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品的一点想法记录

2018-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黑色_海洋

用户是真实的人,而不是虚构的人物。

在设计找中每一个步骤,都应该具体而仔细,不应只有大面的概括。

就像生活一样,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必不可少。

例如:要从家到地铁站。你不能直接就到了地铁站,你是一步一步的到地铁站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至少要做几步:

1、  洗漱。出门之前必须要洗漱打扮(女生)一下,这是正常步骤。

2、  换衣。在家一般穿的都很随意,比如睡衣。出门就的换衣服。

3、  准备东西。手机、钱包、钥匙不能忘,出门办事需要带的东西少不了。

4、  出门。检查家里电器是否断电、窗户是否关好等等。然后出门锁门。

5、  路上。是走过去、还是开车、打车、骑自行车等方式。选择路径,是走小路还是走大路。

6、  到站。

可以看出,简单的出门到地铁站这个动作,其实包含很多事情。

设计产品的时候,其实也是这样,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经历了很多不同的过程才能完成,这样用户才有真实感。

比如购物。你一般要经历筛选、确认购买、填收货地址、结账、等待收货、确认收货、评论等步骤。你不能跳过某个或几个步骤,只能在每个步骤中做到极简。比如,不用每次都填写收货地址,可以保留上次的收货地址,比如结账时可以一键支付或者选择货到付款等等。

在所有步骤中,并不是只能按流程才能完成,中间可以退出或重选。比如:你去地铁的路上突然想起没带手机,这时你可直接掉头回家。

在购物中也一样,当你结算时,发现这个东西不想要了,或者少选一样东西,这是你可以取消支付或者重新选择。

在设计产品时,你可以参考生活中类型的场景,想想大家完成这件事的流程步骤,然后按照这个流程来设计产品,同时在每一步中做到最简。

同时你也需让用户知道,一共有几个步骤,当前处于什么状态,下一步我该去哪,当然还需要有撤回重来的机会。

don't me think的意思是,不让用户去思考该怎么做,你需要按照用户的固定思维框架去设计产品流程,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那怕这样会增加更多的步骤。

人类一般逻辑思维方式是:先给一个结论,然后分步骤去完成,步骤不能太多,一般3到5步。

梳理一下DSP广告订单的流程:

1、  上传素材

2、  选择广告位

3、  设定策略

4、  广告投放

5、  查看投放结果

互联网产品是一种工具。能为特定人在特定情况下解决一种特定的问题。

因此,产品的第一维度时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可用丰田5why发)、以及怎么去解决这个、需要解决到什么程度。回答完上面的问题后,就能确定产品的目标用户了。(5W2H分析法)

然后根据公司的战略、结合用户的需求;确认产品内容和范围;然后搭建产品结构,就是整体流程;然后确认框架,比如整体布局,导航等等;最后需要提升用户体验,如UI设计等等。

在这可以设计出最小产品模型(MVP),供用户使用,去检验产品的可行,收集用户反馈。在确认可行之后,然后推向用户使用。

这样你的产品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进行快速迭代,不断推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