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高三孩子如何拥有“10环注意力”?父母看完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1人  春上村边树

家教随笔

有一位家长短消息给我:“我的孩子高三了,期中测试不理想,我们和他一起反思,觉得是他的时间管理有问题,无形中浪费了很多时间,这个当然也怪我们,没有在小时候给他培养好这个快速的习惯,凡事拖拉,比别人慢半拍。老师也反映这个问题,希望我们提醒孩子,可我们除了见面让他快点,叮嘱几句之外,也没啥好办法,读了您的几篇专栏文字,觉得非常有收获,我们也订阅了,您能抽空和我们聊聊如何让孩子管理好时间么,就是让他自己安排时间的时候该怎么办?”

谢谢这位家长的信任,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以后或许会成为一个定例,就是家长朋友迫切需要解决的困惑提出来,我这里用自己的方式聊一聊,也不一定对,提供一个思路给您参考,其他读者朋友可以在专栏文字后面留言分享,互相启发。

下面聊聊如何与孩子交流时间管理,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难题,谁解决的稍微好一点就会在原先的群体中脱颖而出,做出卓越的成绩来。

我们经常讲上帝最公平的就是给与每个人一天24小时,无论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愚蠢还是聪颖,客观上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平等的,那么,造成差距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天赋,资源等客观因素之外,如果在这些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例如同一所学校,同一层次班级,依然会有差异很大的孩子),更关键的是在于时间的利用率。

而提问家长的担忧也恰恰在于自己孩子的时间利用率不高:拖拉,迟缓是最显著的特征。

怎么形象的解释这个事呢?我这里借用射击靶子做比喻吧。

在你的面前,有一个靶子,上面画着一个个环环相扣的同心圆,从外到内,依次是外围的1环、2环……到最核心是10环。

那么,靶子的最外缘(1环),就是一个“边界”。如果射击点在边界之内,叫做“上靶”;如果射击点在边界之外,通俗地说就是“没打中”,射击术语叫做“脱靶”。

而靶子最中间的部分,10环的位置,会涂上实心的红颜色。这就是射击者的最高得分区域,也是我们需要着力瞄准的地方。

哪怕是一个受过训练的人,想要每次都正中最高得分区域,也是很困难的。外界的一点点干扰 —— 像光线、声音、空气流动,或是肌肉的疲劳,一刹那的分心,都会造成极其微小的偏差,导致偏离靶心。

其实,我们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一样的。

在这个例子中,靶子的边缘,就是我们的“心理边界”

边界之外,是“外部世界”。我们每天都在跟它打交道,各种各样的外在的信息、资讯、噪音、甚至街谈巷议、地摊叫卖声……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袭来,不断地冲击着这个边界。

边界之内,是“内部世界”。在这里它倒不一定指内心世界,而是那些被纳入我们思考、处理、应对的正当事务,或者说是高三孩子每天所执行的学习活动。

而8-10环的区域,则是我们的“核心价值”区域—— 它代表了那些最重要、能体现我们独一无二价值的事情,也是最有区分度的区域。

1-8环之间的区域,则叫做“支撑”区域。它指的是那些有一定帮助,但并非核心的事情。比如:正常的就餐、休息、社团活动、人际交往等等。

如果我们的注意力就是“准星”,那么,在一天之中,你能否让准星保持在最中间的区域?还是让它自己游走,徘徊在“支撑”的部分,甚至脱靶?

也许你会发现,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总有无休无止的事情会打扰到孩子:同桌的转笔,前面孩子穿的一件鲜亮颜色的衣服、窗外喧闹的操场活动,以及许多难以回避的班级事务工作,各种学校规章制度,我儿子在高中担任过生活委员,琐碎杂事很多,钱款收支也很繁多……

即使没有什么班级管理任务,包括孩子独坐时的分心:烦闷,无聊,走神,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不觉之中打开的一个又一个信息窗口,时间就在这样的走神里面,悄悄溜走了。

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或者父母要叮嘱的一句话“你要集中注意力!”

什么叫“集中注意力”?

就是能够摒弃和无视外部世界的种种干扰,把自己的注意力(准星),最大限度地集中在核心价值上(10环处),这里我生造一个词叫“10环注意力”。

孩子如果做到这一点,需要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1)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可以让孩子清晰地勾勒出自己的“核心价值”。

2)具备控制时间的意识。要有跟“外部世界”和“支撑”区域争夺时间的观念,把时间挤出来,聚焦在最重要的东西上,而不是任由它们占据和耗用。

例如此时此刻我的核心价值就是写完这篇专栏文字,这一个月的每天核心价值之一也是这个目标,除此之外,都只是为了达成核心价值,所不得不去做的“必要支撑”,例如去图书馆借书或者参加活动听取其他父母的意见等等,我始终把核心价值放在首位。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觉察”和“聚焦”。

我们当然无法拥有绝对意义上的“注意力集中”,但实质上,它是一个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 觉察到哪些时间是无价值的,哪些信息是不重要的,然后,尽力去压缩它们,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和信息上面,对于高三的孩子来说,最核心的10环价值区域就是复习迎考,做好每个阶段的查漏补缺工作,并且形成周密的计划。

而不是给自己找一个个心安理得的借口,让自己沉浸在枯燥被动学习之后的疲劳中。

那么,接下来要思考的是,有什么办法,能够帮我们理清楚自己的状态,尽可能地接近“10环注意力”呢?

这里通过三种图表,来帮孩子有效的实施“10环注意力”。

1. 觉察:你的时间有多高的质量?

不论要作出什么改变,第一步永远都是“觉察”—— 只有明确了解自己的状况,才能对症下药,把问题解决掉。这个工作最好自己来做,如果高三孩子时间紧张,也可以父母辅助完成,花一段时间做好数据积累,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

不妨来记录孩子一天的时间耗用质量,看看有多少时间是被虚耗,有多少时间得到高质量的使用。

具体如何操作呢?

1)打开Excel,绘制每一天的时间轴。

时间轴从起床到入睡,大概20-22个小时,颗粒度按自己的喜好即可,建议细分到半小时。

2)每一天,定期设置几个“休息节点”,记录自己上一个时间段的时间耗用。

我儿子依然保持这个习惯,现在大学里通常从上午8点开始学习,那么就会设置三个节点,一个是午餐后,记录整个上午的经历,精确到每个时间段;一个在傍晚6点左右,记录中午到傍晚做过的事情;最后一个在深夜12点入睡前,记录晚上每一个时间段做的事情。

甚至,如果你想记录得更细致些,不妨多加几个节点,每隔1-2个小时记录一次也可以,越细致,分析得越充分。

3)记录时,无需记下做了什么,只需给每一段时间按照质量和产出打分。

具体可以按照这个标准:

专注于“核心价值”打2分;

专注于“支撑”打1分;

放空、休息和必备的思考不得分;

如果是浪费时间,没有创造应有的产出,打-1分。

详细讲讲最后一种情况。什么时候要打-1分呢?通常包括这几种:

不加自制的娱乐;沉溺于信息刺激却无所得;无需休息却偷懒不完成学习任务;或是状态不好、分心走神,把该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拖延,这些都是负面得分。

举一个例子解释一下:本来想问同学一个问题,查一个信息(这是指向核心价值的),结果因为这个问题的一个词不自觉地联系上最近的一个电影,又聊到这部电影改编自哪部小说,结果发现这部小说的作者最近在闹什么绯闻,等同学双方回过神来已经过了10分钟课间休息过去了,而最初的核心问题还没有结果 —— 这就要严肃打一个负分。

你就会得到这么一张图表,它记录了你这一整天的时间“质量”品质。

另外,具体的打分规则,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但原则就是这么几个:越重要的事情,得分越高;浪费机会成本,亦即本该有产出却没有,扣分。

这就是你现阶段每天的精力耗用情况。

2. 分析:精力曲线图

在坚持记录“时间质量图”的基础上,下一步,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10环注意力”状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如果用项目管理的思维来讲,第一步就是记录自己每天做的“任务”,第二步就是思考,每一天有多少可用的“资源”?

随后,我们才能判断:我们对资源的分配和处理,是否足够合理?有没有可以优化的空间?

那么,如何做好精力的记录呢?听起来很深奥,其实做起来也很简单:

1)在第一步“时间质量图”的右方,对应添加一列,写上“精力指数”。

2)在每天的休息节点,除了记录下时间质量之外,再给自己每一个时间段的精力状况标数据。

具体来说,可以参考这个标准:

正常状态打0分;

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视情况打1-2分;

心情低落、精神不振、思维转动凝滞,打-1分。

这一步要注意两点:

1)务必诚实,不要敷衍应付。

记录和思考是对孩子负责,是为了更了解孩子,能有的放矢地安排时间,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随意填写,那就毫无意义了。

2)注意和第一步分开。

第一步的「时间质量」,只看产出和进度,如果没有产出,就打0或-1。

而这一步需要扣问内心,如实记录下孩子的状态,包括情绪、注意力、认知资源,等等,做一个整体的打分。

做完后,你就会得到这么一个序列:

和上面一张区别在,多了最右边一列,精力指数

下一步怎么做?相信不用我说,你一定也想到了:选中“分数”和“精力指数”两栏,插入折线图。

通过这张图,我们怎么去分析?

显而易见,最理想的情况是什么?就是让两条折线尽可能地重合。

简而言之:在状态最好的时候,集中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把其他次要、不重要的事情,去填充碎片时间,或状态一般的时间段。

这就是父母或者孩子自己通过记录和分析,调整每一天的学习状态模式,达到所要追求的目标。

在充分重合的基础上,如果能让蓝线整体越出红线,那就是更好的情况 —— 它意味着更高的产出和更有效的时间利用。

但也不要过度追求效率,以免让自己超负荷工作。

另一方面,通过对自己每一天“精力曲线”的记录,会慢慢地找到孩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孩子在一天中的哪些时间段,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

尽量控制好自己的学习任务,符合精力曲线。

这就是“10环注意力”实现的可能路径。

3. 控制:究竟哪些因素干扰我们的注意力?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种种令你分心的干扰。

我们可以把这些干扰因素,通过两个维度,划分成四类。

哪两个维度呢?一个是“内部”和“外部”,它们表示干扰因素的来源;另一个是“刚性”和“软性”,表示个体能对这些因素施加的影响。

越“刚性”的因素,也就是一些客观因素,就越难以忽略:你必须拨出时间精力去处理它,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具体来说,可以分成这四类:

要想实现10环注意力,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干扰因素呢?

内部 - 刚性:

主要两个思路。一方面,通过运动和作息,增加精力上限。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休息,达到快速恢复精力的目的。高三孩子注意夜晚睡眠和白天的午睡质量是十分关键的,我儿子当年在高中一般到点就会休息,无论多少作业都是如此。

外部 - 刚性:

这一块是最麻烦的,通常有这么几种思路:

1)二八定律:不那么重要的事情,做就可以了,尽可能节省时间和精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

2)做好分解规划:事先把学习任务做细致的规划,定期主动提交反馈、反映进度,自己掌握主动权,这样可以避免被外界打乱节奏;

3)利用碎片时间:灵活分配时间,把它们填充进碎片时间和低状态时间。

内部 - 软性:

这一块主要从心智出发,去接纳和和解。并通过一些小技巧,比如游戏化、焦点等方式,来集中注意力。

外部 - 软性:

这一块需要扣紧“觉察”—— 让自己明确“边界意识”,尽量减少不必要、无产出的时间耗用。

好了,今天主要聊了如何培养孩子的“10环注意力”,这也是我在儿子成长过程中使用过的方法,效果很好,即使孩子已经高三了,他只要读到这篇文字,理性的思考一下也会发现其中的价值,你可以把这篇文字转给孩子自己阅读,他会很感谢你的分享,让他在最需要的时候有一个及时有效的帮助。

关于10环注意力的时间管理问题,您有什么观点和建议,欢迎留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