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

漫步青春|慢一点又何尝不可

2017-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Vickiezzle

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朱雨琪,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我认识一位朋友,和我年纪相仿,单名一个“楚”字,我们就叫她小楚好了。小楚出生于一个还算不错的工薪家庭,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富大贵,但是生活还算安逸。从小到大,父母对小楚的要求几近苛刻。我们始终说环境是影响人的,在体制下待时间久了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格外的高,今天听说哪个办公室的谁谁谁家孩子保送清北啦,谁谁谁家孩子去美国硕博连读啦。这样的新闻小楚从小听到大,实际上听得多了也就算不上新闻了,在她看来父母口中再多的新闻也只是陌生名字和知名大学的排列组合而已。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市里最好的高中,小楚过得顺风顺水,眼看着马上就要高考了,都开始商量升学宴的父母却接到了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精神头不太正常,快把孩子接回去看看。医院的病因报告让小楚的父母大跌眼镜,看似正常的女儿竟然确诊为中度抑郁症。拿到这个检测结果,小楚的父母把检验单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好像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父母的反应截然不同,小楚还是和刚才一样的面无表情,在她看来,“抑郁症”这三个字既熟悉又陌生,好像是与你生活了很长时间的隔壁小孩你忽然知道了他的名字,虽然这个隔壁小孩不好惹,但是早已经熟悉了他的存在,甚至是成为了自己的一部分。

        为什么会得这病呢?作为知识分子的父母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可是小楚可是一清二楚。相比于哪些上天下海的“别人家的孩子”,小楚的资质并不高,撑死只能算个正常人,可是从小到大,父母就把她当作全才培养,小提琴到跆拳道,英语课到珠心算,她一个都没落下。从小到大,在她还未成熟的价值观里,父母老师的话就是圣旨,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她不停地追赶,从教室到辅导班,从琴房到兴趣班,她从来没有停下过。她始终相信心比天高,但是事实上天永远比心高。她以为努力就可以获得回报,难道不是吗?教科书里就是这么写的啊,小楚深信不疑,可是一次比一次差的成绩和她越来越少的睡眠不成正比。她开始讨厌自己,憎恶自己的无能为力。这样的恶性循环把小楚逐渐逼向一个深渊,直到越来越严重的抑郁逐渐将她吞噬。

       小楚经常和我抱怨,说是抱怨其实就是有气无力,两眼放空地自言自语,我做错了什么?

       对啊,她做错了什么?

       我想这是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我们忙于奔跑,一站到了就急着奔赴下一个目的地,从天黑忙到天亮,从初春忙到暮冬。但却从来不肯停下脚步回头看看,网上说的“越努力越焦虑”大概根结于此。

        可是回头想想,为什么不能慢下脚步停下来一会儿呢。为什么非要争个头破血流,一个过了又是下一个,压力堆积从来没有机会发泄。还是放自己一马吧。《西游记》最后一集里孙悟空说:“天地本不全,人应该也是。想来天地都不全,何况小小的人乎!”生活中更多人给自己标榜是“完美主义者”,殊不知“完美主义”本身就是件不完美的事。哈佛大学的泰·本教授为完美主义下的定义是: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本能性恐惧。这种倦怠感和无能为力慢慢将人压垮,也就造成了常见的拖延和躲避。

       何必呢?不足本身就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别人口中的完美也只是和缺憾相对比而言。所谓的完美主义也就是一个乌托邦式的假象而已,想清楚这些,就实属不易。

       我能想到最好的摆脱焦虑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慢一点,再慢一点。相比于跑着去上班,不如慢一点,你会发现其实卖早点的阿姨年轻时候应该是个美人吧。相比于连夜赶论文,不如慢一点,少一点偏执,你会发现这个晚上的校园格外安静,让昆虫的叫声都被无限放大,倒也不显得聒噪。慢一点,再慢一点,可能你会舍弃些什么,这样也许会很慢,但是却可以十分沉稳,不用担心两步做一步而摔倒,也不用担心抄近道被红牌罚下。停下来,驻足远视,既能看清前方的路,也能留意到路边的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