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读后感之一:从热爱开始
《原则》,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的一本超级畅销书。
在这本书问世前,在业界之外应该对他熟悉的人并不多。比起金融大鳄索罗斯,瑞·达利欧可以说是相当低调的金融大亨了。
事实上,瑞·达利欧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也曾经入选《福布斯》世界前100名富豪。
《原则》这本书在国内出版后,中文版卖出了100多万册。足可以说明瑞·达利欧本人的经历、经验的号召力、说服力和含金量。
我想很多人都想从这样一位标准的成功人士身上学习到他成功的经验。毕竟,瑞·达利欧在书中把他40多年得工作和生活中奉行️原则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几百条原则。
书中写道:“请努力透过故事和我这个人,看到潜在的因果关系,看到我做的选择和这些选择的后果,看到我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我在总结经验后是如何改变决策方式的。你要问自己要什么,将那些得到了你想要的东西的人作为范例,努力分析出潜藏在他们成就背后的因果关系模式,这样你就能应用这些模式,帮助实现自己的目标。”
是啊,我们阅读像达利欧这样的成功人士的故事,学习他总结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是要学习什么呢?老实说,在月底之前,我是不知道的。我只是带着好奇心了解达利欧的经历,看看他是如何成长为金融大亨的,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学习。
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可以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去审视这些故事背后的因果关系,去总结梳理能和我的工作、生活实际相联系金科玉律、金玉良言。
在全书的第一份,瑞·达利欧回顾了1949年以来的人生经历。成功如达利欧,也有不那么成功的过去。
比如,他从小就不是典型的好学生。对于学校的学习他就提不起兴趣。
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固有的优点和缺点。我最显著的缺点是机械记忆能力很差。直到现在,我一直记不住没有内在逻辑的东西(如电话号码),而且我不喜欢听从别人的指示。同时,我的好奇心很强,喜欢自己把事情弄清楚,不过当时我并不像现在这么清楚地知道这一点。
我不喜欢上学,不只是因为上学需要背很多东西,也是因为我对大多数教师认为重要的事都不感兴趣。我一直都不明白,除了能得到母亲的认可之外,上学上得好还能带给我什么。”
不爱上学,但不代表他不爱学习。达利欧只是不喜欢学习别人强加给他的事物。对于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他学习起来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当我不想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会抗拒,而当我乐于做什么的时候,什么都阻挡不了我。”
但他发现自己喜欢研究商业时,他会把每期《财富》杂志上都有一张很小的可以撕下来的赠券,把赠券寄给杂志社,为了换取免费的《财富》世界500强的年度报告。
达利欧用这样的方法得到了所有企业的报告,并开始仔细阅读每一份报告,为自己打造了一座投资图书馆的。
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阻碍时,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切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毕竟知识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虽然我们喜欢的领域不同,但逻辑几乎是相通的。只要能深入学下去,无论从什么角度切入,我们都可以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能力。这就是知识的殊途同归。
无戒学堂2022年日更第9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