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杂陈话红楼

从《红楼梦》贾探春看婚姻(四)――婚姻中,要有自己的态度

2020-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岫玉儿

初相见,是那“文采飞扬,见之忘俗”的一瞥。

少年读红楼,满眼都是黛玉那“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娇羞。再读红楼,满心都是宝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的娇柔。直到某天,看了一眼87版的红楼,霎时,“文采飞扬,见之忘俗”的探春走进了我的心。

世间为何有东方闻樱这样的女子,满脸英气,却又带着女子的温柔。

世间又为何有探春这样的女子,“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我曾经幻想过探春的模样,无论怎么想,探春就是东方闻樱,东方闻樱就是探春。

那个刚强果敢的女子,那个庶出却永不服输的女子,那个漂亮永远要强的女子。

她是庶出,却活出了嫡出还不如的精彩,她是中间的女子,非长非幼非嫡,却让所有人都高看一眼。

其中心酸,岂有人知。

她,是我心中的凤凰。

我不知,是否有人,爱过她。

她是赵姨娘的女儿,生母说不上聪明豁达,她从小养在王夫人身边,衣食无忧未曾虐待,却也未见喜欢。

贾母偏爱嫡长孙女元春,宠爱命根子宝玉,疼宠黛玉呵护宝琴,却未曾喜欢过她。

可是,王夫人把管家的权利给了她,贾母也说,“统共就剩了我三丫头一个可怜见的。”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凤姐,提起她,都是连连的“好好好。”

一手烂牌,却硬是被她打的她翻了身。

她的际遇,算不上好。

在这种爹不疼娘不爱的环境里,养出迎春那种懦弱无能的性格才是正常的,养出惜春那种冷心冷血的性子也不能说不可能,可是,却偏偏出了探春这么个特例,偏偏要在泥潭里开出花来。

她提议召开诗社,让整个大观园里的姐妹齐聚一堂,为大观园带来不一样的新鲜气息。她看重玛瑙盘和荔枝的配色,用水晶搭配菊花,高雅出尘,清理脱俗。

查抄大观园,她护住自己所有的丫鬟,一记耳光,一滴泪水。

耳光,是为了自己的身份,泪水,是为了家族的命运。

家族衰败了,她也没有办法。她只恨自己,不是男儿。

家族不睦,内里先乱。

她恨。

她空有一身傲骨,空有满腹经纬,却只能生不逢时,却只能一声叹息,一滴泪水。

她的命运,早已注定。

不过,这样的女儿,哪怕远嫁,也是受人尊重,仰慕的。

《红楼梦》里,命运好的女孩,不是很多。探春应该算一个。

探春出身不佳,凤姐曾经叹息过,说“可惜她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

嫡庶之别,可见一斑。

但是凤姐也说了,娶了探春,那叫有造化。

为什么说娶了探春有造化?从凤姐说话的当天,我们来看看吧。

这天,探春第一次管家。她血缘上的舅舅,名义上的家仆――赵国基死了。

大家都等着看热闹,李纨让跟着袭人的例子,王夫人也没说什么,凤姐让平儿过来送人情,说再添些也使得。

众生之相,都在眼前。

一步错,就是步步错。

探春的做法,值得称赞。

她先是压住了想看热闹的下人,让说出历年的例子。借此敲打。然后在生母来时,干净利落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不会徇私,下人得力,我才会拉扯。

她对生母说的话,是真情实感,也是掷地有声。

他对生母分析利弊,告诉她,什么是真正的没脸。

平儿来了,探春更是直接说,不拿太太的银子是人情。

对下人,用威压。对生母,哭和劝慰。对平儿和她身后的凤姐,是直接表明态度。

所以,三姑娘被称作玫瑰花。

下人说,玫瑰花有红又香,只是刺大扎手。探春确实是。她和迎春,就像两个极端,迎春只知一味忍让,然后回娘家哭。

不必哭。

如果娘家能护住你,何必让你被人打骂。如果丈夫重爱你,又如何会打骂你。

别哭。哭是最无用的方式。对讲道理的人,要讲道理。

对不讲道理的人,为何要“略劝过两三遍?”

孙绍祖确实不是东西,但是,也是看到迎春无能,懦弱,才能如此。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如懿传》里颖妃和魏嬿婉争执,她说,“皇上礼中蒙古,你岂敢动我!”

一条弹幕说,娘家强大真好啊。

这不仅是娘家强大,还有一点,是自身带刺。

婚姻是两个人的婚姻,也是家族的融合,婚后能过的怎么样,一是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三,才是感情。

对方人品好,哪怕不认识,也能尊重你。

自己有底线,不让人轻视,就算婚前没见过,也能让人喜爱。

探春远嫁,远在千里之外去和亲,娘家,自然等于没有。

但是,绝不会有人敢轻视他。

因为探春,就不是被人轻视的人。

她做事有自己的底线,做人,有自己的态度。

什么是幸福?我理解的爱,付出爱,接受爱,爱与被爱的感受,就是幸福。

黛玉不会付出爱,只会接受旁人对她的好,一个不小心就是哭闹。

宝钗不会接受爱,她只会傻乎乎的付出爱,成全了别人,伤了自己。

探春,刚好把两个人综合了起来。

又会接受,又会付出。

而且,她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对上,她选择对自己善意的长辈。她在这样的长辈面前承欢膝下,不为自己考虑的长辈,她也不为他们考虑。

这是对自己的尊重。

对中,她有选择性的择友,选择自己优质的朋友圈。

宝玉给他带小玩意来,她很高兴。于是,给宝玉做了一双鞋。

她知道,不占人便宜。

最让我震撼的,是抄件大观园那一章。

抄件大观园,她勃然大怒,等在屋内,电视剧里,是探春坐在桌边,丫鬟饰立两旁。

探春公然说,“想搜我的丫头,却是不能!”

整本《红楼梦》,宝钗屋里,莺儿折过枝条花草。未必不是宝钗平时太压抑自己,压抑自己屋里的人。

黛玉屋里,雪雁不愿意借赵姨娘袄子,假托黛玉让紫鹃受着,藕官在大观园里烧纸钱惹人诟病,紫鹃更是把宝玉差点骗出失心疯来。

未必不是黛玉平时太自我散漫,所以物随主人形,屋里的丫鬟也觉得随便做什么都行,没什么大不了。

探春屋里,从没有过事情。

对下,她有做小姐的威严,也有姐妹情深。

司棋被撵出去,迎春只敢送点东西。如画做错了事情,惜春亲自往出撵。晴雯被撵出去,宝玉一声不敢吱。

就这一件事,高下立见。

探春可能平时管理下属很严,无论什么事,都要拿出小姐的款来,洗脸要丫鬟跪下服侍,但是,这一瞬间,我觉得,跟着探春是最幸运的事。

她会护你。

她是个拎的请的人,知道付出。

这是我的丫头,我要护着,想动我,可以,想送我的丫头,做梦!

难怪她的屋里,那么干净,难怪她的丫头,对她都忠心耿耿!

跟着三姑娘,我们怕什么?

紫鹃要为黛玉的将来忧心,莺儿要为宝钗的未来担心,她们,都过得不好,提心吊胆,担惊受怕。

紫鹃不知道自己将来去哪。她对宝玉说,自己是留在贾府,还是留在黛玉身边啊?

她活的很忧虑呀。

可是,侍书她们会担心这个吗?

不会。

三姑娘去哪,我们就跟着去哪。三姑娘会带着我们,不会抛弃我们的。

下属忠心耿耿,上级保护为你考虑。

多好的相处模式。

她嫁给任何人,任何人都不能,也不敢轻视他!

《红楼梦》后四十回遗失,只知道她是远嫁和亲。但是,可以从她对事对物的态度上,看出她婚后的生活。

旁人想触碰她的底线,万一错了,就准备加一嘲笑。探春的话是,“还不快拿了我瞧。若晚一刻,不说你们没准备,倒像我没主意了。”众媳妇都吐舌头。

探春很好的守着自己的底线,不准任何人跨过。她不是在事后告诉他再也没有第二次,而是一开始就告诉人,我这里的底线,不能过!

突然想起三国时期刘备和孙夫人。孙夫人已经到了荆州,按理说娘家鞭长莫及,但是刘备每次去孙夫人房间,都是两股战战!

是刘备胆怯吗?刘备可是被曹操说,“今天下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的人!

这么一个枪林弹雨出来的人,竟然怕进夫人的闺房!

有人称赞孙夫人,“三国第一巾帼。”

这种威慑力,是荡漾在骨子里的。

我曾经很膜拜孙夫人,但是我也知道,这是从小独生女儿千万宠爱的底气。

毕竟孙夫人家兄弟众多,女儿唯此一人,再说,孙夫人也是从小在军中过来的。

她和探春,稍有不同。

但是,骨子里,都是一样的人。

探春带着灼灼的骄傲远嫁,她抬头的一瞬,多像一只凤凰。

多少女孩,婚后哭诉,他对我不好……

他对你不好,是谁纵容的?

你有没有像探春一样,第一次管事的时候就约法三章,第一次见面就让人不敢轻视?

还是说,你像李纨一样,随随便便说一句按照旧历?

对于讲理的人,当然要讲道理。对于孙绍祖和贾府刁仆一干人等,讲什么道理?

设好自己的底线,让人不敢轻视。

看人下菜碟不是错,对于善良人品好的人,当然应该尊重,对你我友好的朋友,当然应该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

宝玉给探春带了小玩意,探春就给宝玉做了一双鞋,这是礼尚往来。

至于那些想欺负你,想笑话你的人,何必有好脸色!

探春是冷笑着对平儿说,“你来晚了。连吴嫂子那么个办事老了的,也来呼我们。”平儿连忙赔笑,“她有这一次,保管腿上的筋断了两根。”最后,众婆子连忙答应,“我们并不敢欺瞒小姐。”

从此,再也没人敢挑战探春。

与其婚后哭天抹泪说人心变了,不如一开始,就带一点刺,别让人觉得你好欺负。

商朝箕子看到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感叹说,“有了象牙筷子,就不会用粗碗,有了瓷器,就不会再吃粗茶淡饭,一定要吃山珍海味,然后就会起楼阁设游乐,商朝亡了!”

纣王最开始,可真是励精图治的有为君主呢。

大家都是普通人,你软弱,别人进一步,你退一步,难保别人就不想进第二步第三步。

看过一些家暴故事,从来没有一上来就拳打脚踢的,都是从骂一句,拍一下开始。

直到后来,一点点演变成了家暴。

守住底线,永远别退。

讲道理的人,设了底线,他也会赞成。不讲道理的人,那你更应该设底线。

探春可不会有人欺负。哪怕她远嫁。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话,说远嫁有多心酸?

把自己做好,就不会心酸!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