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逼孩子参加各种“班”了,因为那不是真正的成长
这是前一阵子网上出现过的一张妈妈给孩子做的“小P孩作息时间表”,从5:00到23:00都在学习各种兴趣和技能,除了周一到周五学校正常的课程之外,还有古文、钢琴、围棋、毛笔书法、奥数、跆拳道、游泳、英语、拉丁舞等九种课外学习,令人乍舌。
温暖君(“键人”的美称)猜测大部分父母们看到这张照片都会收到“危机感”: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拼命了,我们家的够吗?是不是还要抓的再紧一点?而很多孩子看到这个,一定无一例外地想:看来我家爸妈还算好的!于是,幸福感立马上升……
而作为一位多年的青少年身心灵咨询从业者,温暖君瞬间窥到的是一个正在被铸型的灵魂活在这样的空间里:“氧气含量”少到足以窒息,自由度少到如牵线木偶,没有窗户所以进不了阳光。他是否快乐?他敢告诉妈妈他不快乐吗?或者他还对快乐这东西有感知吗?可能这个孩子心灵深处唯一的渴望,就是快快长大以获得自主与自由。
而亮出照片的是孩子的妈妈,毫无疑问,她是以此为荣、洋洋得意的。她之所以这样,多半因为她的这个计划执行得很好,在软硬兼施下,孩子应该非常顺从安排。甚至,孩子在这种安排下已经有很多方面表现得不错了,“前途”已经被很多人看好。
那么,温暖君的猜测为何如此肯定不留余地?这也是在接触众多被过度安排“成长进步”的孩子之后,深深明白一个孩子的成长绝不应该是像组装一辆汽车那样,完全是“部件加流程”的固化安排。如果一定要比方的话,它更像是一个有着内在生命力、依赖于环境和营养的树苗——符合自然之道。虽然这样类比也不保证精准,但也足以让对孩子成长本质有误解的父母来理解大部分了。
完整意义上的“成长”所涵盖的范围至少包括:对生命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对关系的认识,构建自己的独立思维体系,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保持更新,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并不断强化……等等
一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对关系的认识”,以及一些无法落于纸面的直觉与感知部分,这些是一个人灵魂的核心品质部分,即灵性部分,很多时候简化成“情商”、三观(实际上打折太多)来形容。它们就是树根,看不见,摸不到,却决定了整棵生命之树的健壮程度,而且如果遭受损害不易察觉和修补。又因为这是源头部分,所以这方面将作为主要篇幅来阐述。
遗憾的是这几个方面很难用精准而普世的语言来列出清单,因为它尤其属于每个人的内在体验,需要的是个人从小到大持续的探索和体悟。你或许可以从很多心灵类书籍中看到一些关于“生命”“自我”“世界”“关系”的描述,但你无法拿到结论直接让自己就变成那样,除非你自己学会朝内持续地走。而对于孩子来说,即便父母有很深的智慧,都不能直接灌输,只能以身示范。
这些内在的灵魂品质部分也不是静止的、固态的——方向是关键,那么这个“树根”理想的生长状态和方向是:正能量(这也是一个广受误解和被浅薄化的概念)倾向并越来越正,能够从外在世界萃取和吸收的正能量越快、越多,同时又不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干扰,还能向内不断发展扩容,以支撑整个外面的“顶天立地”和“繁花硕果”。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个生长方向在青春期左右就已变得很难改变,最后以“性格”的方式很分明地存在并在生活中不断强化。
养成(而不是打造和安排)一个高品质的内在灵魂——或者说不破坏它的自然生长过程,依赖的是一个优质肥沃的环境,包括非常好的“阳光”“空气”“水分”“养料”,以及甚至并不致命却足以磨炼的“风雪霜雷”。这个环境,首先就是父母自身,然后是以学校、老师、书本为呈现的教育体制,以及以网络、书籍和其它实物存在的社会文化。
因为其它方面相对来说对于所有孩子的影响是共通的,无法改变,即便存在不同层级的差异,多半也可以归结于父母自身的情况给孩子带来的“出身”条件,同时也是因为最大成能够改变一个孩子的“环境”部分也是父母,所以只能要求父母在意识范围之内不要成为孩子的负面环境。因此,父母得非常注意自己每天的能量状态、生活方式、人际圈子、言行举止……说起来又有多少父母可以做到时刻审视内修呢?
很多父母不但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给孩子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更想给孩子设定一个理想准则、目标——甚至自己都没办到过的、未曾实现的,这真的是一种主观臆想和对灵魂的暴力,所以除了制造冲突、阻碍孩子真正成长之外,往往连本身的目的都难达到。如果刻意灌输和安排终究达不到目的,倒不如在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基础上给足空间,让孩子自由探索、发现、总结、内化,准许犯错,并承担错误。这又是很多家长难以管住自己的嘴和手的地方,仿佛不随时说教就不算尽责一样。
很无奈的是,孩子出生的时候,大部分年轻父母们却并没有那么强的内修意识,本身灵性已不足,甚至有着歪曲的价值观;同时太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所拥有的私产、可以设计的图纸甚至可以控制的傀儡。渐渐地孩子长大,在出现问题和冲突的时候,有的父母会才学会反观自身再次成长,有的却“愈挫愈勇”跟孩子死磕到底,最终两败俱伤,苦不堪言。或许父母和孩子这种组合角色的存在,就是生命修炼本来的安排,只是有的修了高分,有的不及格甚至负分!
二
那么,树苗的“树干树枝”又是什么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构建自己独立的思维体系”部分,审美与品味大概也应该属于这一层次,依然抽象,却容易被别人和自己感知得到。就像树苗本身的生长过程,树干和树枝也是树根扎稳之后自然生长出来的。为了一种“高度”或者“美感”,可以修修剪剪,努力塑造出自己的特色。
而之所以进入社会和职场的成年人,大部分依然不具备很好的独立思维(分层级),只能做不太有创造性(分层级)的事情,也是因为在家庭里和学校里没有足够多的启动和锻炼思考、判断、发现、探究的能力。是的,跟健身一样,脑袋用的多、用的很,自然脑袋就好使,而且你不使,就会让别人使,去实现别人的目标。
可以说整个体制教育是堂而皇之地扼杀独立思维,做了太多灌输,给了太多结论,树了太多标准……好在,独立思维通过训练和知识面的扩展还是可以后天补回来的——那么,如果在孩子年少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岂不是更好?依然需要父母保持远观而不代劳,无论是在孩子的思想还是行为方面。
关于审美和品味,同样由“树根”部分延展而来,跟怎样看待世界直接相关,也是感受、感知、体验层面,属于每个人灵魂中的艺术分区,不同人有显著差异。每个人的审美与品味都是在常年累月中熏陶和沉淀的,提升它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处在那样的磁场和生活方式当中。一开始依然受父母与出身制约,但长大之后依然有机会自己拔高。
三
那么,“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并保持更新,掌握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并不断强化”,就可以归位于大树的“树叶”和“果实”了,是很容易被看见、容易得到并依赖其与外界进行价值交换的部分。这方面的拓展本身无疑是好的,只是对于生命的全部来说,它不应该安排过早、占据过大的比例,而耽误更重要的部分;不应该在孩子不感兴趣的时候被硬性安排,有多少被父母刻意安排的东西最后还是被孩子抛弃掉的;不应该轻易否认孩子的自己的兴趣而用其它来替换。
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觉得TA是没有选择能力的,自发就是他们的选择。孩子自己选择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有生命力的、有成就感的、可持续升级的,也是可以反过来滋养生命和灵魂的。尊重孩子选择对家长最大的考验就是如何应对几乎难以逃脱的学校教育。考虑到现实因素太难做到理想化,如果孩子不是在这种死板的学习方式上太有成果,就不如在维持最低的成绩和学业标准上,在其它方面深入发展。
四
上面这些成长的范畴是按照优先次序排列的,而且越是靠前面的部分得到发展,再增长靠后的部分更加容易;后面的部分发展了,也反过来提升前面的部分,如此从小循环、短循环到大循环、长循环,生命之树得以茁壮成长。如果违背规律,为了暂时的枝繁叶茂,刻意增加了激素和催化剂,不仅让小树苗飘忽不定、经不起风吹雨打,持续需要激素供给不能自主供养,更是对整颗大树产生长久的病变伤害。
“快乐成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光是让孩子在体验上更好,更是一种速度最快的途径。美好人生的第一标的应该是“幸福”,其次才是可衡量的“成功”,其实这两个概念本不该有冲突的,只是很多绝对的物化的“成功”观念完全忽略生命体验本身,硬生生搞出了很多指标——而且是一部分人拼死拼活也达不到的标准。
也可以几乎毫无悬念地判断,无论开篇里的那个孩子表面上显得多么适应这种安排,以及在这些项目上取得多少成果,甚至未来也可能有“成功”——但他当下的快乐度是几乎没有的,而它的心智与情商成长更可能因为时间的挤压来不及良性发展。更可怕的是,长此以往,他长大以后会逐步失去感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那么,这个妈妈到底是成了孩子,还是毁了孩子呢?而如果你是父母,你曾经以及此刻对孩子做的事情又有多少最终实质性地推动了孩子的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