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医院培训后促使看的书2017-11-25
今天医院组织培训,题目是叫做哲学思维入门。我觉得最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激起了我对于哲学的兴趣,于是竟然翻开了一本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碰的书----西方哲学史。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素,20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坚定地认为哲学是为了探索真理,而不是进行道德判断方面的思考。
书里的核心内容
哲学史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哲学经历古希腊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哲学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和鲜明的特征。
西方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古希腊哲学、天主教哲学以及近代哲学。
在哲学诞生以前,物质条件比较丰厚,人们有了多余的闲暇去思考生活以外的事情,其次是文化条件的优越,首创了几何学等数学学科,而且还很善于学习,借鉴来自古希腊、巴比伦、腓尼基的文字与科学,因此,古希腊人很早就有了比较发达的思辨能力;同时由于政治条件的开明,使古希腊的公民思考问题的着眼点往往放在一些比较大的问题上,这种思考方式能够直接刺激哲学的形成。
1. 古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在科学和神学的相互攻击下产生的,古希腊哲学的一端倾向于科学,代表着理性、审慎还有严谨,对获取知识感兴趣。而它的另一端倾向于神学,代表着热情、宗教和神秘,对神秘体验和想象感兴趣。从此以后,希腊哲学就一直在热情的、神秘的神学和理性的、审慎的科学之间不断探索、不断妥协、不断突破,最终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体系。
这个时代哲学家的研究,基本都是在科学探究世界的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神秘想象。这种把精致的公理推论和神秘宗教结合的方式在整个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案例】
比如毕达哥拉斯,这位哲学家提出了“万物皆数”的哲学思想,并且做出了勾股定理的伟大发现;但同时他又建立了一个自己的宗教,相信灵魂是会轮回的,制订了一些诸如不能吃豆子、不要掰开面包但也不能吃整个面包的教条。
2. 中世纪时期,哲学逐渐成为了神学的婢女继续存在下去
中世纪,基督教不断壮大,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宗教大帝国。于是,宗教的信仰占据了绝对优势,完全凌驾于哲学之上。这个时候,不能为信仰辩护的哲学思想被基督教选择性遗忘,能被用来解释教义的哲学思想得以保留。
这个时期的哲学家,是用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来解释、包装信仰,用一堆“歪理”来论证教义。这些为了包装信仰而产生的“歪理”,我们称之为经院哲学。这些讲“歪理”的教徒,被称为经院哲学家。
【案例】
如何论证君主是神圣的?经院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做出了如下论证:
大前提:自然界只有一个权力;
小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
结论:君主是神圣的。
以上证明,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命题无法逻辑求证,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单薄,很难得出最后的结论。但是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这是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得出的结果,因此是理性推演的真理。
3. 近代哲学朝着两个不同方向发展
伴随着基督教统治的衰落和人文精神的兴起,近代哲学在科学发展和浪漫主义的影响下,朝着两个不同方向不断发展。
(1)理性的发展方向:科学的典型研究方法是归纳和演绎。在归纳法的刺激下,产生了经验主义学派,他们认为认识起源于感觉而不需要逻辑推理。在演绎法的刺激下,产生了理性主义学派,他们认为认识起源于逻辑推理而不需要经验。最终,这两派哲学不断相互攻击、调和,最终流向了三位集大成的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
(2)反对理性的发展方向:在浪漫主义的洗礼下,这一派的哲学家彻底否定了理性真理,其哲学思想从追求回到自然,追求人人平等,逐渐发展到追求每个人的独立解;从强调追求自我;最终发展到要求超越自我。
在此感谢王主任对董老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参加董老师有关哲学入门的这次培训,同时还特别感谢董胜利老师,是他下午的讲课让我对哲学有了兴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而它是否会对我的生活有所影响,我正在一旁期待它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