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背后的智慧

2022-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傻傻的_坚持

今天开学第一天,对学生的纪律方面进行讨论。随后,又让孩子们背诵《弟子规》。

当孩子们背到“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我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孩子们心存疑问时怎么办呢?于是我就对孩子们进行了启发。

便问:"同学们谁知道'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是什么意思"。

孩子们考虑了一下,马上举起手,当然是天马行空不贴边的多。

于是我就接着问:“心有疑,这个疑是怎么回事?”

有一个孩子举手回答:“疑问”。

我马上说:“对,就是疑问,问题,不会的,不知道......

”’就人问,求确意‘,那么,遇到了不会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我接着问。

大部分孩子开始思考,然后举手回答:有说问老师,有说问爸爸妈妈的,有说问爷爷奶奶的......

接下来我总结了一下:我们能不能用三个字概括一下。有一个孩子说:问他人。

”说的非常好,第一种方法'问他人',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呢?“

有孩子开始说:查字典、看书、用手机查、复习、预习、上课认真听等。

”那么我们概括起来一共找到了几种方法“,我接着问道。

第一种是:问他人(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第二种是:读书(查字典、课本、课外书等)。

第三种是:让爸爸妈妈帮着到网上查(手机、电脑)。

第四种是:预习找问题,针对问题上课认真听。

第五种是:认真思考,课后及时复习。

......

然后,我就要求孩子们把总结出的几种方法写下来,有的孩子就开始问:”老师我字不会,可以写拼音吗“。

我回答:”可以,那么你再想一想,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

马上有孩子说:”用第二种方法,查字典。“

”对,非常好。老师给大家提个建议,以后我们遇到问题,从我们这些方法中选取一种来解决问题。

因此,深研《弟子规》,对每一句话进行挖掘,做到举一反三,不但是自己的认知水平能够提升,对孩子的教育意义更是非常深远。我的体会是对于经典,我们需要反复研读,认真思考,用批判、发展的眼光用经典,会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开辟一片新天地。拿我自己来说,对于《弟子规》的研读得有四、五年的时间了,现在能够看到很多字面意思后面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