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被需要
在人与人交往的不同场景中,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并交替进行着。它们彼此掺杂,叠加,进而融合,作为互补存在于人类内心纷繁世界的概念里,恰似我们的左手与右手,相辅相成,配合的天衣无缝。从某种方面解释,正是得益于它们的调控,社会才得以进步,人际关系才得以和谐。
这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被糅和于人类自身,深植你我的意念。正是它们这种交互存在,才让你我在前进的航程中可以随意切换,人生才变得更有意义。所谓的善良,同情,理解,正是基于我们对他人所处环境的感同身受来触发情感,继而唤醒行动。换句话说,他们所处的世界与处境需要我们用同理心去对待,而我们也在这种被需要的环境中得到自我道德价值的最大体现,精神世界也得到幸福的充盈感。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两种存在形式。道德是调节成人世界情感的基石,好比泥泞中行步,举步维艰之人需要我们的搀扶,投桃送李,我们也从他们友善的眼光中得到内心的满足。其实这种被需要的心理,有时在等待一个时机,被点燃,然后触发,在收到周围的一片赞扬,或感恩回馈之后,自我价值得到最大化提升,自身的存在感属性迅速增强。抛开表面,回归本质,这也是一种自我利益的最大输出,无论得到的反响是来自于物质还是精神层面,其实都接近于人类的本能。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也是社会规范最重要的补充。法律的被需要,从某一方面讲,是道德约束失败之后,需要有一个既定的秩序来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不受破坏,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不再赘述。
人类的社会行动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到这种相互交叉的关系的作用与影响。它们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调解,弥补,增强人际关系的作用。孩子需要大人的看护,初为父母的我们在这种被需要的关系链中,人生得到了升华,旧有的世界打开了新的篇章。徒弟需要师傅的传道,授业,而为人师表者在这种被需要的关系中,生命得到了延续,精神得到了传承。
承欢膝下,对老人来说是巨大的欣慰,他们在晚年的生活之中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时代在进步,他们也怕被社会抛弃,被子女嫌弃,也想在人生的晚年发光发热。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也想把走过的路,看过的景,有过的体悟在适当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后代诉说,只要他们还在被需要,他们就觉得有存在的意义,人生也就会多一点期盼与满足。
中年人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既要养育祖国的下一代,又要赡养曾经养育他们的父母。作为家中的中流砥柱,他们把子女或者老人对他们的需要,当作一种责任与义务。反过来讲,处在这种被需要的家庭角色中,他们更把它看作一种使命,以此来激励自我成长。
孩子,作为人生中最年幼的阶段,承载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梦想与寄托,他们需要长辈细心的照料与呵护。于他们而言,似乎缺少被需要的心理诉求,其实不然,虽然年少,但他们的被需要有助于提升自信心,使之焕发青春活力,增添家庭和睦。
生而为人,我们彼此胜任自己所处的角色。需要与被需要处在人们所夹带的情感里,随时都在人类的意识里或有意或无意地上演,它们彼此浸染对方的土地,逐步拥抱,相得益彰,共同向前推动着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