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
一股寒冷的空气袭来,改变了温暖的世界,人们拼命地往身上加衣服,生怕被冻僵。我御寒的衣服没有添置,只得把秋日的几件衣服往身上套,合穿在一起,倒也不觉得冷。或许,内心一点热烈的小期待,帮我抵御了一部分严寒吧!那热烈的小期待,就是要去邂逅一家书店。
坐上公交车,打开网易云音乐,点开收集了很久的民谣歌曲,有欧美的,也有中国的,在自由的歌声中,在悦耳的吉他弹奏中,我赶往心中的目的地——集文里书店。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终于到了书店的门口,门被锁着,里面漆黑一片,我想也许是没有开门营业吧,不过,时间停留在下午两点,应该是正常的营业时间呀。我疑惑的走近门口,脸贴近玻璃,双手掩住光,往里一瞧,只有一些废弃的纸张,看不见一本书,没有人活动的迹象。于是,我瞬间明白了,集文里书店倒闭了。
随着移动信息时代的到来,出版业日趋衰弱,加上游戏、小视频和直播逐渐占据人们的空闲时间,书店的经营是越来越艰难了,关门的书店也是越来越多,能够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那些存活下来的书店,要么是找到了独特的生存方式,比如与咖啡茶水奶茶结合,售卖独特的手工艺品,承接小型的文艺活动,要么苦苦支撑,坚守着读书人的一方天地。因为,单靠卖纸质书的书店是难以存活的。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今天我是特意去集文里书店的,不仅没有如愿,还使我十分郁闷。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一家书店。于是,我在网上搜索,选择了一家独特地方特色的书店——千翻与作书店。
坐了十几分钟的车,寻找了几分钟,坐落在商业广场二楼的千翻与作书店映入眼帘。明晃晃亮晶晶的四个大字——千翻与作,如此的摄人心魄。“千翻与作”,一个有着浓厚方言色彩的词汇,“千翻”原意为爱折腾、“作”有不将就之意。为爱折腾和不将就,本来就是对平凡生活的一种反叛,书籍是现实生活的小型避难所,两者真是不谋而合。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走进店里,有千翻与作书店畅销榜,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最受欢迎。往里走,有木质的手工艺品,有民族蜡染,有尤里可可,每一样东西都得非常精美,布置得让人赏心悦目,让人感受到别样的美。不过,我的心里还是咯噔了一下,一家书店怎么没有书,都是艺术品呢?我朝四周看了看,发现店面中央还有辽阔的空间,于是,快步走到那里,发现里面才是真正的书店。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千翻与作四个大字仍然打头阵,我看到了部分空间间,全是书的世界。四个大字的外面是热销榜和推荐榜,一本本书被摆放在精美的木质书架上,有经典小说,有畅销书,有艺术书籍,极尽吸引的姿态。书架的尽头是书店附带的一间咖啡小屋,里面稀稀疏疏的坐着几个人,或看书,或聊天,非常闲适。桌上木质的点餐牌吸引了我,书店的微信公众号被刻在木牌上,同时刻上的还有一行字,“竭尽一份力,为阅读而回归”。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逛完了外面,我走进了书店的里面,那才是真正的书店。吧台可以点咖啡、茶水和欧式小吃,价格也就二三十块,吧台小哥哥很帅,小姐姐漂亮,笑容很灿烂。最显眼的地方是畅销榜和新书榜推荐的书籍,它们分别由一个小桌面塔建的,书籍摆放错落有致,一目了然。
书店的墙面是经过精心布置的,有吊篮,有小动物玩偶,有独具特色的木质书架,真的特别美。书店的整体设计强调空间感,分为两层,第一层以亲子儿童为主,地面与楼层持平。第二层最具特色,以逐渐升高的阶梯状为主,木质结构,很有层次,一个平面经过独具匠心的设计,空间感和层次感都出来了,视野很辽阔。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一家书店赖以为生的,归根到底还是书籍。文学书,不管是图书馆,还是在书店,都是大目。在千翻与作书店同样如此,不过,中国文学占比太大,外国文学都是翻译版的,基本没有原版小说,兼容性不够。其次是艺术类,有音乐、绘画、电影等有关书籍,都是经典著作,比如一版再版《认识电影》。生活类,社科类,商业类兼而有之。就书籍而言,它的实用性不强,基本没有学生教辅用书,书籍的选择偏文学艺术和生活百科,从这些方面来说,千翻与作书店是一家独特的书店,更是一家有个性的书店。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来逛书店的人,基本都是爱读书的人,他们来书店,无非是体验一种久违的阅读氛围,为了买书而来书店的人很少。因此,一个书店是否受欢迎,还在于书店能否营造一种适合阅读的氛围。在千翻与作书店,我找到了那种久违的感觉。充满层次感和空间感的设计,再加上书籍的选择上偏重文学艺术类,都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我在书店呆了几个小时,发现许多人,或做在椅子上,或蹲在木质地面上,或斜靠在书架上,手里捧着一本书,都在安安静静的阅读,我想要刷刷手机,都觉得不好意思。几小时的时间,我看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绘本,还读了杨绛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收获颇多。千翻与作书店,“竭尽一份力,为阅读而回归,”这个城市有你,是这个城市的幸运!
千翻与作,一家最美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