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解读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之外,他还热心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科普工作,是美国心理协会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研究、教学和写作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
现在我就讲讲具体讲的有哪几点。
一、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在不同的情况下人会做出不同于以往的行为,人在社会中的状态就是融入环境,打个比方我昨天跑步就是跟别人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让我这个不锻炼的人整整跑了7圈,在跑的心里想着放弃的时候你会想到还有人跟你一起跑,不知不觉的就会被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坚持跑下去,所以说锻炼要有人一起锻炼才能坚持下来。第二种心态是从众心理,如果我们是在一群人出去旅游的话,我们大多数情况都会服从多数人做出的决定,即便这个决定你不是很喜欢但是你会觉得都是这个想法而你不是,会显得你不如大多数人。第三种权威的影响,还是这一群人去旅游,如果里面有导游一类的人,那么导游说的旅游地点可能就不容易被推翻,因为导游的话无疑就是权威的象征,代表着比你更多的旅游经验,而这三类是社会性的表现。
二、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
在我们的行为模式事实有绝大部分都是处于直觉判断的情况,也就是说人在大部分情况是非理性行为所掌控的,也就是屁股决定脑袋这个谚语说的很正确。在直觉判断里面证实偏差是很大程度决定你的行为,举个栗子很多视频里面街头借钱搭车一种是比较落魄的方式出现借钱看人们什么反应,一种是穿的比较正式看起来像精英人士去借钱,如果比较落魄的借钱就没人多少人会去借,而比较精英人士的人数远超落魄样的人。这就是明显的证实偏差。第二种偏差是事后聪明偏差这种偏差也叫做马后炮,你可能痛恨马后炮的人,对你的一些错误来一个事后总结,往往用指点江山的气势来指点你,现在看到了这个心理理论你就不必那么痛恨了,因为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往往那种能克制住这种冲动的人都是牛人而没克制住就属于正常人的范围之内,所以说我们的思维其实很闭塞,非理性的时候站多数,话说回来我们学习,汲取知识也就是为打破正常人的思维模式,进行升级改造变成牛人。
三、态度可能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
我想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偷吃糖可是被大人发现了,这个时候小孩就会给出稀奇古怪的解释,比如糖自己跑到我嘴里的,硬是拉着我的手往口里塞。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被小孩的撒谎的可爱样而大笑,可是从这件事里就发现连小孩懵懂不知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解释并把它合理化,虽然理由不靠谱但是足以证明,我们的态度是为事后行为进行解释的。
现在真的会有点感想,原来人这个生物很不靠谱,本来以为不再是动物可最后还是非理性占主导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