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的稳定性压倒一切
第一次拿起反曲弓射箭,我跟绝大数初学者一样,急于证明自己可以射中靶心。一组箭有12支,第一组射下来,我就中了两个十环,得意得不得了,似乎忘了另有两支射在靶外面,一环都没有拿到。射第二组箭之前,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三个十环,结果只中了一个。我有点气急懊恼:怎么就退步了呢?
射箭馆的教练直摇头:“不要管你射了几环,重要的是稳定性。”
她告诉我,学习射箭的第一步,不是研究怎么把箭射出去,而是尽力把姿势做到位。比如,两只脚要一前一后站立,人的身子要侧着,腰板笔直,脖子也要挺得直直的,再是退弓、勾弦、靠位,都很有讲究,一个细节没到位,姿势就不标准。
我发现,射箭里最神奇的是“靠位”动作。当你用右手把弦拉开后,你会想应该拉到什么地步呢,肯定不是随意的,得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靠位。按照教练的指示,我需要把弦碰到自己的鼻尖,同时勾弦的右手应该搭在下巴下方,贴着,这样才是靠到位了。鼻尖和下巴就是靠位的参照点。
为什么要用脸上的部位作为参照点呢?我琢磨了一下,射箭是手与眼的协调,眼睛负责瞄准,手负责射出箭矢,但是手跟眼的位置关系是不固定,那么什么样的位置关系最稳定呢?就在我们的脸上。脸上的各个器官并不会移来移去,尤其眼睛跟鼻尖的位置关系是固定的。所以,当我把弦搭在鼻尖,且把右手搭在下巴的某个点时,也就意味着手与眼的相对位置保持了一致。
这就是为什么要用脸上的部位来定位,而不能用脖子以下的部位来定位的原因。因为脖子能自由转动,脖子以下的部位,比如锁骨的位置就无法作为参照点。
一个好的射手并不是以射中一两次十环为目标,而是以几乎每次都射中十环为目标。这两者有本质的差别。一定要射中靶心的执念以及强烈的胜负心都是射箭的障碍,因为这些想法是扰乱稳定性的杂念。如果射箭者的念头一直在起伏不定,那么他的身形和动作一定有所波动,稳定性也就无从谈起。
新人,小白,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稳定性是压倒一切的,运动员不光是需要在实战当中去训练,平时的训练,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在做标准动作,将一个动作不断的训练变成肌肉记忆,最后变成自己不自觉的标准性动作。
如果一开始就追求结果,反而无法开始,开始了,一直在努力,但是结果也只能凭运气而不是靠实力。
努力的把标准动作练好,确保自己的每一次挥舞,都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