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言海语-庆儿与您一起读书简书读书领域候选推文专题(梦里风铃)

“巴尔扎克”的三位法国老父亲的理财通性

2024-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海言博语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巴尔扎克

他说写人间喜剧,需要花费他30年时间,他是父亲,他的作品的父亲。

他一辈子写了96部作品,只为了向她,证明他并不差,她只是他的母亲。

他的故事里有两位典型的父亲,一位是吝啬鬼,一位慷慨到自己兜里一毛木有。

他们是葛朗台和高老头,两个本不相干的法国老头,经巴尔扎克点睛之笔,他们的故事在1819年秋季的巴黎和内地小城索漠同时上演着。我不仅好奇,巴尔扎克的父亲是谁,是怎样的人呢?


通性:理财有道,发家致富顺势而为

高老头



一、葛朗台:耐性好,该出手时才出手,不慌不忙赚到手。


索漠城的葛老头,人家都结婚生子的年纪,他不着急。不过是个砸桶匠出身,可是他能写会算的本事少有人能够到他的水平,不知他啥时候长得本事。

娶妻生子也是要恰到好处,你以为怎样才算是合适的呢?话说他是足足等到40岁才结婚的,葛朗台到底是找到了一个心仪的,他娶到了有钱的木板商家女儿,直到47岁才有了唯一的闺女欧也妮,这个耐性也是没谁了。

人家葛朗台一招行动,就是撬动人生高点的抉择。你看他可以拿自己的现金和仰仗老丈人的陪嫁富贵,他一举用一招投资,把翻身农奴把歌唱的效果用到了游刃有余。

那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共和政府标卖教会产业时,他抓住机会就是财富,凑到4万法郎,用五分之一贿赂标卖官,买到区里最好的、约40万平方公尺的葡萄园、一座老修道院,还有几块田产, 时机成熟的他,一下子就跃升为当地富豪。

坐吃山空是想得到摇钱树的理财决策吗,答案不是!葛朗台趁机把作为当地最有钱人,成功当做跷跷板上到位到他的人生政治制高点,被推举为了区长。

估计葛朗台是早有的,早早就知道要致富先修路的聪明人。他当区长做得一件,也是唯一一件重要事件,是趁机修了几条出色的公路,这路从城里直通他在乡下的产业,他太懂得财富流通起来才是更富有的呀!

顺势而为,他不仅会投资,也懂经营。葛朗台靠持久而精心的耕作,话说他的葡萄园成为地区的“尖子”,要说他人的是种第一好,除了葛朗台家的葡萄园,就没有人会说还有其他家的。

好马配好鞍,好酒配好桶。酒香还怕巷子深,葛朗台不怕。葛朗台买修道院的用途,你以为会是为公益,当时的人们也好奇为啥呢?当时没人想到,他竟然是做的现在仍旧会是很时髦的行业——作酒庄!

有岳父供应木板,他种植最好的葡萄,出最好的酒。葛朗台的产业链从葡萄种植到酒桶制作,到葡萄酒酿造和批发。

话说啥样经营才是财富最大化呢!对于葛朗台来说,当酒桶的市价比酒贵时,葛老头就把葡萄酒贮藏在修道院里,光卖酒桶;酒价上涨了,一般小地主每桶100法郎就脱手了,他有信心和耐心等到200法郎一桶才抛出,而且要求用黄金结算,又省了兑换手续费。这样一来,金价上涨时,他卖黄金,再低价买进公债;公债上涨时,他抛出公债,兑换成黄金,再买田产。

一个乡下土老帽,玩转一条龙理财通道,财富净资产可以翻几百倍。把乡下那套财富流通起来,人家葛朗台理财都不用花手续费的。他借助有钱人家闺女招婿,这个不可言说的招财法宝,不花一分一厘,借助想攀亲的公证员和银行家专业人士,替他翻手覆雨就是外快翻番到账了!

大巴黎的头号理财不知道,知道这件事情不,要是知道,估计他家门槛也要被踏破的吧!

视钱财如命的葛朗台,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抓住了机会想要拿到弥留之际来为他祈福的牧师的金项链的上最重的金吊坠,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他只在这生命最后一刻输掉了他的一口气,完结了他财富的终结。

可是他留给闺女的财富,始终在流水线上流淌着,没有停止发家致富的节奏,还在持续成长着。


二、高老头:发家致富赚到手,专注投资俩闺女


起初,高老头被尊称为高里奥先生的,也是投资有道之人。高老头比葛老头大5岁,掘到的第一桶金也是在大革命时期。他本人是由普通的面条师傅摇身变为粮食进出口商的,同时还兼任本区区长。

在大饥荒时期,他凭内幕消息囤积面粉,高价抛售,发了大财。机会主义,对于他是适合的。同样的,他也是中年得子,妻子接连生了两个女儿没几年就去世了。高老头不再娶,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两个闺女。

他起初的对于人生的设想也是很好,日子也过得舒坦。给自己留了养老金,进入公寓的第一等的住房,吃最好,喝最好玩好,潇洒养老。把剩余的钱一分为二,给两个闺女,让两个闺女都嫁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上流社会享受人生。

葛老头不过是个香巴佬,高老头可是城里人真会玩的。自己吃香的喝辣的,面子赚的足足的,住最贵的房间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给闺女也是最好的。

可是他的两个女婿却瞧不上他,看他不做了区长就觉得他啥也不是,还只是一个面粉店老板,不过是上不了台面的小商人罢了。

估计城里人的面子比乡下人的面子还要重,还要厚。反正是高老头把面粉铺子卖了,钱都给了闺女,闺女的钱又被女婿给霸占和强夺了,闺女伸手要钱,高先生坐吃山空,只得成为住最低等房间,人见人嫌的高老头。

没有钱的日子,也是见不到闺女的日子,高老头又老又病,最终被一个残存一念善意的闺女的情人收尸完结一生。


三、亲生父亲:博览群书好习惯,终身成长好投资


对于巴尔扎克的文学贡献,有的学者把他称为“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之父”。普列汉诺夫非常认同这种评价,他还说:“如果法国人不承认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之父的话,那么只能说孩子不配有这样的父亲。”

巴尔扎克一辈子只写了一本书,《人间喜剧》,塑造了2472个生动的人物形象。

1799年5月20日,巴尔扎克出生于图尔市。他的父亲老巴克扎克原姓巴尔沙,祖上都是农民,到了巴尔沙这一代,恰逢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在巴尔扎克出生前十年,1789年7月的革命结束了君主制政权,让从事律师职业的巴尔沙平步青云,从此改名为巴尔扎克。

老巴尔扎克结婚一样很晚,最后在有点老的年纪找了个女继承人结了婚,两个人年龄相差三十多岁,年过半百的他在两个人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奥诺雷·巴尔扎克,就是之后享誉法国,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巴尔加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路宽广。巴尔扎克的父亲出生时,这是一个有趣、毕生笃信长寿理论且热爱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人,他参加了养老储金会,是其中的元老。养老储金是由若干个人凑起来的一笔存款,会员分享利息当养老金,本金归活着的人所有,寿命最长的人送走所有的同伴后成为这笔养老金的拥有者。贝尔纳深信自己能活一百岁,他所有的努力都以此为目标。

“退休以后他整天都在看书,塔西陀和伏尔泰帮助他忍受太太的脾气和丈母娘的唠叨。”(《巴尔扎克传》,第38页)

人生如果可以以写作和阅读作为生活,“烦着呢,别理我”就可以让世间少了许多的烦心事,获得更多人生岁月静好。因为父亲爱看书所带来的家庭和睦和父亲的大量藏书成为巴尔扎克迈向大文豪生涯的起点。

他的父亲早就给他想好了人生美好的路径,子承父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为深,不为过。

他的父亲在他退休的年纪,用自己的信任给到儿子认可他用两年时间,去尝试把写作当做终身职业。这就是在现在,也还是一个太过大胆的决定和相信,何况还是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呢! 而且这个决定是他父亲和母亲一致认可的,这样的父母太令人称赞了,看到这里我简直不得不拍手称快!

他的父母表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信任品质,这对年龄悬殊的夫妇居然对儿子的前途达成了共识,决定赌一把,答应给儿子两年时间,每年给他一千五百法郎的费用,养着他在巴黎试试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而这个时候的父亲已经退休养老金,退休金是一年一千六百九十五法郎。父亲赌注太过大胆,退休金也许会打水漂,奥诺雷在拿自己的人生下注,也是孤注一掷的人生豪赌。

这是多么慷慨而又炙热的爱的表达啊,妈妈为他在巴黎租在图书馆附近的房子一年租金是六十法郎,这一大笔钱给他提供的自由度可想而知。

雨果和大仲马等作家参加了巴尔扎克的葬礼,雨果在葬礼上致悼词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第一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

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是最好的投资,持续阅读,终身成长是最好的榜样引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