中心的三个体现

第一个障碍,是害怕不被接纳

建立亲密关系,意味着你要把自己托付出去,去依赖别人、信任别人。这同时也意味着,你给了别人伤害你的权力。

害怕这种依赖和托付,就是一种自我中心。

我也是,我从来没有展示过真正的自己

阻碍这个阶段发展的第二障碍,是害怕承诺

害怕失去某种可能性,因此害怕承诺,是另一种自我中心。

第三个障碍,害怕被改变

有时候,因为孤独,我们需要在一起,因为这些疑虑,我们又不能真的根对方分享我们心里的秘密。所以作为一种这种的解决方案,我们就彼此戴着面具,一起配合着扮演一段亲密关系。

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发自内心的承诺

我承诺,即使错过可能性,即使你不完美,我也愿意去爱你。我愿意为我们两的关系负责,我愿意接受关系的种种限制。

这种承诺本身,就是爱的形式。

其实有时候我们没法简历亲密关系,不是因为你找不到对的人,而是你没法做出这样的承诺。承诺才是我们面对的最大的障碍。

可是,就算关系有变化,你在关系中获得的承诺和爱的能力,却不会轻易消失。

46 | 成年早期使命(二):如何建立职业认同?

工作的工资福利待遇这些工作中外在的东西,相当于爱人的颜值,而在你工作中的感受,相当于在你关系中感觉到的亲密感。

在亲密关系中,颜值高固然好,但真正关键的,是你们是否建立起了能够分享彼此的亲密感。

同样在工作中,真正让你觉得幸福的,是你是否认同你所做的事情。

就像稳定的亲密关系会带来内心的安稳和平静,投入自己喜欢的职业,你也会让自己的心慢慢地沉下来,并逐渐获得一种自信和成就感。

无论怎么开始的恋爱,如果最终不能发展出两个人能够分享亲密感,那就不会是好的爱情。

同样,如果干一行和爱一行之间一直有矛盾,除非我们能够以某种方式整合这种矛盾,发展处我们对职业的认同,否则,这个工作也不会让你快乐。

职业认同的四个标志

建立职业认同,意味着你能接受职业背后的人际关系,并把它当做你自我的一部分。职业的人际关系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它包括了我们和工作伙伴本身的关系。

第二层含义,职业的人际关系还包括了我们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职业有三个层次:生计、事业和使命。

正是对职业背后关系的认同,把你逐渐塑造成一个有技能、被需要、肯奉献的专家,你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扩展了你的自我概念。

真正的职业认同,需要把我们的人生境遇与工作产生深刻的联系,并把工作整合进我们的人生故事里。

满足感产生的条件,那就是把职业认同纳入到你的整个人生故事中,并认同这个故事。

47 | 中年期使命(一):如何塑造下一代?

繁衍感的本质是奉献,是我们把自己奉献出去,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一部分。

你失去了一些自我关注,甚至失去了一些满足自己需要和欲望的机会。但同时,你获得了另一种品质,就叫关心。这种关系,会变成自我新的部分。

中年危机的解决方案,不是追求钱财、名声这些外在的东西,而是追求内心的转变。

48 | 中年期使命(二):如何传承人生经验?

第一种繁衍的形式,是创造性的工作。

第二种繁衍的形式,是传承。

越是重要的技术或者经验,你越有传承的责任。如果你接受了这样的责任,那你就通过传承超越了自我。

这是一种带着敬意的担子,它需要你的付出,而你也是在这种付出中,超越了自我。

——这是传承的责任。

第三种繁衍的形式,是回报社会的使命感。

繁衍是一种互惠,年轻人通过被培养、照顾、教导获得了帮助。而年长的医治者,则通过从追随者那里获得子女的爱、尊重和安慰,而获得帮助。

年轻人在寻找身份认同的时候,需要一个榜样和领路人;老年人在面对衰老的时候,也需要一个能够指导的对象,帮助他发展繁衍感。

49 | 晚年期使命: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把自己纳入到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是某种人类演化进程的一部分。

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用处的话,也许就是让你意识到,你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丽。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句话既能让我们陷入虚无,也能让我们摆脱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50 |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人生发展阶段的本质是什么?“我”觉得,其实是对矛盾的适应。

如果你适应了这个阶段的矛盾,就会收获这个阶段的品质,你的思维也能跃升到一新的层次。

“所有的知识都是局部的,找出它不够完善的部分,是很容易的。可是要听到它对的地方,却并不容易。你要先接受他所说的都是错的,才能听到他说的对的地方在哪里。”

知识的价值,不是给你提供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发探索的过程。

王小波:

“人生最后烟消云散,不会留下什么痕迹,但在消失之前,我们要让一切先发生。”

让一切发生,这就是过程的意义。我们会老去、死亡,作为结果,我们会消失不见,可是过程却不会消失。

我希望自己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

特别放送 | 如何解决亲密关系的三大难题?

去接受别人的影响,不会削弱自我,反而会让自我变丰富。相反,如果因为过于追求独立,而有了一种特别的、让自己与人隔绝的态度,反而会让我们走向封闭。

夫妻吵架的关键不是差异,而是缺少商量和妥协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