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了凡四训》67
解读《了凡四训》,一起知命改命造命。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静心冥想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受限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今天的分享,造福由我,继续为大家解读了凡四训谦德之效最后的段落,
前面袁了凡他举了5个例子在谦德之效当中,最后讲的那个例子是张畏岩的,
前面举的好几个都是科举考试的例子,都是改命考中的,就是因为他们谦,
袁了凡把这几个例子举完之后,他就开始在谦德之效中做总结了,
基本上这个总结也就是了凡四训的总结了,这个总结写完,整篇了凡四训也就结束了,
所以我们这个课程呢,就是了凡四训的解读啊,也即将完成,也即将结束,
那我们继续来看一下袁了凡他讲完5个谦和的例子,都考中了功名,他之后是怎么做的总结的?来看这一段。
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由此观之。就是由前面这几个举的例子,这几个哪年考中进士的,尤其是张畏岩,刚开始没考中,破口大骂,到后来他自己开始去行善积德,三年之后又高中的举人,
由这些例子呢,可以发现什么呢?举头三尺决有神明。
老话也讲呀,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就告诉大家,就是有一个比你更伟大的存在。
这个无论从哪个经典当中,从灵性叫真我,灵魂,指导灵,高级智慧,天使。从佛法当中叫法身。从传统文化它叫天,叫良知。从基督教叫上帝。从伊斯兰教叫真主阿拉。
总之有一个比我们更伟大的存在,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这个大家都很理解,并且大家都接受了,否则你也不会来学灵性,你也不会走进圣人之学。
圣人之学的这个举头三尺的神明,就是良知。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良知也,不学不虑就能做就能知的那个叫良知
它是造化的精灵,它创造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牛鬼蛇神,天人鬼畜,风雨云电,都是良知创造的,
所以这是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这个可以理解了吧,
这个不用过多讲了,因为还是那个话。就你肯定相信有真我和假我的,就是至少你以前信不信,在自在大学你应该就会信了吧,
所以举头三尺决有神明,你可以想象着什么呢?在你头顶上方还有一个真我。
理解这个意思吧,就是你想象着时刻你有两双眼睛看问题,一双是肉眼,一双是真我的眼睛,
你可以把它叫做佛眼,慧眼,都可以呀,那双眼睛也在看问题,
就是事实上你是两双眼睛看问题,这两双眼睛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那什么是对的呢?只有真我的那个眼睛是对的。
那怎么知道你看问题的角度和它是一样呢?你看一个问题你感觉好,你就和它的角度一样。
那如果你看一个问题感觉不好,你就和他角度不一样,我们曾经举过这样的例子,
比如说你今天一照镜子,你说,呀,我今天皮肤不够白,我要皮肤白一些我会更美,你会感觉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真我,在看你时说,宝贝,你是天下最美的,不管你皮肤上长着什么,哪怕你皮肤粗糟的像枯树皮一样,就像80岁老奶奶一样的皮肤,真我都说,你是天下最美的,
但是你假我不这么认为,你假我认为,那皮肤成为老太太了怎么还会美呢?应该像婴儿皮肤一样才叫美,
那就是你的分别心,你二元对立的心,
那这个谁是对的呢?真我是对的,所以真我永远是对的,假我不一定,
只要你感觉好,就是你看问题的角度和真我一样,你感觉不好,你看问题的角度和真我就不一样,那怎么办?
调整你看问题的角度,这就是感官的转移,奇迹是感官的转移,明白了吗?
奇迹为什么是感官的转移?因为当你站在神的角度看问题,你的生活就变成了神,当你站在人的角度看问题,你的生活就变成了人
那怎么做?怎么转移感官?做功课,尤其是格物致知,当你感觉自己皮肤不好,
你不是感觉不好吗?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之后,你就恢复到,真我看问题的角度,
所以你人生就是由人变为神。格物致知就是由人变为神,由凡夫变为菩萨的这么一个过程,这么一条路。
这个就说到这个地方,就是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这是真的。
也就是讲,两双眼睛看问题,只有你真我的眼睛看问题永远是对的,你假我不一定,
如果你假我看问题和真我有冲突,你会感觉不好,这时候格物致知,让自己天人合一,你人生就顺了。
趋吉避凶,断然由我。这个是真的。如果有人说你改不了命,你人生都是由剧本设定的,那你的作用在哪里呢?你就没什么作用了,
那这个时候,你活着是根据什么呢?根据那个事先设定的生命蓝图,人生剧本在走了,什么都改不了,这就是宿命论呢,
宿命论,那就是说他生下来就是伟人,他生下来就是一个强盗,他生下来就是一个智者,他生下来就是个愚人,那就改不了了,
但是是可以改的,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你知道改命最根本的是觉醒,都是在做梦,可是你在梦中醒了,这就不得了了,
在梦中醒了,就意味着你可以和真我联手,你可以和做梦者联手,来修改梦境,
就意味着你可以去修改你的物质实模板,你可以去修改你的生命蓝图,修改你的人生剧本,这是在梦中醒来的,
那我们自在大学的家人,应该说很多人都已经从梦中醒来了,而且陆陆续续的也会有很多人从梦中醒来,这就是杰德说的清明梦,
清明梦,做梦有三种境界。第1种呢,是在梦中,就是无名梦。
我们在解读开悟者眼中的生命真相的时候跟大家讲过了,就是一种无明梦的状态,
这个无明梦呢,就是一种混沌,就是一种颠倒梦想,那这个时候,你是在梦中的,在梦中你没醒过来,
没醒过来,你就不能和那个做梦的真我联手做梦,你理解吗?
你不能和那个做梦的真我联手做梦,你就不能去修改你的生命蓝图,不能修改你的物质实相模板,不能修改你的人生剧本,就这样的,
所以这个梦境啊,就如你来之前设定的那个生命蓝图开始运作。
可是如果你从梦中醒来,就不一样了,你从梦中醒来的话,你就做个清明梦,
这个时候你可以和那个做梦的真我,协同做梦了,你们可以联起手来做梦了,这就是觉醒,这就是肉身佛啊,这就是报身圆满了,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可以主导你的梦了,你可以进入物质实相模板,你可以进入你的生命蓝图,人生剧本,你可以把那个梦改成你更渴望的那个样子,他是可以的,
所以说梦是可以改的,命是可以改的,所以这个地方就讲,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全部都是你,真我也是你,假我还是你,所以说你过成什么样子,完全是你创造的,
你说我过得很惨,那还是你的业力导致的,你说我过得很好,是你的福德导致的,明白吗?
你说我没有觉醒,那还是你的业力导致的,你说我觉醒了,是你的福德导致的,
你说我遭遇的所有的困难都是真我创造的,遭遇的所有的美好也是真我创造的,真我也是你呀,所以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所以老子才会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也就是说人它是很重要的。
所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外在的东西来决定你的命运,没有所谓的阎王爷或者小鬼拿着生死簿拿着功过簿再记你的一言一行,
也没有一个所谓的宿命论,都没有。完全是你自作自受,自设自限,自导自演,
你自己因为业力,所以你自设自限,因为你的频率,你自设自限,
自导自演是你的真我,你的真我他自己给你构思创造,你的假我去表演,自导自演。
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
存心制行,这个地方就是说他要行善积德了,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是这个意思了,
须使我存心制行,就是做功课了。放在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就是说你不断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就行了。存心制行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这个地方要说一下,没有谁需要你得罪的,没有一个天地鬼神需要你得罪的,
就是说在那个不明真相之前,或者说把它变为迷信的时候,
有的人为什么会诟病一些佛法啊,佛教啊,或者说诟病一些基督教啊,就是因为我们都认为有一个睚眦必报的神,
我们认为上帝是睚眦必报的,上帝是要惩罚你的,这不就很可怕了吗?
就是说你有原罪,所以上帝要惩罚你,或者说佛法里讲的,有一个高于你的鬼神,他在时刻的审判你,就像阴曹地府一样,
就用人的设想,设想了一个天堂,玉皇大帝,其实你你看一看西游记里演的大闹天宫,玉皇大帝啊,王母娘娘等等这些东西,他完完全全跟我们社会中的这种皇帝呀,皇后啊,大臣啊,文武两班,宫女啊,这个东西是一样一样的,
就是按照人的设想,设想的天上也有这么个存在,
他不是不能存在,是可以存在,这个地方再说一下,一切你能想象的,它都已存在,但是问题在哪呢?
问题没有一个高于你的天地鬼神,就是没有一个东西说他高于你,他在睚眦必报的要惩罚你,
所以你没有去得罪谁,你并没有得罪阎王爷,你也没触怒玉皇大帝,你也没有得罪某一个阴鬼,中阴身啊,鬼魂啊,没有,
没有一个外在的所谓的存在,让你去得罪他,然后他再来惩罚你的,
这个东西大家要清楚啊,所以说你是自设自限,自作自受,自导自演,
或者这么来说,不经过你的邀请,任何人不能进入你的生命当中对你造成任何影响,
所有的人能进入到你的生命当中,对你造成的任何影响,都是经过你授权的。
这一点很重要啊,就是任何人进入到你的生命当中,对你造成的任何影响,都是经过你授权的,什么意思呢?
你看,比如说天地鬼神,你认为的,你遭了报应,
这个遭的报应呢?可能是身体得病了,可能是情感破碎了,可能是被人陷害了,可能是自己损失了财富,
这个是怎么发生的?这个是你自设自限啊,自作自受啊,自导自演啊,
就是真我做梦,真我授权,这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骗取你的财富,
真我授权,这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拿走你的生命,
真我授权,这个人进到你的生命当中,欺骗你的情感,
它完全是你自己做的,如果没有你授权,任何人不可能进入你的生命当中,对你造成任何影响,明白吗?
就是我举的那个例子,就打的那个比喻,比如说我坐飞机,
如果一飞机的人都想自杀,但我不想自杀,就我不想死啊,
如果飞机上坐了100个人,这100个人99个都要死,包括机长都想死,空姐也想死,就心想生不想死,
心想生在这地方,在飞机上很和平,不亦乐乎,就是我讲的,我根本我就死不了,
因为什么?这99个人要对我造成影响,必须我的真我授权,我的真我不同意他们伤害我,那这个飞机就不可能失事,
即使机长他想把飞机撞向高山,或者说他想把飞机坠毁,他都实现不了,反正我就能平安着地,理解吗?
所以你知道吗?我们回头会解读金刚经啊,金刚经里说什么?金刚经里说,如果说你明白了这个金刚经,然后你受持金刚经,所能带给你的福德呀,你都会受不了,
所以在金刚经里有这样的话,原话我记不住了,就是说如果你能明白金刚经,并受持金刚经,能给你带来多大的福德你都会受不了
哇塞,就这么大的福德,你看我刚才讲的这个,你还怕什么呢?
所以你不是得罪于天地鬼神,天地鬼神能加害你,是你的真我授权的,明白了吗?就是你的真我,他完完全全把你保护起来了,
你在这个地方受福,是真我同意授权一个人来给你福报,你在这个地方受罪,是真我同意授权一个人来给你厄运,来给你制造困难,来给你加害,所以你知道吗?这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呢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也就是说,谁都主宰不了我的命运,就我自己,天人鬼畜,牛鬼蛇神,不管什么东西,他根本阻止不了我,就我自己,
当然这个主宰,包括业力,包括原罪,包括你来之前的生命蓝图,人生剧本,当然也跟你现在的频率有关,
如果你是觉醒的状态,你就是活佛,就是活在肉体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佛,
所以这个大家清楚吧,我们跟大家去解释一下,就是没有一个外在的天地鬼神,他在时刻的惩罚你,没有一个睚眦必报的神,没有一个高于你之外的存在他在时刻的惩罚你,
因为你要知道,你是觉,你是那个造物主,你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
良知在你心中,你就是良知,良知就是道,良知就是觉,良知就是那个造物主,
所以你认为如果还有一个天地鬼神,在外边他要惩罚你,他对你睚眦必报,对不起,你还着相,
你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意味着什么?你还没有懂金刚经,那意味着什么?你还没开悟,
但一旦你开悟之后,你就能明白无四相,你也就知道一切都是你自导自演,自作自受,自设知限,
一个人爱你爱的死去活来的,谁干的?真我干的,他不爱你都不行,
我授权让他进入你的生命当中,爱你爱得死去活来,
一个人恨你恨得咬牙切齿,谁干的?真我干的,真我授权让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对你恨的咬牙切齿的。
就这么干的,那它怎么授权的呢?第一根据你的剧本。第二根据你的业力。或者说根据你的剧本加业力。
那你怎么应对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就是一个人爱你爱的死去活来,那你怎么面对他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一个人恨你恨的咬牙切齿,你怎么面对他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就这样的,所以人生就活的很简单,而且活的很纯粹,就活在道里面,这个明白了吗?
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
虚心屈己。虚呢就是谦虚,谦呢就是我们说的中和的状态,谦这是我们说中的状态,
屈己呢,屈就是那个折节自持,这是张畏岩的折节自持,不是委屈自己啊,
就是开始去让自己改过自新了,让自己呢开始在行为上做一些改变,这叫虚心屈己,
总之就是说这个人他开始做功课了,他开始修行了,我为什么这么干呢?
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这个地方还是跟大家说的,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这个地方是不究竟的,是不对的,
就是我们说的,认为外在有一个高于你的存在,就是袁了凡讲的这个天地鬼神,
时时怜我。他时时照顾我,时时怜悯我,时时可怜我,是这样的,
那我为什么让他时时照顾我呢?因为它能给我受福呀,他是根据我自己的那个虚心,根据我的那个存心,根据我的屈己,根据我的直心,就是根据我行善积德,来照顾我的。
我们再解释一遍这个,这个点很重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如果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就没有天地鬼神。
天地鬼神是假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把天地鬼神当真,你就见不到佛呀,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是开悟的人,
如果你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就没开悟,
那就是什么意思?没有天地鬼神呀,
没有天地鬼神,哪来的天地鬼神,时时怜悯你呢?哪来的天地鬼神,时时照顾你呢?也就没有了,
所以说,它就是我们说的,它完全就是你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个游戏,
在你的世界当中,你的地盘你做主,就是这个意思啊,
所以家人们,一定要清楚这个东西,就是所有人生的遭遇,都是你自己创造的,你负100%的责任,
就是我刚才讲的,如果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对你造成了任何的影响,都是你的真我授权的,
如果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对你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你的真我授权的。
如果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对你造成了正面的影响,你的真我授权的,
就说一个人加害了你,你的真我同意的,否则他根本加害不了你,
即使一个人他把你的生命给夺走了,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把你的生命夺走了,就是你被他害死了,你的真我同意的,
你的真我如果不同意,他根本不可能进入你的生命当中,把你的生命给带走,
一样的,一个人进入你的生命当中,给你很多的奇迹,给你很多的帮助,谁同意的?你的真我同意的,你的真我不同意,他根本进不来,
我以前也讲过这个话,比如大家来听自在人生,大家来听心想生讲课,谁负100%的责任?我呀,
我的真我不同意,你根本进不来,你就不可能来听,
那你说,你的真我呢?你的真我对我来说,不重要,就这样的。
就站在我的角度,我的真我必须同意,我的真我不同意,你根本来不了,
那你说,你不想听课了,我的真我也得同意,我的真我不同意,你走不了,
所以这就是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活得很简单了,所以一切都是因缘和合,
所以呢,天上天下,唯你独尊,你说了算,你还怕什么呢?
你行走在这个世界当中,任何人对你好,对你坏,你都知道,这是我的真我同意的,这是因缘和合,
那你怎么办呢?随缘消旧业,不复造新殃。怎么办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就能把这个好的,或者坏的这个缘,都变成好的,
所以人生就变成了,一切事情只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一个人进入我的生命当中,对我很好,那我就不需要格物致知了,我就需要知行合一,
一个人进入我的生命当中,对我不好,那我就需要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之后,我再知行合一,随缘消旧业,不复造新殃。
所以这个地方跟大家说一下,没有天地鬼神时时怜你,是你自己自作孽,是你自己自设自限,自作自受,自导自演,
方有受福之基。这个地方他说的,这样才是受福的基础,这样的话你才有受福的本钱。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彼气盈者,必非远器。彼就是别人,其他人。气盈者。盈是和谦是相对应的,
比如说鬼神害盈而福谦,盈就是和谦对应的,那谦是中和的状态,盈就是自满的状态,
盈就不是中和的状态,就是中和发的那个状态,这个也不解释了,
我们在前面讲谦德之效的时候,一开篇就讲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所以彼气盈者,就是说这个人呢,他不是谦和的状态,这个人不是清静的状态,这个人不是和平的状态,不是中和的状态,就是良知不光明,
所以说一个良知不光明的人,必非远器。他一定不会有大的成就,就这么个意思了,
一个良知不光明的人,一个心不清净的人,一个就是所谓不是中和状态的人,他毕竟不会有远大的成就,必非远器啊。
所以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即使他现在发达了,即使他现在享了一些福德,享了一些荣华富贵,也没有了不得的,所以纵发亦无受用,
你说这种现象有没有呢?告诉大家,我这个地方跟大家说一下,最难得的是两足尊,福慧双修,
所以自在大学的家人,你现在不要跟别人光比财富啊,你如果光比财富你可能比不上,
比如说一些很有钱的,咱不用说马云马化腾啊,比如说像任正非,就不用跟这些人比了,那都是顶级的财富,
比如说一些山西的煤老板,你可能都比不上,我不是说煤老板不好啊,我只能说可能有一个族群,他一夜暴富,可能就是说很有钱,可能也是亿万,
但是呢,他没有慧,就他没有智慧,他都是福,什么意思呢?
他物质生活很好啊,但他内心是空虚的,他是不快乐的,
而且他还是愚痴的,他对我们讲的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明白,你跟他讲这些,他可能根本就不懂你在说什么,甚至说还会对你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甚至还会这样的,
但是呢,告诉大家真正的,那是福慧双修,福慧双修是什么?
如果你现在听懂了圣人之学,你又能活在圣人之学当中,你就开了智慧,而且是般若智慧,
如果说你在践行自在大学的功课,践行圣人之学的功课,你又让自己时间自由,财务自由,心灵自由,情感自由,健康自由,你就又有了福,
而且呢,你还可能是什么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还可能是永脱六道轮回,这是这种福啊,你知道吗?
就是说是人天福报,还有究竟涅槃,你都能有的,
就是你可以享世间的福报,也可以享出世间的福报。
同时你还具备了佛的智慧,就般若智慧,这种他是福慧双修,
福慧双修才是最大的福德,这是金刚经里一直讲的,
所以金刚经里讲,为什么说你的福德无量无边,你的福德都不能让你明白,你明白之后你会发疯的,你都受不了的,我受持金刚经这么大的负责,就这个意思了,
那如果自在大学的家人,你现在福慧双修,那你是世间最大的福德,人世间任何人都比不上你,
人世间任何的人,你说啊,他是比尔盖茨,他如果不是福慧双修,他都比不上你,
你说哇,他是谁谁谁,你看人家好几套别墅,可能别墅几十套,车几百辆,他如果没有开智慧,他比不上你的,
你是时间自在,财务自在,心灵自在,什么都自在,同时你具备般若智慧,你无惧未来,你对天地万物的真相一目了然,而且你一世更比一世好,
他就不一定了,他这一世享的这个福德,是上一世他的那个福报,他福报享尽了,如果说他没有再开智慧,没有在积累新的福德,下一世还不知道怎么样呢,
再跟大家说一下,开智慧比你的那个福德更难,开智慧比你想获得那种人天福报更难,
而智慧一旦开了,人天福报一定有,智慧不开,你有了福,就是你有了物质享受,不代表说你一定能开智慧,
所以很多有钱人并没有智慧,我说的是般若智慧啊,他们只是有一些福报而已,所以纵发亦无受用,
最后还是说一下,自家大学的家人,圣人之学的家人们,大家要给自己一个很大的自信,或者很高的认可,
就是大家是在明行足啊,大家会成为两足尊,
明行足,两足尊是佛陀呀,大家都是在福慧双修,你不光是在修福,你在修慧,
这个是最难的,也是最高的,是活在人世间最高的成就,而且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你来到这个地方,就说明你是福慧双修的根器啊,
所以你可能不会很有钱,但是呢你会不缺钱,仅仅从财富来讲啊,
那天一个人给我发个信息,在信息里,他写了好长,有100多个字吧,其中有一句话我看了,我就笑了,
他说,现在心想生老师是自在又多金,我看到我就笑了,心想生自在又多金。多金就是说有很多钱,
自在呢,有多少人能做到自在呢?其实就一个,自在就行了,自在一定多金,你不多金怎么自在呢?
而这个金,不是说银行里一共多少钱,而是我本自具足。所以修智慧,福慧双修。
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稍微有点智慧的人,稍微有点见识的人,他都不会把自己的器量搞的很小,他都不会让自己往下修,他会让自己往上修,
就是说他不会让自己的频率越来越低,他也不会让自己的能量越来越低,他会让自己的能量越来越高,让自己的频率越来越高,
所以他怎么会让自己自狭其量呢?狭就是狭小,他不会把自己的肚量器量变小,
说白了,就是他能让自己更加的清净,更加的良知光明,
也就是说一个稍微有点智慧的人,他都不会说让自己的良知更加的不光明,他会让自己的良知更加的光明,这就是致良知,
因为你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因为你的福是根据量来的,你有什么量就有什么福,
那这个量呢,就是你的良知到底是什么程度啊?你的良知越光明,你的福报就越大,
良知光明就是慧了,福报大就是福啊,所以良知光明,就会导致你福报大,这叫福慧双修,
但事实上呢你只需要去致良知,只需要修慧,你一定有福,
但你修福,不代表一定有慧,而且还可能修不到,
但你休慧一定有福,而且一定能修到,所以呢,如果你自狭其量,就是自拒其福,
因为自狭其量,就是让自己的良知变得更不光明。那你良知更不光明,你外在的物质境遇更加不会好,
那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外在境遇更好,就是不拒你的福,不会把你的福报给推开,那么你就需要你的这个量就不能狭,这个量要宽,这个量要大,所以这就是叫良知光明了,
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
谦则受教有地。如果受这个谦和教育的机会啊,
谦呢就是我们说的谦和呀,就是我们说的这个谦德之效,就是中和的状态,
受教有地。如果你有机会接受到谦的教育,也就是如果你有机会接受到良知的教育,如果你有机会接触到圣人之学就这个意思了,
取善无穷。那你的福报将无量无边啊,金刚经里面,我觉得金刚经读起来为什么觉得爱不释手,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是佛反复在讲,你受持金刚经啊,你的福德大的呀,比你布满三千大千世界都要多呀,
你受持金刚经啊,你的福德大的呀,比你伺候84000亿那由他佛福德还要大,
你受持金刚经啊,比你恒河沙等身布施福德都要大,
佛在里面反复的跟你讲这个,你都在想,天哪,他到底有多大的福德呀?
你看他说什么?若初日分,若中日分,若末日分,就是一天啊,印度那边一天是分为三个时间段,就是上午,中午,下午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恒河沙数等身布施,什么意思呢?恒河里面有多少个沙子?每一粒沙子就像一条恒河,每一粒沙子代表一条恒河,就是说恒河沙中的恒河的沙,
恒河沙中的恒河沙,这么多身体来布施,那一个身体就是一世呀,一个身体就是一辈子呀,一个身体就是一个轮回啊,
你说你得轮回多少世呀?你这么多世,你来干嘛?布施呀,
等身布施,拿命来布施呀,什么最难?命啊
你说钱很重要,当真的要钱要命,只能选一个的时候,你选什么?
当真的说,在这边你有1000万,这边是你的命,歹徒告诉你了1000万拿来,命拿走,
或者说你说,不,我就把我的命给你,1000万我就不给你,没几个人这么做吧,
所以你看,这么难,拿命来布施,都不如受持金刚经乃至四句偈,多大的福德呀。
但金刚经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无住呀,就讲了个无住生心呀,无声法忍呀就讲了这个,
那无住生心就是良知光明呀,无住生心就是致中和呀,就是致良知,就是如如不动,此心不动,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未发之中,
而这个就是我们说的谦,谦就是中,所以如果有机会受谦的教育,就是中和良知光明的教育,你将取善无穷,
那这个地方也说一下,现在如果你有机会来光明你的良知,你有机会来习圣人之学,你有机会来让自己去学一个致良知的学说,那么你将取善无穷,就是金刚经里打的那个比喻,其福胜彼呀,
所以家人们,你现在在学自在人生,你现在在学圣人之学,你这就是谦者受教有地,
就是有机会来学圣人之学,来学良知光明的学说,那你将具备无量无边的福德,
我们下个月开始解读金刚经,会给大家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
心想生解读的金刚经,不同于任何人解读的金刚经,
它不是一种说教,它是一种实证,也不会给你解读的那么繁琐,
所以家人们,如果你有机会学圣人之学,你将福报无量无边,
或者这么来说吧,如果你有机会能听懂心想生讲的课,你的福报将无量无边,
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修业者就是修行的人。
修行的人必不可少者也。修行的人不可少什么呢?不可少修谦德之效,不可少让自己良知光明,
所以修行的人一定要致中和,致良知,修行的人一定要让自己良知光明,就这个意思了
古语云: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古语云,就是老话说。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这个我们也讲过,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
在这本书的前面也讲过这个,他在跟云谷禅师对话的时候,云谷禅师也说过这样的话,就是求富贵得富贵,求长寿得长寿,求男女得男女,说佛是不骗人的,
我们在上一堂课也跟大家讲了,上一堂课我们引用了楞严经的一段话,楞严经里讲的什么?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楞严经里也是这么讲的,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你看袁了凡就是求子得子,他求儿子,结果生了天启,就生了他的儿子袁黄,
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三昧呢就是禅定了,就是你可以让自己清净啊,让自己和平啊,让自己中和呀,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那大涅槃就是自在人生,彻底解脱了,你什么都可以求到,
那一样的,楞严经里没有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其实是一样的,求妻得妻,求子得子,你都能求到,那你还有什么求不到呢?求富贵得富贵,求功名得功名,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就是求情感的情感,求财富的财富,求健康得健康,你也可以求大涅槃得大涅槃,所以这是古语云,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就像树的根。
家人们,这个重要吗?这就是为什么给大家一个功课叫狂野想象?
就是我们说的,其实不是无愿,而是不住愿。
这个地方要是再说明白一个,就是佛法让你发愿的,佛法一定会讲,就是发愿,信,愿,行,证。
首先呢,你得信,信了之后,你得有愿力,
你看金刚经也是发愿力啊,金刚经是发愿什么?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如何发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一种发愿,那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说如何发呢?
佛说,你要度众生,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你看你要发愿度众生,这个地方我们在解读金刚经的时候会讲啊,不是到外面去度人,
不是你天天学了金刚经之后,度这个,度那个,把自己度的都已经伤痕累累了,你就跑偏了,
这个我们今天不解释了,但是他告诉你有一个叫发愿,我们也讲了,愿力大于业力啊,
你的愿力越大,你的成就就越大,就是渴望啊,愿力就是渴望啊,
我们基督教里也讲了,一定要祷告啊,一定要祈祷啊,
你的每一个祷告,你的每一个祈祷,神都会保存,神都会满足啊,一样的意思啊,
那王阳明也讲立志,传习录中有一段对话,王阳明说什么?如果你良知不光明,是因为你的志不够,
你为什么不能致良知?因为你志不够,
其实现在想一想,各位亲爱的家人们,如果你现在在弟子班,
你觉得你自己呀,哎呀,我觉得我这样好像也还可以吧,但是也不够好,好像良知也不够光明,但是我觉得我好像还是不能像心想生那样,那是因为什么?
你的渴望度不够,就是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你根本没有立志做圣贤。
你都不敢立志做圣贤,可能到现在还是不能相信我怎么能是佛呢?我怎么能是圣人呢?
心想生多狂傲,心想生怎么能是佛呢?心想生怎么能是圣人呢?那是孔子,那是佛陀,那是王阳明干的事,你算老几呀,或者我算老几呀,你不敢立志呀,
王阳明就告诫他的弟子,你不敢立志做圣贤,你良知可能光明的就慢,
所以你要立志做圣贤,就坚定这个志要做圣贤,坚定这个志,你就快了,你良知光明的就快了,
所以袁了凡这个地方讲的也是很对的,所以不是不发愿,不是不立志,而是不住愿,
这个住,是那个住色身心的住啊,这个住是居住的住,是不执着于愿,不停留在愿上,这是个很重要的区别,
就像我们说的无念,不是不生念,而是不住念,不住在这个念上面,
那愿呢,不是不发愿,而是不住愿,这就是我们跟大家讲的狂野想象这个功课的重点是什么?
这个功课的重点是你只管去想,但是想完之后,把你想的忘掉,
这就是说,不是不发愿,而是不住愿,而是不执着于这个愿,这就是区别了,
也就是说,我只管想,我只管发愿,但是发了愿之后,把他忘掉,它该怎么发展,该怎么实现,不关我的事,实不实现,我都不管,我都不关心,
所以说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狂野想象,我们虽然昨晚上跟大家说这个功课要调整,但不是完全去掉,
因为狂野想象可能就是合并,并到知行合一里面,会把这个做一个调整,调整的会更加的合理,更加的顺畅,也更加的简练,更加的就是直观,直达吧,
所以说立志,如树有根。树有根,树才能长得枝繁叶茂啊,人有志,人才能什么?就像人有愿,人有祷告,人有祈祷,人有渴望,是一样的,你才能梦想成真,
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你看立定此志。就像我们说的狂野想象之后,
狂野想象就是一种发愿,就是一种立志,
立定此志,就是我每天15分钟狂野想象,每天15分钟狂野想象,每天15分钟狂野想象,立定此志了,
但这个地方再说一下,狂野想象的重点是每天去幻想15分钟,每天去白日做梦15分钟,但是你观想或者白日做梦的内容把它忘掉,
他具体怎么实现的,你想的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好感觉,把你想的这个东西忘掉,这叫发愿而不住愿,
如果你住在这个愿上,这就叫妄想执着,如果你住在这个愿上,你就在挡道,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无愿,我们说无愿不是无愿,无愿不是不发愿。
无愿是发愿不住愿,明白了吗?就像无念,无念不是不起念,是起念不住念,
你看我们说要无念,这个无念,他不是不起念,他是起念,但不住在这个念上,
那这个无愿呢,他不是不发愿,他是发愿,但不住在这个愿上面,所以这就是立定此志啊,就是狂野想象之后,
你要干嘛呢?你要念念谦虚,你看念念谦虚,就是念念清净,念念中和,就变成这个啦,念念和平,
所以他一旦发完愿之后,一旦狂野想象之后,你剩下的就是要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让自己念念谦虚。我们说了,谦就是中的状态,
所以念念谦虚,就是念念谦和,就是念念中和,念念良知光明,念念清净啊,
你看一旦立完了之后你就不要管了,一旦狂野想象之后你就不要管了,
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情,格物致知,当然也要知行合一。剩下的就不要管了,他自己会实现。
念念谦虚,每一念都是清静的,每一念都是和平的。
尘尘方便。这个尘尘呢就是外在的物质世界
我们说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
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呢,就是由六根对应六尘所引起的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尘尘方便,那就是整个物质世界了,六尘色身香味触法方便。
方便什么意思?你看我们说那个,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你看这个很有意思啊,
归元性无二,归元就回到那个本体,元就是我们说的那个本体,那个造物主,那个道,那个觉,那个心的那个角度啊,就回到那个最根本的那个地方,
性无二啊,什么叫性无二啊?归元性无二,因为他就是清净,就到最后,84000法门,回到一个地方叫清静,
所以你不管是修基督教,你不管是修伊斯兰教,你不管是修佛教,你不管是修净土密宗禅宗,不管修灵性,你不管修什么84000法门,这叫方便有多门,
你说我是修伊斯兰教的,伊斯兰的意思就是臣服。你如果修伊斯兰教,你臣服吗?臣服你一定清静啊,
你说我是修灵性的,灵性让你和平。你说我是信基督教的,基督教也让常常喜乐呀,
如果说你是修其他的,修佛法的,佛法让你清静,如果你是修圣人之学的,就是传统文化儒家,儒家让你中和,
所以这叫84,000法门,儒家或者说那个道家或者是佛家,或者说伊斯兰教,这叫84,000法门,这叫方便有多门,
但每一个门,要把你带往一个共同的地方,叫归元性无二,什么呢?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都把你带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如果你不清静,你一定跑偏,你知道吗?
所以说都是把你带往一种清净的状态,所以修行,就是修一颗心,什么心?清净心,
你的心清净,你就修对了,你的心不清净,你就修偏了,
所以他说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感动天地,就是天人感应啊,就是天人合一了,就是说真我构思和创造,假我体验和感受。
为什么呢?因为你立定此志,就是狂野想象,你念念谦虚,尘尘方便,就是你让自己一直回到清净状态呢。
你让自己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赞赏感谢,你让自己回到清净状态,
你就能感动天地,因为回到清净状态你就是神,回到清净状态你就是觉,你就是佛,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一旦清静你就本自具足,你就能生万法,所以你就能感动天地,
所以造福由我呀,造福由谁呢?由我呀,
所以人世间一切的疾苦都是自作孽的小我,所以说福祸无门惟人自招,所以说你的一切的境遇,你负100%的责任,就是这样的意思了,
那后面还有最后一段,下一堂课跟大家做个结尾吧,我们今天就不讲了,
下一堂课讲完,了凡四训就全部讲完了,我们下一堂课就是一个大圆满的总结。
今天就到这个地方了,谢谢大家,爱大家,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