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
【学海泛舟】
埃尔莎·凯德,美国十大科学教师之一。1994~1998年,凯德受聘为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研究员。1995年,凯德被美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评为全国十大科学教师。
长期以来,一波又一波的移民离开家乡来到美国。他们的孩子进入当地的学校,成为美国人。埃尔莎所在的第十八学校接纳了来自城市贫民区、背景各异的学生,她自己带的班级就有波多黎各裔、意大利裔、爱尔兰裔、非洲裔、阿拉伯裔、黎巴嫩裔、危地马拉裔以及土著民。很多学生的家庭很贫困。贫穷让孩子失去很多思维训练的机会,也让孩子们陷入一种自闭、自卑,抬不起头的精神困境中。但是,无论学生在上学时属于什么阶层,他们都会走向职场和社会。但学生一旦受制于贫穷的压力,他们在与父母的关系、与他人的相处以及自尊自信等方面,就会遇到很多问题。
埃尔莎说,我的一个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部分学生的生活被毒品、枪支、不安全的性、酒精和暴力所困扰,学校必须成为一个跟他们的生活完全不同的地方。埃尔莎坚信,他们既需要看到世界上的美,也需要看到自己身上的美;我们的年轻人需要知道自己是宝贵的,值得我们去关注;他们需要知道,我们正在为他们全力付出,而他们也应该尽力而为。
因此,埃尔莎认为,科学课堂应该成为他们摆脱生活的烦恼,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的地方。所有学生都应该获得严密的思维训练和思想交流的机会。我希望我的学生把在我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他们的生活之中。他们应该利用这些知识来指导自己明智而负责任地为人处世。我希望我的孩子无论将来什么职业,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都能头脑敏锐,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我希望他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我还希望他们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影响和帮助他人。
凯德还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贫困学生和情感障碍学生的教育中。她撰写了如何把经受严重情感波动的学生,以及行为失调学生纳入普通科学课堂的研究论文。凯德还跟其他特殊教育教师合作,让他们的残疾学生加入到自己的课堂里来,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教育。凯德认为,所有孩子都应该上需要他们自己动手的科学课,这样的课可以照顾到他们各不相同的学习风格。
在课堂纪律方面,凯德认为最重要的是意识到,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值得关注。“我努力与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建立起积极的互动关系,当然,与部分学生的互动会比其他学生更成功些。为了让学生具备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态度和行为,我在课堂上努力增加积极互动,避免或忽略负面的互动。”凯德说。
她还很注重在课堂上让学生从内心获得一种安全感,而不是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的焦虑、抑郁。在她的课堂上,一旦有学生做得很棒,她就会把全班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学生的身上。无论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什么反应,她都会竭尽所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予他们继续探索的自信心。最终,他的学生们都获得了一种勇气,去探究那些更加不确定的领域,从而开阔了思维,丰富了个性。这使得学生获得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获得不分阶层的幸福体验。
【智慧心语】
自尊是生活成功的关键。积极的自我认识或健康的自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毕生幸福与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将孩子们的自尊与自信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呢?这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细心呵护,需要我们大人们敏感地察觉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尽所能地满足孩子们积极的情感需要。
首先,大人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困境。一位一年级的老师报道,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个男孩一句话都想不出来。老师很和蔼地跟大家说,他是遇上了“作家的高原期”,并且建议他在有更多想法的时候再回到这个写作任务上来。最后,放学前,他思如泉涌,一口气写了两页半稿纸,他自己都觉得非常满意。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这对成人而言都可能很难。
这个老师正是在尊重学生心理的前提下,帮助学生克服了困难,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毫无疑问,当重要的成人很尊重地对待一个内心脆弱的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这个孩子的困境,并对他报以真诚的期望,他就会觉得被尊重,这种感觉最有可能提高自尊,能够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信心。
其次,让孩子们参与富有挑战的有意义的活动能提高其自尊。埃尔莎就是这么做的。她立志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尊和自信,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面对不完美的外部世界。她所采用的方法就是训练孩子们的科学思维,一旦孩子们拥有了很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就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和生活中不利的因素。
再次就是,帮助孩子们建设性地面对批评与挫折,也能发展自尊。当孩子们从事一些富有挑战的活动中时,必然要经历某种失败,或是一些他从未经历过的感受。这个时候,大人们要避免带有奚落性的批评和讽刺,讲究批评的艺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技巧就是,采用“我认为……”而不是“你怎样……”。例如,最好说:“我想要你把衣服放在衣柜的某个合适的位置,而不要随便地扔在屋子里。”而不要说:“为什么你是如此懒惰的家伙?你就不能收拾好你自己的东西吗?” 当然,批评或挫折在一个孩子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家长和老师们要做好的工作就是,教会他们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事物时,要怎样富有建设性地去面对。父母可以说:“我知道你很沮丧,但明天还有机会,你可以再尝试一次。”只要大人接受孩子的感受,以尊重的口吻回应他,他就不会因此而受太多的伤害,而更可能从中吸取经验。因此,大人不必要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而让他们远离挫折,只需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暗示他们还有机会重新开始,孩子们就可能更有能力应对被人拒绝或是令人失望的事件。
最后,就是要训练孩子如何积极地认识自我。心理学家发现,消极的自我对话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我们想什么决定着我们如何感觉,我们的感觉又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因此,教孩子如何积极地与自己对话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些有益的自我对话的例子有:“只要我坚持尝试,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要是我们团队今天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我们都竭尽全力了,那只能说明我们在实力上有待提高。”“即便别人没有注意到我做的好事,或没有感谢我,我也觉得做好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