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背后经常用的三个字

2023-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初意染

看到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已婚的女士说,她跟她老公结婚是朋友介绍相识的,26岁结婚,结婚7年,孩子5岁多,她年轻的时候是个恋爱脑,只看对方对她好不好,不看其他的,所以结了婚后一直过的不顺心……

受害者心态

看完之后可以感受到她的受害者心态,她总能为自己找到一些理由。她的故事中也看到了自己曾经有过这样经历的影子,遇到什么困难,总是退出的第一个是自己,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别人。

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

1:年纪大了,还没有结婚,被催婚,为了结婚而结婚,最后生活过得不幸福,不开心,把责任推给父母。

2:生孩子是大事,说自己是意外怀孕。

3:工作是自己选的,不如意的时候抱怨公司,责怪老板。

这些理由的背后,都是自己在推卸责任,只有承认自己要负起责任,就不会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也就会为我们所有的选择而做出一些改变。

承认自己有需要

刷到一个交通普法短视频,却看到了生活在底层人的不易。

在《活着》这本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活着是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和辛苦,无聊和平庸;幸存,不过是旁人的评价罢了。

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我有需要。

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夫妻,情侣,家庭,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需要。只有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创造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变受害者为创造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往人生的下一个路口走去。

改变表达

当意识到问题所在的时候,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表达,语言是一种思维。

有很多时候,总是打着为了谁好的口号,不仅自己受伤,还让身边的人沉浸在内疚当中。与其打着为了谁好,不如先经营好自己,为自己好好的生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