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读书笔记
《微习惯》读书笔记
这次我要讲的是关于《微习惯》这本书。
首先,我们看一下什么是微习惯,它是一个新习惯的缩减版。
比如,我们在制定自己的新的计划的时候,会写下每天跑步一公里,每天看一本书。
这都是我们的新的行为习惯,可是我们发现,习惯并不容易养成,因为,它有可能不符合自己的目标设限。
所以我们就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调整,哪怕这个习惯是从跑步50米开始的,你会觉得这样做简直是太简单了。
而我们就是要告诉大脑,要有简单的微小习惯,让大脑误以为,我们真的能够做到这样的错觉。
而微习惯的形成前提也叫微步骤,我们为什么能够性成为习惯,也是因为它会在我们的身体里发射一个信号,这个信号叫做惯性。
一旦有了惯性以后,我们的习惯就非常容易形成。而微习惯也是强迫自己每天从微不足道的惯性里面,演化成积极的行为的过程。
斯蒂芬告诉我们:大脑养成新习惯的时间不是21天,也不是30天,一个新的行为变成习惯所需要的时间平均是66天。
在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漏掉了一天,也不会耽误习惯的养成。可是从心理学上来说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尽量让自己每天保持良好的习惯。
我们的大脑天生有抵触变化的信号和功能,所以我们在开始一个新习惯的时候,最难的主力是开头。
开头是相比之下最难的环节,一旦开头几坚持下去,那么我们的习惯就非常容易养成。
那么我们如何开始自己的微小习惯呢?但我们开始之前。我们要强迫自己每天制定1-4个小的不可思议的计划。
因为超过四个之后,我们的行为和习惯就会不稳定。很难稳步进行下去。
而且一天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在每一个微小的习惯上。基本不用我们花费一分钟的时间。
所以我们在制定微习惯的时候,不能要求的数量,只能从1-3个这样力所能及的习惯中让自己坚持下来。
而且它会让我们的损耗特别少,甚至也会超额完成任务。
也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因为你一旦开始了,那么后续的工作其实并不难。
这时候我们的意志力也会派上用场。因为是它在和你的思想作斗争,让我们能够有信心和勇气去坚持下去。
只要我们开始了一小步,那么加上我们想做的事情,就会得到我们更高行动的可能性。
而改变我们的日常的微习惯只需要以下几步:
第一,选择适合你的计划。也就是说,你在制定自己的计划的时候要适合你的个人的选择。但是千万要注意我们的习惯不能太多,1-4个最为合适。
第二个是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不要因为胆怯而选择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习惯,你不可能仿造其他人而做出自己的微习惯,所以,微习惯也要符合你自身的要求。
第三我们要明确习惯的依据。
培养习惯的依据有时间和行为方式两种,你自己要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制定。不一定要去效仿别人。
假如你认为自己在清晨写作比较好,那就把时间定在早上;如果你喜欢在晚上写作,那就在晚上。只要你觉得舒心。
第四要建立回报机制奖励自己。每当我们完成一项微小习惯以后一定要尝试奖励一下自己,之后,你会更有动力去坚持下去。
第五,记录和追踪完成的情况,这样有助于我们回顾自己的制定和执行。
第六微量开始超额完成。我们在最开始的过程中,不要设定太多太复杂的习惯,那样我们最后有可能会打击自己的自信心。
而且我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够让自己陷入恶性循环。只有当这个习惯小到不能再小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往上叠加。
在每天一个俯卧撑的前提下,你有可能继续做第二个,第三个。而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
第七服从计划摆脱高期待值。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信心满满,以为每天一个俯卧撑,那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但是执行起来,你会发现,有的时候做一个俯卧撑都是难以支撑下来的。
所以我们按照每天一个,用这样的计划摆脱掉我们一天能做七个、八个、甚至十个等这样的高期待值。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计划如约进行。最后,习惯养成要有耐心,耐心是我们最重要的。
因为每一个习惯,我们都必须要坚持下来,只要坚持下来,你就会看到希望。
其实说白了,微习惯的养成也跟我们的自律是分不开的。它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和毅力,以及长久的坚持。
但是我们在微习惯当中也会出现很多的错误,比如说自欺欺人。因为你会自信满满的觉得自己做一个俯卧撑太简单,就会故意的增加难度,这样的话会打消掉我们的坚持的动力。
所以我们要量力而行。但是我们一定要经常犒劳自己,尤其是在完成每一个微小的习惯之后。
这样我们才会有动力去做下一个微习惯,而且我们要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
因为我们会经常感到有阻碍。当阻碍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后退并缩小目标,这样才能够更顺利地完成我们的微习惯。
当然,我们也要不断地提醒自己,做这件事非常的轻松,这样我们也会满意自己的每一个进步。
只有把它缩小到我们认为的最小的程度之后,我们才能够坚持下去。与其说坚持微习惯,倒不如说是考验我们自己能不能够对某一件事情有没有耐心、有没有自控力和自律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