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长

对“提供完整信息”的体会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爽爽天

我们以为我们说得完全正确,我们以为我们都说完了,我们以为是对方不懂,其实呢?

今天经过高速公路收费站,交了多年的十元变成了十二元。我一边找零钱一边随口问“涨价啦?”“没有涨价。”工作人员回答。我以为我听错了,又问一遍“涨价了?”“没有涨价”她还是这么回答。这下,我懵了,“是涨价了呀”。“没有涨价”。她还是这么回答。我简直懵逼,内心数据启动了,我觉得我被愚弄了,但觉知意识还在,于是我决定说清楚一点“从10元变成12元,这不叫涨价吗?”“以前是优惠价,现在是原价,所以不叫涨价。”

我顿时明白了。

首先,我们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在看问题,从单一角度来说,都对。但事情往往却是多角度呈现的。

其次,我们的对话大部分是无效的,我们只是在重复同一个信息,并没有提供完整信息,新的问话没有补全角度和增加信息。

再次,我们无意识地习惯用结论来沟通,这是提供不了完整信息的重要原因。“涨价了”这就是一个结论,对方自然用结论来回应“没有涨价”。而通常我们的结论又是在受伤状态下的结论,所以得出结论的信息是不完整的,而且结论含有负面数据,导致沟通失效。当我听到“十二元”的时候就不舒服了,有数据启动了,我觉得利益受损了,因此我的问话里就有能量,结论就不够完整。导致对方也在无意识中抵挡和给不到完整信息。如果我数据不启动,就不会马上下这个结论,而是基于变化去提问,直接问“前几天还是十元,为什么现在变成十二元?”然后就会得到调价的原因的答案。

实际上,当我用完整的提问方式时,就会得到完整的回复信息。在对小孩子讲话时尤其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信息不完整增加了很多沟通成本,平添了许多误会。所以,在信息传递时,我们应该带一份觉察,我表达完整了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