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了新突破
前段时间梳理了一下自己看书中存在的问题。经过梳理,觉得自己对文化类的书籍比对文学类的书籍更感兴趣。不分书籍类型总是保持一种节奏,导致读书非常慢,于是接纳自己的慢,面对自己的慢,从自己喜欢的类型入手。
在读雪漠作品时,大善文化总是给人以启迪和智慧的滋养。大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包括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史诗等等。这样读者就多了很多选择的余地,都是智慧之水,只是用不同的杯子来装,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之前我对小说很难产生想要阅读的兴趣。因为我看小说会特别慢,其实看其它的书也同样,一本小说在我手里,可以拿两三个月才能看完。看小说时总是有一搭没一搭,总也没有一个吸引我一气读完的欲望和冲动。这种慢节奏曾让我无可奈何。
今天再读《西夏的苍狼》,有了与之前不同的阅读体验,一口气读了两个小时还意犹未尽。书中很多读漏的内容,在之前似乎从来没有读到过。也难怪,我的读书似乎成了这样一种规律:第一遍总是走马观花了解一下梗概;第二遍驻足慢读明白来龙去脉;第三遍细读文字及背后的话语。
读好书也是需要门槛的。记得几年前刚拿到《老子的心事》第一册,总也无法静下心来深入的读。即便勉强跟着读了,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书中所云。读书、读好书,要从读经典开始,先登山顶,再窥万象。读经典是一个爬山的过程,这期间艰辛和漫长,在没有到达山顶之前,山间的蜿蜒曲折和攀爬必不可少,否则就只能在山脚下打转。有时也需要时机,一旦时机成熟,自然会直达山顶。
今天读书过程中的这份收获,即让我意外又感到欣喜。小说对我来说是很难啃的骨头,现在居然也啃得津津有味,这无疑是对自己的一次突破。当我思考梳理读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和接纳时它,问题竟然也不攻自破。
希望通过反复的阅读,能够从中品出更多的意味和深意。看书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他的阅读史,更是他的思想成长史。通过所看的书籍也能够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境界。正如我们说看一个人,只需要看他身边的朋友,身边的圈子就是他的层次和境界。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做个有心人,带着觉知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