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笔记

2019-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出局007

针对时下最困惑年轻人的7种焦虑——“胖、穷、被忽悠、低效率、注孤生、小透明、丧”对症下药,帮你把“大部头”里的真知识变成一学就会的“小学问”,迅速提升你解决焦虑的能力。

这不是一个小时代,这是一个小学问的时代。只有知识,没有观点的人,正在被淘汰。别让焦虑毁了你的生活,懂点小学问,超越许多人。

第一章 解决人生焦虑的小学问

 看待学问有两种视角:是碎片,还是积木?如果是碎片,那你必须拼凑好所有拼图才能掌握知识;但如果是积木,则每一块积木都有意义。

焦虑就是干着急: 心理学上有个小学问叫“达克效应”,说的是人的认知能力越差,认知和判断自己真实水平的能力也会越差,比方说,营销学里的“SMART”原则,就可以轻松应用到所有需要制定目标的领域,不论是健身,还是背单词,还是策划一场婚礼。

大餐未必胖人,但零食、宵夜、下午茶,这些不经意的热量摄取,一定胖人。同样的道理,抗拒成长焦虑,最好的办法不是多来几场知识盛宴,而是以“小”学问为起点,降低强度,提高频率,润物细无声地去吸收和学习。

以上四点,就是小学问的起点和属性。 所以,不管学会什么,最终学会与焦虑为友,与焦虑同行,才是《小学问》的核心目的。

在别人焦虑的时候学习,在别人学习的时候焦虑。当你把焦虑拆解成这些具体问题时,你其实就已经不是在焦虑,而是在分析了。分析问题,恰恰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

如果你最焦虑的是“胖”,背后是自我管理的问题,请直接去读第四章;如果你最焦虑的是“穷”,背后是对挣钱的理解问题,请直接去读第三章;如果你最焦虑的是“被忽悠”“低效率”“注孤生”“小透明”,可以去读第二、五、六、七章;最后,如果你本就是一个很“丧”的人,觉得焦虑本身才最值得焦虑,那么第八章最适合你。

 把焦虑弄明白,是唯一让你不焦虑的方式。这不是一个小时代,这是一个小学问的时代

时代的巨变,往往就在当事人眼皮子底下发生,事后惊心动魄,当时悄无声息。 正如攻占巴士底狱当天,路易十六在日记里写下的是“无事可记”。

知识多到有余力去探索未知的那些大咖,他们的驱动力叫好奇,不叫焦虑。牛顿和爱因斯坦不焦虑,你才焦虑。焦虑,是因为你拿到了入场券,却不得其门、不得其法。“知识焦虑”的根源,是缺乏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方法论。

为什么客户总是那么烦?”他回答:“因为你从事的是情绪劳动。”你问一个健身教练:“怎样才能管住嘴迈开腿?”他回答:“首先你要把自律当成结果,而不是原因。”你问一个历史学家:“读史书应该注意什么?”他回答:“我们能读到的历史,都是层累造成的。”

第二章 Be Smart——读书越多就越聪明吗?

 知识确实是力量,但你我在逻辑训练上的缺失,会导致解读知识的方式经常出错。这是因为,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知识不再是以教化的形式而是以资料的形式存在。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并不意味着获得价值观和方法论,而只是在吸取资料而已,最多是这个来源的资料比网上随便看到的更加权威而已。

第一节 为什么很多事争不明白? 什么叫“心智防身术”?武术上的防身,为的是在面对坏人时保护自己的身体。心智上的防身,则是为了在这个观点两极化的社交网络时代,在无数似是而非的说法和各种不知真假对错的争论中,对他人和对自己都保持清醒的理智。

第二节 没有自知之明,问题出在哪儿? 以下的问题可能有点儿突兀,但是请尽量凭直觉回答: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怎么样?比起同年龄的其他人,你算聪明吗?反应灵活吗?个性独立吗?决断力可靠吗?达克效应的结论很简单:我们每个人在评估自己时,都会有一种高估的倾向。而且关键是,当一个人能力越差时,他对自己高估的情况就会越严重。换句话说,越无能的人就越自信,越是不行就越是自我感觉良好。

人们通常都会觉得自己的水平在平均线之上,而这往往是因为无知导致意识不到问题所在。想击破这种“好于平均幻觉”,你就要尽量给这种能力找到客观评判的标准。

第三节 人为什么会死不认错?有趣的是,这种不理性,恰恰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所以,为了安放自己的理性,我们经常是有理由时找理由,没有理由,创造理由也要找理由。如果没有理由,我们就会吃不好睡不着,连死都不甘心。而在找理由时,由于因果性的复杂和微妙,自由度就会很大,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在选择归因方式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双重标准。一件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就会倾向于外部归因;但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则更喜欢内部归因

小学问:人是一种需要理由的动物,可是在追寻理由的时候,由于外部归因和内部归因的双重标准,很容易“创造”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从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死不认错

第四节 你能分清原因和结果吗? 小学问:因果关系往往是相互的,甚至是跟表面上相反的,如果忽视“对立成因”的可能,就会犯“因果倒置”的错误,被似是而非的统计数据忽悠。

第三章 Make a Living——你真的理解“挣钱”这件事吗?

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外,我们更容易忽视的是“风险劳动”与“情绪劳动”。比如,当你抱怨工作太辛苦时,有没有仔细分析过辛苦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机械性的重复劳动?情绪上的紧张和压力?糟糕的办公室政治?而其中,有哪些是你本不应承受的负担,有哪些是你本职工作的责任所在,又有哪些只是阶段性的问题,忍忍就能过去? 资源匮乏带来的窘迫感使人不能冷静客观地思考长远问题,从而限制了人的理解力。所以,改变应从理解开始。

第一节 为什么有人可以“躺着”把钱挣了?所有这些都是选择,而只要做选择,就一定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领导选人用人,也是一种“风险劳动”。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做确定的决策,在压力和焦虑面前保持冷静,这就是风险劳动者的基本素质。 如果你整天忙忙碌碌、日程排满,那反而说明有问题。要让自己有时间闲下来,要让一部分人经常能闲下来,去做些看似没意义却更具挑战性的事,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这个现象,叫作“懒蚂蚁效应”(Lazy ant effect)

 每个小组都有20%的蚂蚁其实是不做事的,要么躺着不动,要么就是在巢穴周围四处闲逛,教授叫它们“懒蚂蚁”。 蚂蚁在亿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这样一个群体智慧:种群要保持一部分“闲逛”的自由,在遇到危机时,才更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

这项研究结果被管理学者形容为“懒蚂蚁效应”。意思是说,在一个机构中,一定要有一批这样的“懒蚂蚁”,不被日常事务性工作绑定,而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侦察”和“研究”,发现机构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外界环境的敏锐感知。

可是,作为管理者,你要想想,蚂蚁的世界那么简单,尚且需要20%的“懒蚂蚁”时刻留神外界变化,人类社会这么复杂,又怎能只考虑眼前的工作?所以德鲁克就很直接地说:“一个管理者整天加班还嫌时间不够用,并非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反而是极大的浪费。”因为管理者最稀缺的资源不是人力,也不是预算,而是时间。不管日常工作多忙,也总要给自己留出反省总结和提升的时间,让自己“闲”下来。这个“闲”不是脑子放空沉迷于撸剧、玩游戏,而是不带任何具体目标地琢磨自己手头上的事。比如说,怎样理解你的用户,怎样理解市场、业态、竞品、行业趋势。这些都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看起来东拉西扯,但是战略方向要想逐渐成型,还真少不了这些工作。

现代企业管理中也非常重视“懒蚂蚁”的贡献。有些企业会建立完备的战略规划和市场分析部门,它们不负责产出经济效益,只负责分析市场动向,为企业提供灵敏的嗅觉。真的不一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忙不一定高效,闲也不一定浪费。你觉得别人是在躺着挣钱,其实很有可能只是因为别人选择了正确的劳动方式。

TIPS:

小学问:有些人看起来没你辛苦,却又比你赚得多,很可能因为他们承担的是风险劳动,或者是创造性、试探性、开拓性的工作。这种表面上的“闲”,蕴藏着事业成功的秘诀。

第二节 你知道自己挣的是哪份钱吗? 脑力劳动重不重要?重要。溜须拍马好不好?不好。但是在“纯粹的脑力劳动”和“纯粹的溜须拍马”之间,还存在一个具有合理性的地带,那就是“维护工作中人际关系的必要付出”,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劳动称为“情绪劳动”。

 而是围绕工作的一系列难以摆平的人际关系。毕竟,同事不都是意气相投的知心朋友,领导也不都是关怀备至的带头大哥。但是为了工作,你不但要忍,还要赔着笑脸积极主动地陪聊陪玩,人情热络了,工作才好开展。这部分的劳动虽然不能直接转化成KPI,但是你的业绩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个因素决定的。只要你处在具有层级关系的组织体制之内,就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所以,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大可以问陶渊明,如果当官就只是脑力劳动,一点儿委屈都不能受,那你手下的幕僚凭什么没你地位高呢?他们不也一样是在进行脑力劳动吗?甚至还可以对他提出反问,如果你手下的幕僚也和你一样纯粹只提供脑力劳动,见到你大模大样、不服不忿,连个正装都不肯穿,那你又作何感想呢?

不只是对上级和同事如此,对待客户,也存在着大量的情绪劳动,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客服.所以说,这份工作真正不容易的地方,是始终保持微笑,时刻以阳光开朗的形象示人,用最大的耐性接纳别人吐出来的苦水。也就是说,他们挣的主要是“情绪劳动”的钱。 在他们看来,事情是要做的,但是对客户的好脸色是没有的,因为这不是分内工作。

那你觉得你这份工作的本质是什么?你真正产出的东西是什么?换句话说,你挣的到底是哪份钱呢?”他回答说:“不就是帮人家申请外国的学校吗?我在这方面更专业,挣的当然是专业的钱啊!” 既然除了脑力劳动、体力劳动,还存在着“情绪劳动”和前面提到的“风险劳动”,那么相应的,所谓“工作能力”,也应该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来进行评估。

工作能力不是孤立的,不是像考试时那样,每门各有一个单项指标,而是一个综合考量,有所侧重的体系性认知。换句话说,工作能力不是为了让你在某个项目上把人比下去,它唯一的目标就是把事情做好。米果文化CEO胡渐彪正好极其自律,非常抗压,什么也影响不到他的心情,情绪劳动的能力极强,所以整个公司上上下下的事,正好都可以交给他来统筹.有这样的思路,才能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天生你材必有用,看你会用不会用。很多乍看起来根本不重要的能力,真做起事来反而会变成重点;很多你觉得好到爆炸的能力,也不一定就能让你适合一个岗位。那些天天念叨怀才不遇却始终一事无成的人,如果不是自大,那就一定是因为点错了技能树,没有在正确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天赋。

进一步来说,理解自己的工作性质,也能帮助职场新人尽快度过迷茫期。能够把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情绪劳动和风险劳动以特别的方式组合起来,也可以成为你在职场上出奇制胜的法宝。

第三节 你的待遇是高还是低?

这就很有趣了,很多人都对现在的待遇不满,可是又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否有依据。所以,你急需做两件事:第一,通过对市场以及特定公司的调查,了解你所从事岗位的平均薪水,从而评估当下自己的薪酬水平。第二,结合个人情况以及市场发展,预估自己未来薪资的上升空间。

第一点:如何评估当下的薪酬水平?

现在的很多公司,同事之间都不能打听对方的薪水,这导致很多人以为获得有关自己薪酬的确切定位很难,其实并不是。除了“托人打听”这样的老办法之外,只要掌握人力资源部门常用的三样工具:薪酬报告、招聘网站、面试了解,你也可以很轻松地定位自己的薪酬水平。

薪酬报告包括对标报告和行业报告。 跳槽时,在你当下薪酬的基础上提升30%是比较合理的,你也可以以这个比例去推算自己的实际身价。

如何预估自己未来薪资的上升空间以及发展节奏?

这跟职位的薪酬组成有关系,主要有个人因素、外部因素、职位因素。个人因素好理解,无非是学历、能力、资历,智商、情商、财商什么的。外部因素,是指所处行业和市场地位。简单来说,资本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领先的是地产、金融等资本密集型行业,其次是互联网行业。

 “隐性薪水”分为两部分:品牌附加值和业余时间。

 除了刚才说的品牌价值,隐性薪水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业余时间。总的来说,能为你提供更多业余时间的公司肯定是值得去的。特别是对于有创意、有想法,能在业余时间给自己增值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刚上班的小年轻因为没有自己的生活,可能会觉得业余时间无所谓,对于加班时间和离家远近也不挑。可是对于事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这其实是在损失一笔很大的隐性薪水。当你把上下班通勤时间、个人健康上的损耗,以及由于没有充电时间所损失的机会成本都考虑在内,很有可能这份工作不但不是在赚钱,反而是在赔钱。 别算年薪,别算月薪,要算时薪,而且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时间,而是所有跟工作相关的时间。

第四节 工作让人烦,你该怎么办?

高频重复工作很可能是职场起步时的“必要之恶”。也就是说,虽然谁都不喜欢,但必须得这么做,不然会有更大的问题。有人可能会不服气,没有成长,难道还要硬扛?可是你要明白,初入职场时,很多事本来就不是为了让你成长,而是为了展现你的修养、耐心、意志力以及心智成熟度。连孙悟空这种上蹿下跳的角色,都硬是先在菩提祖师门下干了七年杂活才学到真本事,这种心性的锻炼,谁又能少得了。 高频次重复性工作会让你的大脑形成惯性的从应激到反应的直接通路,把别人必须要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工作,切换成在无意识状态下也能完成的工作

 一般来说,重复性的工作所需技能较低、替代性强,收入也相对较低,更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和工作倦怠。这里你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叫作“有为才有位”。也就是说,你先要做出这样的工作,才能得到相应的认同。比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刚工作时做培训助理,做内部开发课程的评审工作,一个典型的高频重复工作,因为他所需要的只是机械地抄表算分而已。可是这个人比较喜欢动脑子,他发现之前的评价标准过于粗放,仅有课程、讲授两个维度,于是他琢磨好久,搞出一个评分表,里面增加了创新性、实用性、覆盖率、电子化等多个维度,针对不同类别的课程设定差异化权重比例,给几个咨询公司的专家看,一致点赞。这就是在低水平重复工作里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如果你的工作也很粗放,不妨用分析式思维,解构工作目标,让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

当你不满意高频重复工作的时候,要知道两件事:第一,高频重复工作也有自身的合理性,在某个阶段你甚至必须忍受;第二,如果你想从事进阶性的、更有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清楚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并在现有工作之中,先给自己找到机会,展示出自己的创造性,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发现这些社会服务性职位需要较多的情绪性工作,面对较多人际压力源,长年精力耗损,使得工作热忱容易消退,进

 造成工作倦怠有三个原因。第一,工作没有乐趣和成就感。第二,工作获得不了奖励与回报。第三,工作获得不了足够的尊重与认可。而相应的对策也有三条。

第一,面对工作缺乏成就感的情况,应对的方式是寻找适合的位置。

第五节 怎样不被贫穷限制想象力?

 成大事者正是因为他们往往能本能地意识到这一点,在选择利益时也能承受代价,不会像普通人那样患得患失,最后反而一事。 要么不在乎钱,要么不在乎时间,要么不在乎风险,唯有如此,你才能排除竞争者,吃到“对你而言”最好的那碗牛肉面。

 奢侈品为什么那么贵?房价为什么一直涨?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敢烧钱?所有这些问题,你用这种“利弊共生”的思路去想,就能理解其中的合理性,而不至于只是气呼呼地抱怨世道不公。

另外,关于利弊分析的模型,还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你的观察角度。人们往往只从某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忘记了从别的角度看还有很多别的利弊可能。很多时候,一些道德的、情感的,甚至是偏见性的因素,会让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很多方面的利益,没办法理性全面地分析问题。

穷人思维一个很重要的弊端就是只从最简单的单一角度,也就是对错好坏的角度看问题,忽视利益的复杂性,从而对社会现象背后的真实动因产生误解。

自律是成功的原因。

自律,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前者的问题,是因果倒置。自律是一系列正确自我规划的结果。也就是说,并不是先自律,才能做正确的事;而是先做正确的事,才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如果指望自己凭空先有“自律”这项意志品质,然后再来启动相应行为,你就会永远停留在空想阶段。后者的问题,则是把“自律”和“他律”混淆在一起

第一节 想自律?你连因果关系都弄错了!

世界上最没出息的句式,就是“要是……就好了”“要是我能少吃两口就好了”“要是我能坚持运动就好了”“要是当年能多读点书就好了”……无数的懊恼,都源于缺乏自律。也正因如此,你去任何一家书店,都能找到一大堆自我管理类畅销书。它们讲的其实是同一个故事,大意是:只要按书里的做法,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就可以达成一切目标。 一般人看到的自律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取决于当事人的内心动力够不够大而已。我们发明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把每个主创手头不同的项目,开列在同一张表格上,可以任意选择当前要做哪个。

这种多线程处理任务的思路难道不会加剧你们的分心症吗?其实正好相反,因为同时列出多个待办任务,自由选择处理哪一个,能保证你当下处理的事务正是你“内心驱动力”最强的那一个,做起来自然也就会比较专注。米果的主创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先成为自律的典范,然后再出来创业的。 真正的自律都是从自己的内心渴望出发的。有些人健身是因为他们死也不愿接受自己是个胖子,有些人健身是因为喜欢户外的空气和风景,有些人则是觉得跟一群朋友泡在小区健身房是一种舒服的社交方式,还有些人健身是因为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应对高强度的工作。

小学问:不是先有自律的品质,才有自律的行为。先做自律的事,你才能变成一个自律的人。不要空想有了好习惯再去做事,这是倒果为因。

第二节 为什么你总是三分钟热度?

道理很简单:一个目标之所以会成为大多数人的梦想而非现实,正因为它难以达到。难以达到,是因为难以坚持;而难以坚持,则是因为中途你走的每一小步,看起来都那么微不足道。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be-do-have,现在你试着反过来看这个故事:

1.我要做一个有自信,有魅力的人。(be)

2.这样一种人,会做些什么事呢?(do)

3.做了这些事之后,我会拥有什么呢?(have)

 美国著名投资家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说: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先使自己配得上它。

比如说,小兵要当将军,不是埋头苦干不怕死就可以的,你得先像你的长官一样思考(be),想想在这个情况下你的上级会做什么(do),然后才有资格担任更重要的职位(have)。这就叫“有为才有位”,而不是“有位才有为”。

第三节 改变自己,要经历哪几步?

在“自我改变”这件事上,你没有在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情

 在彻底完成改变、建立新习惯之前,你要经历五个阶段:

1.前意识阶段(precontemplation):没有感到问题的存在,或拒绝承认问题的严重性

2.意识阶段(contemplation):意识到改变的必要性

3.准备阶段(preparation):了解相关步骤,做事前准备

4.行动阶段(action):开始执行计划

5.保持阶段(maintenance):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并继续执行计划

下次去健身房的时候注意观察。那些一上来就加到很大重量,拼命练到脸色煞白的人,往往都不是因为有毅力,或是想挑战极限,而是因为初来乍到不知深浅。这种人,你过几天再来,几乎肯定是见不到的。而经常定期出现的那些资深达人,无论在运动强度还是时长上,反而都非常克制。

所以说,一旦决定改变,当下要做的事,反而是要克制自己的热情。任何一个乍看起来很容易完成的计划,比如每天运动30分钟,一个月减掉10斤体重;每周读完一本经典,一年成为业内专家什么的,往往做起来才知道是纸上谈兵。因为你事先根本没有认真去探索自己的承受力,也没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受过真实的困难所在

不是在泼冷水,恰恰相反,这种降低预期的心理建设,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坚持下去的概率。一言以蔽之:在改变行为的过程中,你更应该重视的,是每个改变的“成功率”,而不是“幅度”。

下决心不难,行动和保持也不难,但是,在下决心后有一个冷静的权衡,能对自己有合理预期,才是难中之难。 当其他人兴致勃勃地梦想着脱胎换骨时,你应该追求的,反而是低调、稳妥,能保证“成功率”的计划。每次幅度不要太大,以确保成功率为第一要义。自律,就是这样“积小胜为大胜”的结果。

 小学问:改变不能一蹴而就,谁都必须经历五个阶段,一开始太过激进,反而是重要的败因。记住,重要的是每个改变的成功率,而不是每次改变的幅度。

第四节 为什么“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是个大谎言?

 事实上,健身房的镜子,就是为了让你用别人的眼光看自己。前面说过,很多人所谓的自律,其实都是他律。虽然最理想的状态是找到你的内在驱动力。 权威的期待会带给我们强烈的影响,如果一些对你重要的人对你抱有强烈的期待,那么这份期待就会奏效。而这正是所谓“关键他人”的意义。

人是社会性动物,我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的。 第一,是帮助我们建立自信的“关键他人”。跟很多人想的不同,能持续起作用的自律心态并不是源于自我否定,而是源于自我肯定。也就是说,自律的基本逻辑,不是“我太差,所以我要变好”,而是“我这么好,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做这样的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