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写不出深度稿子?
有小伙伴问,为什么我写不出深度稿子?
其实在我看来,从长线而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搭建好自己的知识体系,没有能力输出独立的观点和深度的内容。
从一篇稿子而言,短线而言,是因为我们舍不得付出。我一直说,做内容这行,必然是先苦后甜,先耕种后收获,在培育期舍得付出,不图短期回报。比如我们之前在传统媒体,写一篇稿子要看几十万字是常事儿。
大家知道,拾遗的主编要求大家写一篇稿子之前,必须得看50万字的相关素材,要把一个行业看明白,看到自己有独立的观点出来,这个时候写稿子就能一气呵成。具体怎么看呢,其实还是建议大家多看书,不要被网络上各种二手素材、三手素材带着跑。
咱们不要求写一篇稿子看50万字,但10万字是必须要看的,要能够围绕一个主题去四面八方地发散,把书读厚,最终找到一个主线之后,又要聚焦,把书读薄。
其实很多人现在都习惯于走捷径,随随便便扒拉点素材,然后蹭热点,数据比那些辛辛苦苦写稿的还要好。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一旦你们习惯于走这样的捷径,你们就陷于一个不断消耗而不是通过一个选题不断积累的过程。
我们其实是在通过一个个选题,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我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当记者的那些年,每一个选题,都需要倒逼自己看十几本书,具备了一个记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里成为半个专家、写出深度稿件的能力。
我们现在很多人写稿一味地求快,但是不知道你们发现没,其实平台对于打榜的内容质量要求正在变得越来越高,我们这个时候也不得不跟随平台的变化而变化,哪怕是一个微头条,也还是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去做出相对有调性的内容,千万不要沉浸在写水文的快感里,这个跟书院所倡导的优质内容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如何做到又快又好?那就是提前对各种选题做好储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比如我们对各个热点做一个分类,提前配好菜,洗好锅,准备好厨具,热点一来就能开始炒。
你们发现没?书院但凡能成为IP的,都是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以及舍得付出的精神,都非常注重前期的耕耘。我举个例子,书院的专栏作者弋一,她写严歌苓的时候,把严歌苓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并且几易其稿,最终出来的文章,我们这样的老编辑一眼就看出来功底,大为叹服。像这样“吃得了亏”的人,我必然会签她为签约作者。
你说她写一篇稿子付出的劳动,是200块钱稿费能补偿的吗?像这样的作者,舍得花时间读书,并且是真正乐在其中,不觉得是付出。但是有些作者,是纯粹为了那200的稿费去写稿,总之你付200,我就只付出值得200的精力,这样的作者肯定做不出IP。
最终严歌苓这篇稿子也并没有大爆,但其实经过这样一个选题,我相信,弋一自己才是收获最大的。
就好比我当初给有书免费拆《瓦尔登湖》,我拆完之后发现自己之前根本没读懂这本书,而是在拆的过程中不断熟悉背景,阅读相关资料,最终才真正理解这本经典。
你说我是亏了还是赚了?
书院现在孵化出的IP,都是一群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是靠韧劲和热爱在做事的人,短期主义的人看不到收益就走了,是待不长的,我们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去筛选,哪些是书院着重培养的人,哪些是书院要放弃的人。
正是这样的“吃亏”,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舍得花时间去围绕一个选题不断挖掘,并且乐在其中,久而久之我已经看了比别人多很多倍的书,知识面不断增加,最终我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并且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
很多人总是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或者说习惯于浅入浅出,看起来占了便宜,习惯于浅尝辄止,最终陷入到“水文”的瓶颈里出不来。
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写东西不是为别人写的,是为自己而写,在写的过程中去求知,去蓄水,去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书院有个群叫IP孵化群,是专门针对那些执行力强、活跃度高的小伙伴而提供的孵化。那么,在这个群里,什么样的人能成为真正IP?必然是长期主义者。
我们现在很多人,一天恨不得写十篇稿子,但一篇稿子都没有真正的突破,永远在原地踏步,如果你真的要做IP,你不如十天写一篇稿子试试,花几天时间真正研究一个课题,真正搞明白一个课题,然后再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输出、打磨内容。
这里边是有一个不断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再吐纳而出的过程。一定是真正消化了的内容,才能成为自己的骨和血,成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部分。
当你完全忘我地沉浸于选题的发现和素材的挖掘时,当你完全沉浸其中乐在其中的时候,当你抽丝剥茧最终不断接近真相和真理时,当你完全进入到“心流”的愉悦状态时,你会发现——
写作本身的快乐已经超出了结果带来的快乐。这个时候,我会恭喜你,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一个IP该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