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笔记 | 五输穴的运用及功效
五输穴即十二经中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腧穴,简称“五输”。他们均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个别例外),并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古代医学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流,像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像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像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称为“经”;经气所合,恰似百川汇合入海,位于肘膝关节附近,称为“合”。
《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咳喘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主心下满:是指胃脘部的胀满、郁闷之症,五脏六腑皆有可能为“心下满”,如脾胃不和引起,可针刺脾经的井穴“隐白”和胃经的井穴“厉兑”;若肝气郁结引起的可针刺肝经的井穴“大敦”,若大便不通引起,可针刺大肠经的井穴“商阳”。
荥主身热:是指上火,热性病症,如发烧、咽喉肿痛,可用非经荥穴“鱼际”;口臭大便干结可用胃经的“内庭”;心烦失眠、烦热可用心经的“少府”;牙龈肿痛,眼红赤可用三焦的“液门”。
输主体重节痛:指浑身 酸懒,关节疼痛,选择疼痛所经过的井穴的输穴即可。
经主咳喘寒热:指咳喘之症,无论寒热性、及阴虚、发热的咳喘,都可选择经穴治疗。外感咳嗽常可取肺经的“经渠”和膀胱经的“昆仑”;肾虚的咳嗽,选肾经“复溜”;肝火旺引起的可选三焦“支沟”;肺气不足,可选脾经“商丘”;经穴有清肺化痰,理气镇咳之效,平日也可养肺和预防喘咳。
合主逆气而泄:是指逆气的病症如呃逆,肝火旺,泄的问题如腹泻、遗精等问题。若是胃气上逆则呕吐,可选胃经合穴“足三里”;胆汁上逆则嘴苦,可选胆经合穴“阳陵泉”;肺气上逆则喘咳,可选“尺泽”;脾虚溏便腹泻,可选脾经“阴陵泉”;肾虚遗尿、遗精可选肾经合穴“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