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学习报告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40人  赫宁

    今天在澳门旅游,晚上儿子睡觉时写《论语》读后感,学习报告;刑局就是好;玩,学,写都不误;玩-带二宝在澳门游玩;学-听论语写学习报告;写-007写作群每月逢7上交写作文章;附上酒店的美图;【癸酉日】的心情很不错

《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学习报告

3.20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要有很深邃的感觉,乐而不淫,感情要有很多层次,做事情要适度,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不过度。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如果去说哀公做不到的话,也是没什么意思啦;

每个地要种适合栽种的树木;话对对方有好处,而且对方能接受才说,话再对,如果对方不接受,说再多都没有用。不要只满足自己说的需求;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真是个器度狭隘的人!”

管仲之器小哉,不是小气的意思,管仲专权50年,五霸之首;他只是成就了一个齐桓公霸主;管仲死后齐国就垮了;孔子很希望自己得到这样的平台,可惜管仲得到这么好的平台,没有好好发挥;没有作出传的久远的事情。在礼的部分,他采用了君王的迎接知道,明显僭越,违背了礼。所以是成就是小哉,没有大成就;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当时的乐还是挺美妙的,可惜已经失传了。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封人说:任何一个经过这里的人,我都会见一下,木铎(走路会响,天子来了)你们怕丢了什么吗?宣誓天下道理的人;

仪封人还是很高明的;跟着老师去做就可以啦;越是好的东西,越需要沉得住气,努力做,长久坚持,才会有好的结果。孔子做的事就是木铎;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其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极其完善”;在讲到《武》乐舞时说,“其艺术形式达到了极点,但是内容却未能达到完善”。

舜靠能力尽善尽美,得到天下的;武王伐纣得到的天下;风格不一样,表现出来的音乐也不一样,关键在于统治者的教化。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行礼要有虔诚之心;要有精神,外表华丽没有用;修身修心里精神层面的,写文章要有感情!夫妻之间要有爱情!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住在仁德的地方;住在哪里就受到哪里影响!孟母三迁故事!

孔子说:“与有仁义的人住在一起是非常美好的,如果你选择与不仁义的人同住,怎么能说明你是明智的呢?”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会长久处于穷困之中,也不会长久处于安乐之中。仁德之人安于仁道,明智之人善于利用仁道。

问题一:如果“成事不说,遂事不谏”,对于楚庄王,是不是不应该进谏?

每个地要种适合栽种的树木;话对对方有好处,而且对方能接受才说,话再对,如果对方不接受,说再多都没有用。不要只满足自己说的需求;我身边就有个朋友喜欢一直说一直说,别人也插不上话,感觉就是满足自己抒发的需求,一直在让身边的好朋友看她微信孩子的照片表演等等,耽误大家时间;我之前一直想和她说建议她说重点,现在想想不说了。

与人沟通要因人而异:要看不同的角度:3个角度(1.对方相信自己;2.当然-对方有帮助的角度;3.对方能否做到的角度)我认为第3个角度更重要。

问题二:关于“管仲之器小哉”那一章,前面在说,管仲小器,是不是小气,怎么后面变成了讨论“礼”了呢?

管仲之器小哉,不是小气的意思,管仲专权50年,五霸之首;他只是成就了一个齐桓公霸主;管仲死后齐国就垮了;孔子很希望自己得到这样的平台,可惜管仲得到这么好的平台,没有好好发挥;没有作出传的久远的事情。在礼的部分,他采用了君王的迎接知道,明显僭越,违背了礼。所以是成就是小哉,没有大成就;

问题三:根据“居上不宽”章来看,若是作为先生,或是妻子,若是未做到什么,就“何以观之哉”?

行礼要有虔诚之心;要有内在的精神,外表华丽是没有用;修身修心里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写文章要有感情!夫妻之间要有爱情!引申到现在就是我们要经常多学习智慧的东西,学经典来武装自己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BTW,今天在下面八佰伴这里走了3.8公里;买了些孩子用的吃的;晚上回来写论语学习报告!

《八佾第三》《里仁第四》学习报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