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p229---234
多年的观察得出如下结论:少年的脑的“情绪区域”不能长期的处于兴奋状态,否则兴趣就会消失,疲劳和漠不关心的态度就会来临。一切鲜明的、非同寻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来看都是很诱人的,但是如果教师不善于运用,将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必须十分谨慎的对待激发脑的“情绪区域”的问题。首先要以掌握具体的东西跟抽象东西的适当比例来激发“情绪区域”。在普通的一点也不显眼的事物中,隐含着重要的有世界观意义的真理,应当用这一点来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平凡的、普通的事务、现象,在其中发现规律。】我们在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后,就没有必要一直去刺激脑的“情绪区域”了。【让学生的大脑总是处在兴奋阶段,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会造成他接下来学习的疲惫。】
讲课当中过分的追求激动人心的、鲜明的形象的东西,会使少年过度兴奋。教师高昂的声音,会激发学生更加的兴奋。当大脑两半球皮层进入某种麻木状态,学生什么也没有听见。这样一节课一节课的下去,少年就处于如此高度兴奋的状态中,他们可能会对老师做出无礼的表现,回到家时会感到郁闷,激怒和头疼。
实践证明,当课堂上所讲的教材里,既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又包含一定“份额”的新的东西时,才能换取建立在思维的本质上面的稳定的兴趣。揭示出已知的东西跟新的东西之间的内部的深刻联系,——这是激发兴趣的奥秘之一。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的肯定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我们不允许“反复咀嚼”已经熟知的东西,以免引起少年对知识的冷淡和轻蔑的态度。少林希望自己是思考家,而不是在线支持的机械仪器。
关于知识的运用问题。学生已经掌握了那些东西,应当成为建立新的联系的内部刺激物和推动力。这就要求经常的把知识加以运用。知识的运用应该称为一种脑力劳动的方式,成为讲授新教材的本源,我们力求使讲课变成一种对事实和现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在自己意识的深处找到那一部分已知的东西,把它作为理解新知识的工具。
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独立的去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相互关系、现象和事件。这也就是实践中所说的巩固的实质。如果把全部的精力长期的用在记诵上,就会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变得迟钝。学生的精力用在深入思考上,这正好是进行不随意识记。
我们不允许死记硬背,而是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实际方法,教给他们怎样对所听讲和所阅读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在讲课以前就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要理解教材的逻辑组成部分,抓重点内容进行识记。少年们逐步过渡到完成极其复杂的作业:一边听讲,一边把教材的重要的逻辑部分及其顺序记录下来。
课堂课堂上给学生时间,让其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一边听讲,一边记忆重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