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戏中戏,局中局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头条号,ID:韭菜盒,文责自负。
尽管电影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的导演、主要演员和七年前的《无名之辈》相同,讲述的也是小人物的故事,但这两部电影在剧情编排上没有任何关联,就连故事发生地都迁移到了泰国。
所以《无名之辈》也和《误杀》、《唐人街探案》一样,走的是品牌路线,通过连续制作和推出主题相似、演员相同的电影,强化“品牌效应”,不断提升系列片的认知度和市场影响力。
我就是因为太喜欢《无名之辈》这部电影,还没等《无名之辈:否极泰来》正式上映便迫不及待地去看了点映场。
按照我以前的观影经验,只要国产影片把故事背景设在东南亚国家,准没什么好事,不是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就是社会治安一塌糊涂——为了过审,主创团队不得不把脏水往别人身上泼。
果然电影刚开场不久,男主陈三金(章宇饰演)和女主薛芳梅(任素汐饰演)就被当地的恐怖分子绑架了,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时有可能挂掉。
我以为他俩在如此严峻的生存环境下,会患难与共,互相帮助,想办法一起逃出去。没想到接下来的剧情走向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动静那么大的绑架事件居然是电视台精心设计的真人秀节目,陈三金则是唯一被蒙在鼓里的主演,其他那些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和惊慌失措的人质都是陪他玩的工作人员。
薛芳梅就更不用说了,不仅是节目策划,而且利用和陈三金的感情纠葛,让他在看不见的镜头前不断暴露真性情和真感情,大大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
负债累累的电视台要不是走投无路,也不会出此下策,把债主陈三金当作摇钱树,推到大庭广众面前,使用各种狠招考验他的人性。意料之中的是,他的本性暴露无遗,为了求生可以讨好“恐怖分子”,可以出卖其他“人质”,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生命安危。
意料之外的是,他在经历生死考验、受尽精神折磨以后,居然血性爆发,猛然间从懦弱无能、自私小气的渣男转变为有担当、有勇气的斗士,对“恐怖分子”大开杀戒,为女友报仇雪恨。
在电影临近结尾的部分,电视台吸引到了投资,而陈三金在完成个人成长的同时,也修复了和女友薛芳梅的感情。两人和好如初,重新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因为是人为制造的戏中戏,局中局,影片中并没有人真正受到肉体上的伤害,也没有抹黑泰国和玷污爱情,但精神上的伤害应该是避免不了的。陈三金就不说了,他在不知道真相之前,一直处于惊恐无助的应激状态,离精神崩溃只差一步之遥。
作为电视台工作人员,薛芳梅虽然参与了直播节目的策划、导演工作,但毕竟对陈三金还是有感情的,眼见他当众出丑,难免也会内心纠结,承担不小的精神压力。
至于那些“恐怖分子”和“人质”,影片倒没刻意强调他们在按规定程序完成表演任务的时候,是否留下什么心理阴影。要是光从陈三金的各种本能反应来看,他们的演出相当成功,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网上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和《楚门的世界》、《抓娃娃》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群人在特定的场景下陪着一个人玩,操控者则透过摄像头观察男主的一举一动。
但我却觉得《楚门的世界》和《抓娃娃》中所展现的是非常理想化的生活场景,与男主进行互动的群演也态度友善,不会刁难和辱骂他。
这就与《无名之辈:否极泰来》中血腥暴力的恐怖分子大本营形成强烈反差,男主整天处在担惊受怕的状态,想逃逃不了,想死倒很容易——除了被“恐怖分子”打死,很难找到其他可行的出路。
所以我在观影时,联想到的可不是什么“楚门的世界”,而是“斯坦福监狱实验”。该项实验的发起者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请来一批通过心理健康测试的学生参与实验,并且以随机分配的方式让他们充当警察和囚犯的角色。
可实验才进行了几天,这些学生就因为入戏太深,完全沉浸到自己所饰演的角色中,不是“警察”恐吓虐待“囚犯”,就是“囚犯”预谋反抗“警察” ,以致于实验被迫叫停,避免闹出人命。
同样在这部影片中,除了陈三金,“恐怖分子”和“人质”都由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扮演。前者和“警察”一样处于支配地位,但远比“警察”野蛮暴力;而后者与“囚犯”一样处于被支配地位,但生命安全远比“囚犯”更没有保障。
不过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在这场精心编排的真人秀中,只有最后才知情的陈三金反应尤为强烈,情绪和身体一度处于失控状态,留下的心理阴影估计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而其他逢场作戏的人并没有什么心理不适的反应,不管分配的角色是压迫者(“恐怖分子”),还是被压迫者(“人质”)都配合默契,没有像“斯坦福监狱实验”那样出现场面失控、精神失常的现象,最后的结局也符合喜剧的特征。但这正是影片中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
离开电影院回家的路上,我仍然在纠结: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更反人性,还是这部影片更反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