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庆猪年 从舞台走进学校
(北欧时报 丹麦通讯员 丹麦华人总会会长 俞 露 报道,林燕标、叶双雅、俞露 摄影)2019年2月3日,丹麦侨学界“欢乐春节”虽然已拉上了帷幕,但丹麦华人艺术团的舞蹈“荊妹戏水”依然成了团里的热议话题,舞蹈清新活泼,描写了一群荊妹在水中嬉戏打闹的欢快场面,让人咀嚼回味。
我们 刚走下舞台,就接到了一个新的任务,要在2月5日(中国新年的第一天)为位于哥本哈根市区的一所Rysensteen Gymnasim上一堂中国文化课,在团长磨红玲的带领下,经过一番策划,决定与那些在丹麦长大的孩子们介绍中国扇子、中国舞蹈和中国饺子。
2月3日中午时分,丹麦学校的中文老师Josefine HjejleLene 和Walther-Larsen,丹麦华人总会主席林燕标、艺术团团长磨红玲、艺术团的副团长柯本佑、季慧丽,文化会会长俞露、妇女会首席副会长石柒娇、艺术团生活委员俞雷、艺术团公关叶双雅等八人全到达了现场。
正式开始上课,近百名学生坐在大厅里,总会主席林燕标分别介绍了前来传授中国文化的老师们有民族舞老师季慧丽、叶双雅,太极扇老师磨红玲,包饺子老师石柒娇、俞露、俞雷、柯本佑。学生分三组开始上课。
首先我们来到了扇子班,穿着中国式旗袍的叶双雅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扇子的由来,中国扇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隨手猎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这便是扇子的初源,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接下来由副团长兼舞队队长的季慧丽为大家表演了一段古典扇舞“彩云追月”,她翩翩起舞,轻盈柔美;磨红玲团长表演的功夫扇却是刚劲有力,虎虎生威。他们的表演博得了一阵阵的掌声。接下来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跳起了民族舞,打起了功夫扇。
我们又隨着学生来到了包饺子课堂。老师们在课堂上放着包饺子用的原材料:肉米、大白菜、香菇、大葱、面粉等基本材料。首先由林燕标主席介绍了水饺,饺子是一种源自中国以面皮包馅的食物,由于形如元宝,象征着吉利和富有,成了农历新年的重要食品。石柒娇和俞雷当场演示了揉面、擀面和包饺子的全过程。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学生们亲自动手包起了饺子,一只只具有创意的饺子在学生手里诞生了,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一片叶,有的像一座山⋯⋯形状各异。接下来拿到㕑房去煮,一只只学生们亲自包的饺子浮出了水面。大家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沾着醋,吃起来有滋有味,颇有成就感。同时大家也体验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三小时的活动虽然结束,但通过三小时学习,中国文化已留在孩子们的心里,有些学生说回家要包饺子给爸妈吃,他们肯定喜欢;有些学生走起了刚学会的圆场步,一扭一扭的十分搞笑;还有的摆起了太极扇架式,有模有样。
丹麦华人艺术团带着中国文化从舞台走向学校,还将走向老人院⋯⋯这就是我们的宗旨。
(编辑:吴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