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喝茶
喜欢饮茶之人,大多懂得泡茶,对于茶具也必十分考究。曾经苦读陆羽《茶经》,学过几次茶道。然而,随着日子忙碌,对于饮茶方式,却也不再矫情。一只活瓷杯,两撮茶叶,注入开水,清香溢出,也就对了。随着年岁增长,喝茶便成了十分简单之事。
据说,牙齿发黄之人,要么常期服药,要么多年饮茶。我便属于后者,清洗过多次牙齿,却收效甚微。就连最先进的洗牙机器,也都束手无策。细看我的牙齿,如同从来不肯认真清洁的茶杯一样,布满茶垢。喝茶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
第一次喝茶,忘了原因,只记得人和地方。
应当是小学之前,不上学的日子,自然开心无比。父母忙碌,便将我寄养在外婆家中。外婆却是个闲不住的人,那时流行茶馆。她便成为城市边上第一个“生意人”。说是做生意,根本不赚钱。不像如今的茶艺馆、卖茶铺,各种名茶充斥期间。小时候的茶馆,印象中只提供两种茶,不按茶品区分,只依茶具分类。
其中一种,名曰三泡台,后来成了当地特产。有点儿像是老北京的盖碗儿茶,一盖一杯一托,喝时用盖儿刮几下杯面,撇去茶叶,只喝茶水。既降低水温,又分开杂质。这种茶有个别名,叫做八宝茶,茶叶、冰糖、枸杞、杏干、桂圆之外,我却找不到其它三样,有人说水算一宝,而我也从来不去当真。
虽然没有记全八宝,但三泡台的名字还算名副其实。第一泡名为洗茶,通常倒掉不喝。第二泡最是美味,冰糖融化,各种配料摩擦,竟有种独特的甜蜜味道。第三泡味道便淡了不少,虽说只有三泡,但大多数人都会多次添水,直到水色变白。
外婆善良,遇到常客,他们会死乞白赖找她额外加点茶叶。本来,愿意来茶馆的客人,也不是专门为茶而来,只是寻个人多热闹的去处罢了。记得那时三泡台只需五毛钱,多为年轻阔绰男人的独家享受。
另一种茶,其实就是简单的茶壶。比如今的紫砂壶大了不少,一壶茶水砸吧砸吧能喝很久。多为老年人的最爱,反正闲来无事,无处可去。两毛钱一壶,不停蓄水,起先尚有茶味,后来却不知喝的是什么。只是习惯了与壶嘴亲吻,舍不得放下罢了。
那时候的人喝茶,没有太多讲究,只是图个清闲舒适,有人聊天。印象最深的,便是可以三档调节的躺椅。太阳底下,躺在上面,像旧社会的财主一般,享受晚年时光,其乐融融。
那时候的茶馆里,多为年老之人,男人居多。偶尔出现几个皮肤像白面一样好看的女子,不是来叫男人回家吃饭的婆姨,就是抽空过来看望老爹的乖巧女儿。
那时候的茶客们,天亮就出门,太阳下山还不着急回家。大家伙聚在茶馆里,谈天说地,大话家常。一壶茶里满是乾坤,一群人里都是豪客,简单却快乐。
慢慢的,外婆新添了象棋、扑克等无需费脑子的娱乐项目,茶馆便有了如今养老院的模样。喜欢喝茶的老头们,便以茶馆为家,一整天待在那里,下棋时的争强好胜,哪里有岁月催老的痕迹?
慢慢的,茶馆关门越来越晚。晚上打样时,许多躺椅上都留着湿透的痕迹。有些是打落的茶水,有些却真的就是情不自禁的释放。年纪大的人,除了记得住吃喝,其他东西仿佛都淡忘了。
慢慢的,熟悉的几张面孔,见到的次数越来越少,躺椅上的湿痕也越来越少。直到有几回,一壶茶水从白天喝到夜晚,当外婆再去为他们添茶时,却发现几个老人早就长睡不醒。
如今想来,如果捧着心爱之物撒手人寰,不痛不痒,倒是人生极其幸福之事。
外婆忙碌,自然顾不得对我严加管束。身处热闹的茶馆之中,我自然见多识广。虽然还未上学,却学会帮忙添茶倒水,仿佛大人一般忙前忙后。
耳濡目染,看到他人对茶爱不释手,忍不住便去偷偷尝试。谁知一旦开始,却一发不可收拾。长达数十年的饮茶之旅,便由此开始。人生百味,尽在茶中,历久弥坚,确有道理。
第一次喝茶,没有原因,只源于人和环境。
忍不住想,在我离开人间之时,会是何种状况,是不是捧着心爱之物?
管他呢,喝茶就好。多年以来,一直坚持“早起喝茶、睡前饮酒”的特立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