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教育每天写1000字

《药瘾》:当“嗑药”进入好学生的必备清单

2019-02-27  本文已影响35人  d0d1d45886fc

1.

学生时代,为了拿到一个较好的成绩,你做过什么?

体育中考长跑前,猛喝一两罐红牛?即使知道不好,临考前一晚还是会彻夜复习?每天寝室即使熄了灯断了电,仍然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刷着《五三》《十年》?

还记得高中时期,班上只要有一个人泡了咖啡,那股子浓郁的香味能让整个教室的人都精神一震。

那时听到有人说起美国的教育,总会羡慕他们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轻松。

然而美国上映的,由Alison Klayman导演拍摄的一部社会纪录片《take your pills》(《药瘾》),记录了美国中学生靠吃“聪明药”来提高学习效率的现象

Netflix纪录片《药瘾》揭露,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胜,学生们去服用本来用于治疗多动症的“聪明药”,阿得拉——ADDERALL(mixed salts of a single-entity amphetamine product),而这种药,被很多学生称为“大学可卡因”。

2.

“聪明药”是什么?

美国研究人员调查认为的“聪明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用来治疗多动症的阿得拉、利他林等,一类是针对睡眠障碍的,如莫达非尼、 安帕金等。

其中利他林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和阿得拉的主要成分苯丙胺amphetamine是常见的兴奋剂。

由此可知,影片中被反复提及,学生们喜欢服用的阿得拉,就是以苯丙胺amphetamine为主要成分,用来治疗多动症的一种精神兴奋性药物。


3.

有多少人吃“聪明药”?

影片中提到:帕洛阿尔(美国加州的一个城市)半数的孩子都服用。

而其中一位中学生更是表示,她周围的同学都在服用阿得拉。

——Everybody takes Adderall, everyone.

早前BBC报道过英国1/4的学生服用“聪明药”。

一项研究表明:欧美地区15个国家中,靠服用“聪明药”来增强认知表现的人数正呈上升趋势。

图片来自网络

《药瘾》中指出:The number of children on stimulants has risen dramatically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In 1990 600,000 children were on stimulants. By 2011 it grew to 3.5 million.

过去几十年,服用兴奋剂的儿童数量急剧攀升。1990年60万儿童服用,2011年增加到350万。


4.

学生:“聪明药”的效果

《药瘾》中采访到的学生,多用“My body feel alive”、“can concentrate on my study”、“completely ignore something”来描述“嗑药”的效果

更有说法表示:高中时吃阿得拉,会多出两倍半的时间按来备战高考。

影片中的一女中学生表示:阿得拉和instagram是完美学生的标配。你想要又瘦又美,你想拿高分,你还想出去玩,阿得拉可以满足你这一切。

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认为:服用“聪明药”可以追上那些有家教辅导的富裕家庭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而富裕家庭孩子认为:自己有充足的金钱和资源去负担服用“聪明药”的成本和代价。

图片来自网络


5.
“聪明药”阿得拉真的如此神奇?

研究者对此作了一项调查:让没有任何注意力缺乏多动症症状的大学生,服用兴奋剂或安慰剂,每周进行测量,测试学习情况。经过一系列不同的任务测试后,发现阿得拉和安慰剂之间,并无明显区别,除了一个问题——

Do you feel the pill you toke today enhance your cognition?

(你有没有觉得今天服用的药增强了你的认知?)

兴奋剂非常有利于增强虚假的自信心,自以为学习良好(false self-confidence)。

换种方式来讲,阿得拉只是增强了学生虚假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表现好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没有多动症的人长期服用阿得拉会有很大的风险

有学生表示:有一些朋友已经到了不服用阿得拉就没法工作的地步,会习惯它,然后不吃药就没法工作,会变得没有效率。

研究者也发现:心血管风险、精神病发作风险、成瘾性等都是“聪明药”的副作用。

图片来自网络

而更严重的是阿得拉会引发的身份危机,它的效果给人带来一种自己能更聪明,更有效率的错觉,造成了一种美好而诱人的假象。而一旦停止服药,就如同夜晚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美好的幻影破灭,没了水晶鞋,灰姑娘只是灰姑娘。

一个是服了药的我,一个是没服药的我,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非常不同的人。哪一个才是真实的自我?我又更希望哪一个是真实的自我?

总之,不论是从身体还是心理方面来分析,都能得到一个结论——兴奋剂会先帮助人,然后再伤害人。


6.
难道这些学生不知道阿得拉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吗?

其实不然,纪录片中有学生表示,周围的同学有许多已经离不开药。网络上也有许多讨论,有人表示吃过后偶尔会出现心悸的症状。

而即便是清楚这些潜在的风险,还是有不少人选择服用阿得拉。

前天,“美国中学生滥用聪明药”登上了微博热搜。

《药瘾》:当“嗑药”进入好学生的必备清单

热搜内容包含了《药瘾》纪录片的部分内容,其中教授们解释阿得拉等聪明药的副作用和危害占了视频的很大一部分。而就在这一条微博热搜下,有不少网友如此评论:

图片来自网络

《药瘾》一片,似乎让更多人认识了这样一种“聪明药”,而显然,不少人都在知道其潜在危害后,还想要买来试一试。

这就像一场豪赌,赌得是眼前短期的收益会不会大于未来的风险损失,哪怕赌注是健康,也会有不少人参与,一时的甜头让人无法自拔。

就像尽管知道醉酒无法消除心里的种种情绪,却还是选择大醉一场。就像尽管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却还是一次次点燃香烟。

而学生们“嗑药”,却也和抽烟喝酒有区别,“嗑药”是为了更好的未来


7.
当“嗑药”变成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时,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而这悲哀的源头,是越来越重的竞争压力。

正如片中所说——

“The problem today isn’t the jobs are less, or the position in school are fewer.

It’s that we live in higher competitive

All the competition is not just for arriving, but the competition is never ending.

Every human being is now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mselves a little bit human capital.”

——今天的问题不失工作越来越少,或者学校的岗位越来越少,而是我们生活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这种竞争不是针对新来的人而是无止境的。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把自己视为人力资本。

片中还提到:在孩子出生之前父母就非常担心他们的孩子会有怎样的人力资本价值,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从怀孕期间给胎儿听莫扎特,到争取幼儿园的位置,到接触特定的体育运动,上各种课程。父母这种对孩子们能够培养出多少人力资本价值的焦虑,几乎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孩子一上高中或大学,就会服用阿得拉。

让孩子不得不服用阿得拉的焦虑,要么是父母给的,要么是同龄人给的。

作为一名学生,当你身边所有的同学都服用阿得拉时,即使你知道这样不好,你会选择用药吗?

作为一名家长,当你发现你的孩子,会因为不服用“聪明药”,而与其他孩子产生巨大差距时,即使你知道“聪明药”有风险,你会让你的孩子“嗑药”吗?

如果对于中国的学生家长来说,这样的假设太过遥远的话,不妨把吃“聪明药”换成上补习班,再做这样的假设,应当不难得到答案。

8.

《Take your pill》中一位女学生谈到未来的大学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有茫然,无措,一点点厌恶以及无可奈何。

影片中也提出疑问——在这种高度竞争的环境中人们感觉被迫,要超越自己的可能性去进步,代价是什么?是我们愿意付出的代价吗?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9.
People did drugs to check out. Now people do drugs to check in.

Dr Anjan Chatterjee神经系主任,开玩笑说:当他读大学的时候,人们为了逃避现实而嗑药,而现在人们却是为了专注于现实在嗑药。而这反映了我们现在的文化中的某些东西。

在这些“聪明药”在中国流行之前,我们也应该对此思考。

又或许“聪明药”阿得拉根本不会在中国流行。

就像一位网友表示的那样——

《药瘾》:当“嗑药”进入好学生的必备清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