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纯文学随笔散文简友广场

【历史微小说】扶天·于谦

2025-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秦江时章

牢中,无光,只有一铁窗,射入悠悠月光,给这黑暗中带来一点清亮,要是大明也就有这点儿清光该多好呢。不知道刀斧手,用的刀到底快不快,应该是个快的吧,毕竟那皇帝应该会让我走的痛快点吧……

———

回想,几十年前那永乐之朝,我还清晰的记着那是永乐23年,那年,我高中进士,可惜家中传来噩耗,母亲去世,令我无比的悲痛,悲痛中,我只记得我对月痛饮,然后在酒醉蒙蒙之间。被带上那老皇帝的宴会,他让我作诗,我当时也不知什么个心血来潮,悲痛对着酒精共来,大声批判了这永乐皇帝的穷兵黩武,己至南方百姓的极苦

讽刺激烈,当时就让宴会从那热闹的氛围中降至冰冷。那时候那老皇帝的脸色非常难看,比较堂堂永乐大帝竟被一个新科进士当着百官之面,在哪热闹的氛围中,当庭讽刺,是谁脸色都不会太好吧?

我当时已经预料到我的结局了,他一定会将我,轰出宴会的,就连那太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也在为我求情, 说我是不懂事,刚来。而我却一脸坦然,是的,我是不怕死的。我出生官宦世家,家境显贵。但也不是没见过人间疾苦,这老皇帝那时整日征战,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穷兵黩武,耗费民力。可他却为一笑,没有责罚,而是令我从军。

随后我便从兵,跟随着军队前往了北方边境,想要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景象,顺便证明一下那老皇帝是错的。可到地方我才知道,原来我是错的,边境的凄惨超出我的想象,也让我明白,只有动用强大的武力将边境安定才可与民休息,只有先穷兵黩武才可后与民休息。

———

永乐22年,永乐大帝驾崩于征蒙古回师路途中。那个老皇帝终究还是走了。继位的仁宗当了20多年太子,却仅仅只当了10个月皇帝便也随着那老皇帝驾崩而去。

而最后,皇位落到了永乐大帝的孙子朱瞻基手中,而那汉王朱高煦,却又要上演一把,叔侄争皇位的戏码,在乐安州起兵谋反。宣宗自然是不想让永乐大帝的儿子当永乐大帝。所以御驾亲征。

而我便随着他一起御驾亲征,担任御史,待朱高煦出降,便数落这汉王的罪行,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

随后,这位少年皇帝便轻松的将他的叔叔打败。没有让这位叔叔成为新一个永乐大帝,随后我便履行我的职责,正词崭崭,声色俱厉的将这个心高气傲的汉王,骂了个狗血淋头,大有一种诸葛亮骂王朗的气势。这个汉王被我骂的不敢抬起头,只得跪在地上,战战栗栗,自称罪该万死!

不过倒是说来这个少年皇帝,虽是心高气傲,但是倒也不缺乏权术,该有的冷静。到是有他爷爷的半分模样,而这仁宣盛世,到也有永乐的半分盛况,倒算是不错……

———

可惜这个少年皇帝短命,年仅35岁就驾崩了,仅留下一个一言难尽的储君与一个优柔寡断皇后。

而我那几年一直在地方,知道正统年初入京,没想现在辅佐皇帝的竟然是一个无根之人。而且每次要面见这个叫王振的,既然还需要进纳白银,可谓是好大排场,连皇帝都没如此。和众官员却争相献金求媚,这是何等的荒唐。而且居然还有人劝我说,让我既然送不了金银珠宝,需要送点儿土特产?

而我却不屑一顾,这天下还能让一个无根之人掌握了不成。索性甩甩袖子,“身上无他,唯有清风。”

为此我还专门写了首诗叫《入京》,

“肩膀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最后不出意外我被弹劾了,因为我推荐了参政王来,孙元贞二人,他们便说我因长期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举人代替自己,就想将我这个三朝皇帝都不敢动的人给动掉。好在后来全民联名上书,他将我放出降为大理寺少卿,但没多久在数以千计的人求我留任的情况下,我又被升为巡抚。

那时正是大灾之年呐,可谓是遍地凄凉。山东,陕西流民到河南求是足有20余万人。我请求朝廷发放河南怀庆两府积蓄的粮食救济,才终于解决了危机。

也因此我被召入京,任兵部左侍郎。

———

正统14年7月,瓦剌大局进犯,可没有想到那无根之人竟怂恿明英宗亲征。我和那兵部尚书极力劝解,可那少年皇帝宁是不听,说什么王者之师,出师必赢。那模样大有一番他父亲的样子,是啊他父亲也这么亲征过,甚至他祖爷爷也这么亲征过,可他一个从小被娇生惯养的皇帝,怎会带兵?怎会打仗?他压根儿就没有他父亲与他祖爷爷的本事。而朝堂大臣们竟无一人反对。

但他还是去了,让我主持兵部工作,他就这么着带上大明全部的精锐,走上了不归之路,最后结局也并非出乎我们所料,大明精锐尽毁,就连他也被迫当了瓦剌的“留学生”。那时京师震动,而在朝堂之上,那徐友贞,竟然以什么天象有变化,所以要迁都南京?他们难不成就不知道今世乃天下之根本,只有移动便大势已去嘛。他们难不成忘掉了南宋南渡的教训吗?而没想到朝堂上将大多数人都同意,我看着这群投机者,这群只会吃饭的人,只得大声的说,“提意南迁的人应当斩首。”这才将局势稳定。

随后,我便与那太后,立朱祁钰为皇帝,断了瓦纳效仿大金,以皇帝来威胁国家的想法。各边境守城接力防守,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仪,雷通等人分兵据守北京9门重要的地方。将军队驻扎在外城外面,并且外城附近居民迁入城内。全力防守!

随后我这个不被重视的臣子,便于那不被重视的皇帝一起,守住了这王朝的命脉……

而那在瓦纳“留学”了一年的“大明战神”太上皇,也回来了。

———

回来的他,被幽禁在宫中,可是仍然是野心不死,最后趁着代宗病时,发动兵变,又再一次坐上了那皇帝的宝座。还给这个不知道比他好了多少倍的皇帝,安上了一个代宗之名……

而我自然也就难逃其咎,毕竟是我坚持让代宗登基的。

随后便落到如此下场……

此时——我就忽然想起了,儿时写下的一首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莫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25.5.17

      秦江时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