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铃梦想公益:关注“二次留守”的苦与乐

2019-04-27  本文已影响0人  台铃梦想公益

每年暑假,“小候鸟”们满怀希望地来到陌生的城市与久别的父母相聚,但由于人生地不熟和家长工作忙,他们面临着再次空巢和亲情疏离的窘境。于是,他们在城市里“二次留守”,只能聚集在一起,度过与父母久别重逢但又相对无言的时光。 

他们有的调皮,整日与同伴嘻打疯闹;有的安静,沉默得只愿缩在角落自言自语。他们孤单,把一个篮球玩到破烂不堪;他们自立,因为一年到头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他们是被称为“小候鸟”的留守儿童。

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带来了同样庞大的随迁子女群体,许多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还有许多未满入学年龄的幼儿和假期进城与父母短暂相聚的“小候鸟”。

他们的父母因为家境之困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他们只能在暑期的时候从老家来找寻父母。每年的暑运,无论烈日炎炎的中午还是人流稀少的凌晨,只要你去火车站、汽车站,就会发现,那时的列车已经成了“托运儿童、邮寄老人”的专用车,那些被称为“小候鸟”的孩子们成群结队地来到大城市。

暑期,对于大多数的孩子而言意味着放松和欢乐。而到了“小候鸟”的身上,主题却变成了寂寞和孤独。或因为工作繁忙疏于照管,或因为分隔两地聚少离多疏于交流,对于这些留守孩子而言,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周遭陌生的环境让他们选择与孤独寂寞为邻,开始了“二次留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二次留守”更加残酷。与父母那么近,却在心灵上那么远。

相聚一刻,为何难享天伦之乐?也许,他们缺课外书、缺电脑,想要零食,想要一个新书包……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只是寻常的天伦之乐,每天来自父母的一声呵护。

做父母的何尝不想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他们为了生存,他们背井离乡,骨肉分离,每天为家计忙碌辗转如陀螺。对子女认真呵护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客观限制――闲暇的时光是非常奢侈的。而这样的生长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他们在闲暇下来的时候也会思考一下,但结果往往是无奈。

无论是媒体报道还是记者观察、采访,都会发现这些孩子们的状态从“留守”变成了“二次留守”。造成留守儿童二次留守的原因有三:一是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再加上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外界隔绝,使孩子丧失了交友环境;二是留守儿童个性比较内向,不自信,没法适应城市生活;三是长期和父母疏离,产生了隔膜,而这是在短短的暑假内无法解决的。

这些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候鸟型儿童也最多也只能在城市中享受一两个月的美好生活,伴随着暑假敲响结束的铃声,他们再一次展开“雁南飞”翅膀,而下一次与父母的团聚,又会是什么时候呢?关注他们的教育,关注他们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关注我们民族的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