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简友广场哲思

持续复盘力MBA导师班三阶浅读《黄帝内经》学复盘——课后记忆12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意乐刘震

本分享是自己课程后的一些简单思考,因为段落书写,所以不一定清晰,若有兴趣欢迎留言探讨交流,谢谢!

课后随笔1:

做时间的朋友这句话我们听过很多次了,但大多数人都做了时间的敌人,怎样才能真正做时间的朋友呢?

乍听这个问题挺没有头绪的,确是听时间的朋友说法很多:李笑来写了本和时间做朋友的书,罗振宇每年都在搞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但还真的说不清什么是时间的朋友。对应来看先思考时间的敌人吧。

时间的敌人顾名思义,应该是和时间过不去,就是浪费时间,做无意义的事情,做事没有效率。

那反过来想时间的朋友,就是高效率做事,珍惜时间,让时间产生价值。

那如何做呢?结合今天的书籍《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先有个大的思路——要做的几个方面的事情(可以有长久的,也可有短期的);

2)根据几个大的方面,进行步骤式拆分,看看都需要哪些步骤完成,每个步骤的大概时间;

3)根据事情步骤对比看自己的能力水平,是否可以驾驭,如果做不到就全力学习提升自己相应能力;

4)比对自己的最初大方向要达到的结果,随时进行调整。

具体操作时候,每件事情的处理时候和安排可以和自己当下时间多少、状态进行相应组合,掌握好节奏感。

何老师提示:我们在当下认为是有效率的事情,有意义的,可能过后会认为是无意义的,所以如何真正认识到此刻做的事情的价值所在才是关键。这可能就需要自己多回顾,多思考吧。

课后随笔2:

从用户角度看,提到腾讯,核心在“流量”;提到京东,核心在“物流”;提到阿里,核心的价值点是“生态”;而网易的核心确是“品味”。

通过今天商业案例解读,何老师提到了从用户角度看,目前几个大公司的核心所在。通过今天商业案例的学习,我发现自己之前又拿着锤子拍苍蝇,认为生态是发展的唯一方式,所以也因此做出了很多错误的猜想和思考。

现在看来任何一家企业开始创业时候找到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做好,当能够生存壮大了,这时候有了能力,在过往基础上再思考系统的立足点——在我看来流量、物流、生态、品味这些都是大公司的系统化立足点,是一个高门槛,是他人很难随便效仿的。

课后随笔3:

补课复盘力=  早补胜于晚补 + 文火胜过急火猛药 + 保持优雅和定力

今天结合商业案例再次学习补课复盘力公式最大的感触就是补课这两个字本身,记得在案例视频中,何老师介绍到说网易因为执着于产品的品味所以也错过了很多。突然启发我思考,也许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贪恋,贪求眼前每一个机会,什么都想抓住,但因为没有核心能力,什么都抓不住,而网易就是从产品品味角度出发,做的东西都很被大众接受。

这就提醒我所谓补课就是专注于自己要做的,或者说自己需要提升的部分,其他不相干的可以不去管,来的再多和自己都没有关系,认准一个就去做好一个。就如王斯校长一直强调的贪法也是贪。可能没有应该舍去的,就不会有真正抓住的。

课后随笔4:

黄帝内经原文——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岐伯回答说:有的。比如说东方青色,与肝相通,肝开窍在目,精气内藏于肝。发病常表现为惊骇,在五味为酸,与草木同类,在五畜为鸡,在五谷为麦,与四时中的春季相应,在天体为岁星,春天阳气上升,所以其气在头,在五音里是角,其成数为八,因肝主筋,所以它的疾病多发生在筋。此外,在嗅味方面是臊。

课后随笔5: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是指人们常常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比如自己好交际,就会认为别人也好交际。

造成虚假同感偏差的六种情况:

1)当外部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

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

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

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

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相似时;

举一个你自己经历过的虚假同感偏差的例子吧

当时刚听到这个问题时候,有件事突然就跑到自己脑海里,当时在学校工作时候月薪上万,身边朋友也都如此,所以突然觉得好像全国人民80%以上都月薪过万,后来慢慢发现不是这样,这次两会报告更是指出中国月薪1000元的有6亿人,这就让我产生了很大的认知偏差,而这种偏差会带我什么影响呢?

我想最切实的影响就是忽略了不同群体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会从自己的角度想一切,从而也就丧失了发现不同群体需求的可能性,换句话说这部分市场就全丢了,那对于其他人针对这部分群体做的事情也就会看不懂。比如当初很长一段时间认为拼多多就是做假货,不看好。直到去了小乐商学院才知道它能做起来因为看到了我们没看到的需求,这再一次提醒我:商业没有对错,需求没有道德标准。

所以今天学到的这个虚假同感偏差特别重要,我觉得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会出现这个影子在背后作祟,时刻觉知到,可能对自己做决策和事情也会有更好帮助。

课后随笔6: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今天特意把这句话记下来,是因为一方面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好,乐极生悲是我们经常说的,但是纵欲成灾却很少提及,但确是非常重要,否则就会在欲望中给自己摔死。而另一方面是最近一直在思考保持平常心,这里面和纵欲相比,我觉得需要思考一下它们的界限在哪里。

从读曾国藩、王阳明的传记可以看出它们在节制自己的欲望,在这个前提下做到的平常心(尤其王阳明),所以我想空谈平常心可能会是反方向:消极、放纵、逃避等;而在纵欲的基础上再谈平常心可能才有实际意义,这样也才会真正生起欢喜心吧。

课后随笔7:

黄帝内经原文——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徴,其数七,其臭焦。

南方赤色,与心相通,心开窍于耳,精气内藏于心,在五味为苦,与火同类,在五畜为羊,在五谷为黍,与四时中的夏季相应,在天体为荧惑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脉和五脏,在五音为徴,其成数为七,此外,在嗅味方面是焦。

课后随笔8:

实事求是的回答人生需要“作秀”吗?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昨天的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就是说质朴胜过文饰就会粗俗,文饰胜过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的比例恰当才能成为君子。

所以是否需要“作秀”,答案是需要。但什么情况需要是我们要思考的,可以分为两类:

1)如果做事是为了提升自己、做自己的时候就不需要作秀;

2)如果做事有商业目的或者其他要达成和他人有影响的某种目的,就需要作秀,因为这样才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我理解这就如我们学习沟通复盘力公式的用户视角类似,我们有自己的内在,但是要用对方接受的方式展现给对方。

那么作秀到底好不好呢?这就要看我们的初心和状态了。

1)如果就是为了自我虚荣作秀,或者作秀的过程中忘了本来目的而乐在其中,这样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一种自我欺骗,限制自己的能力发展和成长,自己过去就是这样。

2)如果作秀目的清楚明确,并且深知自己这样做只是当作一个方式和工具,不会让自己陷入其中,能够跳出来看,随时退出这种假的状态,对我们就是有益的。

3)在朱琳大哥提醒下,如果我们能够借假修真,那就可能在做事情的基础上,还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提升目标和方向会更加清晰,针对性也更强。

课后随笔9:

黄帝内经原文——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中央黄色,与脾相通,脾开窍于口,精气内藏于脾,在五味为甘,与土同类,在五畜为牛,在五谷为稷,与四时中的长夏相应,在天体为镇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舌根和肌肉,在五音为宫,其成数为五。此外,在嗅味为香。

课后随笔10:

您如何培养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

想解决复杂事物需要我们自己要有足够的心力不怕麻烦、注意力密度和清晰的目标,那对于这三方面如何培养呢?

1)心力——

A  通过平时的一点一滴的小事情,不断的去追问自己为什么、怎么办,不断在简单的事情上精进,磨练自己对待一件普通事情的耐心和毅力;

B  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或者看起来就烦躁的事物,让自己进入非舒适区,从而锻炼自己的心力;

2)注意力密度——

A  平时给自己确定专属时间和专属工作地带,锻炼自己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B  做特定事情前可以做一些仪式,让自己心态调整到做这件事的状态;

C  把不相关的事情全部处理掉或者记录下来,从大脑清空,桌面上不放与当前无关的事情;

D  把手机调成静音,所有会影响到自己注意力密度的事情全部移开;

3)清晰目标——

A  尝试学习做每件事情都找到要达到的结果;

B  通过每件事前的预设,事后的思考,进行目标的确认;

C  每次事情结束后进行复盘;

课后随笔11:

黄帝内经原文——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西方白色,与肺相通,肺开窍于鼻,精气内藏于肺,在五味为辛,与金同类,在五畜为马,在五谷为稻,与四时中的秋季相应,在天体为太白星,它的疾病多发生在背部和皮毛,在五音为商,其成数为九。此外,其嗅味为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