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借书
周末去图书馆,看到前台放着一张通知,是关于图书借阅最新规定,不再限定每个身份证办卡数量,按需借阅,实行积分管理, 鼓励阅读,借阅越多,积分越多,年终评定统计,借阅最多的给予奖励。
看着这条通知,心底暖呼呼的。
家里孩子睡前, 不论中午还是晚上,没有故事是决无法入眠的,姐弟俩对书籍如饥似渴的,按以前限定的每个人一次的借书量是远远不够的。之前为了多借书,我是把家里爸爸爷爷奶奶的身份证都用上了。因为图书馆里书籍储备量大,精挑细选后,抱着一堆书从管理员面前经过都会忍不住低头不好意思,生怕借多了不好意思,现在可以理直气壮了,借书光荣。
因为一楼阅览自习室有二宝点名要的书,离开一楼少儿区又携二宝到一楼自习室。顾名思义,这里主要是为附近院校学子和需要自习查阅资料服务。
进门时,保安同志看到我带着小孩怕小孩在自习室里吵闹打里面自习的学生,上前阻止我们进去,跟他说明借完书就走孩子不会吵闹的,才放我们进去。
自习室里,几乎每一张桌子都被占满了,大多是学生。每张桌子上都摊开一本本书,或沉思或埋头奋笔疾书。我拉着小宝,不约而同的互相比了个嘘🤫的手续,便不由自主的垫着脚尖,放慢脚步,在书架前搜寻要找的书,应有尽有,我们满载而归。
肩背手提,有点吃力,但是心里满意极了。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最初出自《罗马假日》,原文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and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意在说明读者可以经由旅行或是读书拓展现实的有限世界,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在探讨“读书与旅行”时也说,读书是一个人踏上的旅程,借书穿越时空旅行,当你开始旅行,你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通过那些平平仄仄的风景,阅读到自己的从前、现在和未来。
最近,姐弟俩一起追《毛泽东传记》,忆往日峥嵘岁月,知道现世安稳来之不易。内外交加,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豪迈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也渐渐取代了小儿心中的英雄奥特曼。读《海蒂》,通过生动的文字,栩栩如生的插图,姐弟俩仿佛亲临了艾尔姆山,与自小失去双亲与爷爷一同生活在那片世外之境的小海蒂,放牧山野,恣意欢笑奔跑,聆听山风摇曳松树的如交响乐之声。在会心笑容中,感染海蒂的乐观,纯真,把爱与美传递。
和妈妈合作朗读《苦儿流浪记》,揪心心疼之余,感受生生不息的倔强和爱,仿佛翻越一座座山,感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潜移默化,书籍慢慢把我想给予孩子的传达。
三毛曾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读书,是给孩子最好的宠爱。我们思维局限,心思未能理解之处,无法解答的,书里都有。我想天文地理,我能找到的,统统捧到你们面前,与你们一起去看,去发现,去感受丰富无与伦比的精神盛宴。
看着眼前一摞书,跟小儿愉快的调侃:“你们这个月的精神食粮有着落啦!我是搬运工!虽然有点小累,但很开心哈”
这个城市除了提供我们生活物质所需,管理者为我们营造了很好的物理环境同时,还在不断的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满足大家精神需求。而此刻,图书馆的这一新规,令我感动之余,也越来越爱这个城市了。
回家,一路上,车窗外有海,渔船,穿梭的车流,城市陆续点亮的万家灯火,还有,
后备箱里,思想的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