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忘忧社散文

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

2019-01-14  本文已影响42人  佳人佳语

几天前,偶然读到简书上的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如果一篇文章当中不断出现“我”,就没有必要读下去了,他说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写作者是自私的,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读到这里,我默默地关闭了他的页面。不好意思读下去了,因为我就是他说的那种人,我的文字篇篇都离不开“我”。

选择在简书写字,就是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记录下自己的生活,表达下自己的思想,安放下自己的情绪,将那些日常可触及可念想的范围之内的点滴用文字留个念。

至于什么章法,什么形式,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还真没考虑过。或许是自己的思想高度不够,从没想过自己写的东西对得起对不起读者,只是低头写自己的。没刻意保持什么,更不刻意迎合谁。

难道我错了?可我就喜欢文友们记录的有关自己的庸常琐事,经常会被他们的纷杂琐碎的日常所打动。比起那些词不达意的热闹和浓烈到不真实的文字,我宁愿选择看那些安静有温度的文字。

不要小看那些普通的文字,恰恰是那些琐碎庸常给了我不容小觑的力量。原来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有人和我一样,也用过这些字词温暖着自己,我并不孤独。

这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它不同的视角和存在的意义,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囿于固有小天地的井底之蛙,不会轻易摆出自己的观点去指点别人的人生,我能代表的只能是自己。

所以只敢写自己,算是和目前的能力匹配吧。但我不承认我自私,也只能对不小心看到我文字的读者,说一声“后果自负”。

当然,或许前面那位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并非如此,是我小人之见。文字的力量也是有限的,由于写字的人和读字的人心境不同,往往会产生误读误解。

毕淑敏曾有一篇散文《我很重要》被收入到中学语文课本,并多次在语文试卷中出现过,有关他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修辞手法等技术问题,很多语文老师找她进行探讨。

毕淑敏说她经常被问得张口结舌,仿佛那篇文章根本不是她写的,不知是从哪抄来的。她说写的时候只是有感而发,哪里想过什么中心思想,什么段落大意。

这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真水无香。毕淑敏还说,把很深的想法,用很浅的语言说出来,这是有能耐的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只是你认可的不一定适用于我,我认可的也不一定适用于你。

各自守住内心深处的坚固所在就好,别轻易指导别人,也别轻易任别人指导了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