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美句摘抄
好书像真爱,可能一见钟情,但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杳远理解和同情,却总需要悠悠岁月。
阅读基本上是一个人的行为,所以重度书痴大都是孤独和寂寞的。或者是有鉴于此,《网络与书》系列里就有了这本《一个人》,书中引用了黛丽莎的一句话,说的挺好:语言创造了“寂寞”这个词来表达一个人而感到的痛苦,“孤独”这个词来表达因一个人而感到的光荣。
从阅读的需求面来说,一本书的再读不仅仅只是可能,而是必要,你不能希冀自己一眼就洞穿它,而是你十五岁看,二十岁看,四十岁,五十岁看,它都会因着你的不同的询问、关注和困惑,开放给你不一样的东西,说真的,我努力回想,还想不出哪本我真心喜欢的书没有而且不需要再再重读的,也因此,从书籍取得的供给面来看,我们就应该聪明点,给书多一点时间,给我们自己多一点机会,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极多开创力十足且意义重大的书,我们当下的社会并没有那个能力,一眼就认得出来。
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身厮守的书,只需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
但是,书店还在那儿,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我从来不买没有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像买了一件没有试穿过的衣服,同样的下场吗?
有这一条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
再多的悲痛亦无济于事,虽然父亲生前从未拥有财富、权势,但他始终是一个快乐自得又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我们应该以拥有一位这样的亲人而深感欣慰。
全体人类就是一本书。当一个人死亡,这并非有一章被从书中撕去,而是被翻成一种更好的语言。
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也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消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不过,当他们看见我把书一箱一箱的往外扔时,却又露出一副“这怎么得了!”的表情。要是照着他们的做法:买了一本书,好——读过了,好——上架——,好——没事了,一辈子也不会再去碰它第二回,可是呢,“丢掉?万万舍不得呀!”为什么舍不得?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足惜!
原来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相较于既有的书籍世界,懂得是这么少,瞻望的视野这么窄,思维续航能力这么差,人心又是那么封闭懒怠,诸多持续折磨我们的难题,包括公领域和私领域的,不仅有人经历过,受苦过认真思考过,甚至还把经验和睿智细腻的解答好好的封存于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